05玩水没白玩(平阳昆阳一小陈红娟 谢作长).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321841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玩水没白玩(平阳昆阳一小陈红娟 谢作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5玩水没白玩(平阳昆阳一小陈红娟 谢作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5玩水没白玩(平阳昆阳一小陈红娟 谢作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5玩水没白玩(平阳昆阳一小陈红娟 谢作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5玩水没白玩(平阳昆阳一小陈红娟 谢作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5玩水没白玩(平阳昆阳一小陈红娟 谢作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玩水没白玩(平阳昆阳一小陈红娟 谢作长).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师论文评比学 段: 小 学 学 科: 数 学 学 校: 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第一小学 姓 名: 陈 红 娟 谢 作 长 题 目: “玩水”,没白玩 升和毫升的认识案例研制与剖析案例前的思考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课堂教学?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观察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难发现传统教学的诸多不良惯性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教师。往往是学习的过程枯燥繁琐,缺乏生动活泼的个性体验;往往是学习的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机会;也往往是强调结果的“给予”,忽视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压抑着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导致了积极的“体验学习”的缺

2、失。可以这么认为,如何彰显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靓丽生命,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体验学习”。从这个角度出发,我选择了升和毫升的认识为研究载体。升从数学的逻辑系统来说,是借助于体积的意义而存在的,多年来,我们都是把它放在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之后教学,教材一般编排在五、六年级。但是容量这种现象,它其实跟重量、人民币等一样,都普遍存在于客观生活当中。自然的有很多进入孩子的视野,进入孩子的生活,孩子们早已有了关于容量的感性认识。我们完全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在孩子们的实践活动当中体验感受,来认识升与毫升,因此我尝试着把它提前到三年级来上。升作为一节概念课,传统教法执教者很容易“让我轻轻

3、地告诉你”,觉得让学生知道有这么两个单位及其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就“功德圆满”了。其实不然,它有着更本质更逼近生命需求的一面,即在幼小的大脑里稳固地建立起这两个容积单位的空间表象,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而这些将依赖于一种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体验学习。那么,我们要思考的方向,便是教师调整角色,选择何种题材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展开快乐有效的“体验学习”。为此我定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经历想象、观察、估计、验证等数学学习活动,体验1毫升、1升的容积有多大,及毫升与升之间的进率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2、在观察、操作、估计、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与同伴的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功体验,并感受学习数学的

4、快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自然感悟生命的教育。第一次实践案例描述与反思 【案例描述】教 学 过 程生成与反思(一)课前欣赏动画片段:大头儿子感冒吃药与喝水,小头爸爸介绍吃药与喝水的健康知识。内容与本课知识有关,评课时算不算正课内容?(二)引入1、学生介绍自己带的容器,观察是用什么做单位的?2、小结:各种饮料、水等液体一般是用升与毫升做单位的。并引出课题。学生发现了容量之后,只说出符号,并没有解释这个符号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教师应该再追问。单位的运用仅局限于学生所答。老师可收集饮料之外的相关照片,让学生体会到升与毫升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三)比较出示半杯的澄汁、半杯

5、牛奶。1、猜一猜:这两杯饮料,哪杯多些,哪杯少些?2、讨论: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学生汇报各种方法,教师评价,并进一步提出:想知道两杯饮料相差多少怎么办呢?引出测量工具。3、介绍量杯、量筒,并指导看刻度线的方法。4、验证:请两位学生分别用量杯、量筒上台演示。并引导学生观察水面在哪个刻度线上,结果得出澄汁比牛奶多10毫升。两杯水的对比,学生的表现不能吻合老师的预设,出现零乱、反复的场面。比如学生选择用同样的杯子很清楚地比出两杯水的高低时,他们给老师的回答就是多那么多,然后用手势比划出来,而不能很自然地引出量杯量筒以及毫升这个容积单位。(四)探究1、建立毫升的观念玩一玩1毫升的水a.猜:刚才两杯饮料

