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319682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梅山小学 史佰友【教材理解】本课教学是在前一课水的学习基础上展开的更深一层次的探究活动,重在让学生对水和油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使学生能对水有更多的认识,学生将从多个侧面(颜色、气味、密度、黏度等)认识水和油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比如它们都具有流动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液体这种物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教材在本课目标的落实上还是比较清晰的,探究活动的安排还是非常合理的。本课教学主要安排两大板块的教学:水与食用油不同点的研究和水与食用油相同点的概括提升,但是这两大板块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融入到四个探究

2、活动中的,这四个探究活动分别是感官观察水和食用油、比较水和油的液滴、比较水和油的轻重、比较水和油倒入不同容器中所呈现的共有的现象。根据学生实际与我对教学理念的理解,我打算将感官观察和液滴观察以及轻重比较作为分组实验进行探究,而把用木棒了解水与油的轻重和水与油倒入不同容器所呈现的现象作为演示实验。课的重点放在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比较,重在培养孩子的描述能力、整理概括的能力,形成有关的科学概念: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

3、有固定形状。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塑料杯、1张蜡光纸、一张报纸、1支筷子、2支滴管。教师准备:2个量筒、一架天平、一杯食用油、一杯水、一杯水和食用油的混合物、2杯等体积的水和食用油。【教学过程】一、感官观察水和食用

4、油。1、出示一杯水。这是一杯我们常见的水,你了解哪些水的知识?2、水是一种液体,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液体?3、所有的液体都相同吗?今天我们就以水和食用油为例,来比较水和食用油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4、要比较水和食用油,你觉得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课前渗透感官观察的方法)眼睛看、用手摸、鼻子闻、耳朵听、嘴巴尝。 指出: 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提倡用尝这种方法进行比较物体。 眼睛看、用手摸,鼻子闻,这些方法大家都会吗?(指导闻的方法和摸的方法)5、及时完成观察记录是一种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我们一起来看这张记录卡。 知道怎么填写吗?(指导维恩图的填写:将相同点填在中间,将不同点填在两边)6、阅读温馨

5、提示,明白实验要求。7、请大家从抽屉中取出水和食用油开始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8、通过比较大家发现了什么?(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教师及时板书)二、不同液滴的观察比较1、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其他不同之处吗?(老师出示报纸和蜡纸),我们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和报纸上,水滴和油滴的形状会一样吗?2、生猜测,并讨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师适当提示:介绍滴管的使用方法。)3、给出温馨提示,让学生明了实验要求和方法。4、学生实验,将观察到的记录在刚才的实验记录单上。5、展示学生的记录,并交流讨论。(油在蜡光纸上的液滴比较扁,而水滴比较圆,在报纸上油渗得比较慢,水渗得

6、比较快。)三、比较水和油的轻重老师在准备实验时,不小心将水和油混合在了一起,结果就出现这样的现象了(出示水与油的混合体),水和油混合后真的成这样了吗?我们也来玩玩,请大家将水和油轻轻地倒在一起,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倒的?3、有将水倒入油中的小组吗?(有将油倒入水中的小组吗?)无论是将水倒入食用油中,还是将食用油倒入水中,我们都发现油浮在了水的上面。4、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5、食用油真的比水轻吗?怎么证明?(用天平秤称一称)将一大瓶油与一小杯水比较称,那要怎么样?(体积相同。)6、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各50毫升的食用油和水分别倒入放于天平上的塑料杯子中,观察。7、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天平向

7、装水的一头倾斜,说明水重。四、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1、水和食用油居然有这么多的不同,那就没有相同点吗?水倒入不同的容器中,观察水的形状?问:水到底是什么形状的?油一样吗?其他的液体也一样吗?原来我们所见到液体都没有固定形状?(教师将无固定形状填入维恩图中)五、总结提升1、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水和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吗?谁能完整地来说说。2、对于水这一种液体,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出示水)【教学反思】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是让学生从多个侧面展开对水的认识,进一步建立液体的概念。从比较液体的颜色、气味、黏度等外部特征开始,到液体的内聚力、表面张力、密度等内部特征,过程与方法是有序有深度

8、地开展的。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教材在本课目标的落实上还是比较清晰的,探究活动的安排还是非常合理的。本课教学主要安排两大板块的教学:水与食用油不同点的研究和水与食用油相同点的概括提升,但是这两大板块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融入到三个探究活动中的,这三个探究活动分别是感官观察水和食用油、比较水和油的液滴、比较水和油的轻重。根据学生实际与我对教学理念的理解,我打算将感官观察和液滴观察作为分组实验进行探究,而把比较水和油的轻重作为演示实验。课的重点放在观察水和食用油的比较,重在培养孩子的描述能力、整理概括的能力。通过本课进行的三个比较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有关的科学概念: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

9、、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在观察水和食用油的过程中,学生说到了很多方法,用眼看,鼻子闻,手摸等,然后我让同学自己观察,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上,在巡视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记录有一定困难,在汇报时费了一番周折,总算把水和食用油的特点说出来了。后来我就想这个环节我的设计有问题。三年级学生接触科学刚一个多月,只用感官观察过树和植物的叶,对维恩图有过认识但还不能独立完成维恩图的填写。本课中不仅要求用感官来观察水和油,而且要将观察到的特点进行比较。就学生的现