6、相差10毫升,那请大家猜一猜1毫升水有多少?b.玩:用针筒(先介绍针筒的刻度线)吸1毫升的水,放在手心里玩一玩。c.数:1毫升水会有多少滴?玩一玩10毫升的水用针筒吸10毫升的水,挤入杯中,玩一玩,与1毫升比一比,并讨论你又看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想法?玩一玩100毫升的水估计一下,100毫升的水大概在水杯的什么位置,然后小组成员盛水,轮流倒入量杯量一量,看谁最接近100毫升。2、建立升的观念玩一玩1升的水a.小组合作把量杯里大约100毫升的水用针筒调整准确。b.猜:如果10个小组都把这100毫升的水倒在一起,就是多少毫升呢?讲台上几个空瓶哪个能盛得下?c.验证:十位组长按顺序倒入一个空瓶中,结果

7、显示这个空瓶刚好能盛1000毫升,提示:1000毫升有没有另外说法?引出升。玩一玩2升的水:(举起2升的空瓶)这空瓶可以盛多少水?学生猜测,教师倒水验证,并显示标签证实。3、换算:2升( )毫升2升350毫( )毫升操作上,学生用针筒吸1毫升的水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将筒内的水剂到手心窝,基本上没有学生操作到位。数一毫升有多少滴,目的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亳升的空间观念,实际上是在消解一毫升很少的先前观念,觉得还有这么多,所以可以去掉。玩10毫升时还是由老师手把手扶着,这里可放手,体现方法多样化。小组里每人都打一杯水,显得有点零乱,而且每人都只顾自己,合作不起来。所以可改小组合作三个人先估计10

8、0毫升的水有多少,再打一杯水,最后倒在量杯里测量。看哪里组最准。最后用量筒检测。如果不准最后调整。出示三个空瓶起干扰作用,势必影响课堂的流畅度。可改成直接出示1升的空瓶,问:现在要把你们的水倒在这个瓶子里,你们认为可以倒几杯?推倒出1升=1000毫升。(五)巩固1、喝水要求把你带来的饮料或矿泉水倒在消过毒的刻度杯里,喝一口,看喝了几毫升,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说给旁边同学听。小结:饮料含有色素,含有糖等对身体不利的东西,水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对身体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少喝饮料,多喝水,要保证健康,一天我们小朋友要喝多少水?(1升)像这样能放200毫升的一次性杯要喝上几杯呢?(5杯)对,为

9、了我们生命健康成长,让我们大家一起每天坚持喝上五杯水吧!2、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动画题目:玩翘翘板:8升( )毫升 9000毫升( )升有升800毫升,共有多少毫升每次献务200毫升,( )人献血,共多少毫升?平时孩子们基本上是直接在饮料瓶里喝的,把饮料倒在刻度杯里喝显然不符合生活常态,同样学生喝的也不尽兴不能让故事情节或德育的渗透冲淡数学味,同样也不能让形式上的热闹和精致喧宾守主。 【微格反思】第一次实践过后,我欣喜地看到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比较丰富的相关知识储备,而且学习方式开放之后,学生也并没出现难以把持的大问题。但毕竟是一堂十分开放的课,每个环节都出现了许多值得反思的现象,我一边对各种生成

10、现象作细微反思(上表“生成与反思”),一边坚持批判与建议的原则,就一部分突出问题展开讨论,深入研究,寻求对策。问题之一 教材中展现两杯水的比较目的十分明确,然而课堂中学生的思路却很难走上教材的“轨道”上来。片段描述师:两杯澄汁和牛奶。哪杯多一些?大家猜猜看。(学生信口回答,多一些、少一些或一样多三种情况都有,场面一时有争执现象)师:到底哪杯多一些,有什么办法?小组讨论一下。生:放在同样大的杯子里,看两个是不是一样的。生:把两杯饮料分别倒进一个杯子里,做记号,再比高低。生:用针筒抽,看分别能抽多少筒。师:你们这些方法可以知道多多少吗?生:用多的减少的,大概多这么多。(学生用手势比划多的部分)师:

11、要准确知道数量我们要请专门的工具来帮忙。(通过课件认识各种各样的量杯量筒)师:比一比多多少。请两位同学上来操作。生:澄汁是79,牛奶是63,师:多几?生:16毫升。批判建议陈洪清(教研员):两杯水的对比,学生表现不能吻合老师的预设,也就会有零乱,出现反复。比如学生选择用同样的杯子很清楚地比出两杯水的高低时,他们给老师的回答就是多那么多,然后用手势比划出来,而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出毫升这个容积单位。周云书(师训员):同样,在这个环节预设学习容积单位的必要,难免会与第一个环节重复,也就是说在已经知道这两个单位的前提下,再来学习,不像长度单位或面积单位那样直接。如果想体现这样一种需要,则要将环节提到最前

12、,但又不是最初的,因为课前谈话已经有提及。所以就不要预设。执教者:但两杯水的比较又是教材的主体思路,同时能体现一些学习的乐趣与思维,应该要用。所以我们的定位就要变为引出一种工具的需要,而不能是单位的需要了。这样的操作只要求学生“你有什么办法比较出多少。”学生方法多样,在众多策略之中,引出量筒量杯的优越性。这是一种方案。吴永远(听课者):另外,可以直接出示一杯水,让学生估计多少,然后引出量筒量杯,这也不失为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案。问题之二 本课知识点比较简单,所以课堂波澜不惊。如何拓展课堂让学生感受更多,体验更充分。 片段描述 课后我们访谈了一部分学生,了解这节课的掌握情况及学习感受。他们一致地认为

13、这一节数学课很有意思,但大部分学生认为知识比较简单,没什么挑战性。批判建议吴恢銮(听课者):照理说五、六年级的课放在三年级上到这样的层次已经不易,但整节给我们的总体感觉还是比较“平”,学生的状态同样告诉我们,他们“吃不饱”,还能“消化”更多。这就迫使我们再深入地思考,在知识层面不能拔高要求的前提下,怎样在空间观念的建立等方面拓展有效的课堂空间。钟振环(教研员):我觉得在课的最后阶段,很有必要进一步拓展,提高思维层次。比如将喝水与估计意识、估计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老师请学生尽情地喝水,想喝多少就多少,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大概喝了多少毫升,这样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就有了一种提升。再度实践案例描述与点评

14、综合同伴和专家的意见,我又修改了原有的设计方案,集大家的智慧扬长避短,优化方案。如此反复,我又经历了两次的实践磨砺以及一次的全国教学大赛课。 【第二次实践】 这次上课基本上弥补了上次的不足,但我原先预想的“拓展”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估计喝水学问,却事与愿违。学生“吃喝玩乐”过火的担忧出现了,他们的估计毫无头绪,可以说是瞎猜。分析原因:一是教师没有强调整瓶水的原来重量,这就无从比较。二是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水平还完全达不到从整体到部分的层次,所以无意中拔高了要求。三是学生自己所带的饮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式各样的都有,这就造成了混乱。 【第三次实践】 一方面,在“喝水”这个环节上,有了很大的改

15、进。首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喝水,边喝边看,大概喝了多少。其次在喝好之后小组交流,老师参与学生的估计活动,进行适当的指导。另外在汇报阶段可以选择简单的估计,比如半瓶水作为起始。另一方面,确定了本节课一明一暗两条主线都能在孩子们身上得到较好的体现:明线孩子们通过各种活动充分感受1毫升、1升容积有多少,在大脑里建立起了1升、1毫升的视觉表象;暗线孩子们在玩玩水、喝喝饮料、看看动画片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并自然感悟要多喝点水、少喝饮料、按量吃药、输血救人等等的生命教育。 【第四次实践】 全国小学青年教师个性课堂教学大赛观摩评比活动于2005年4月30日5月3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北京、天津、吉林、广东、广西、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四川、内蒙古、河南等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区的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参与个性课堂教学评比,全国各地近1500名教师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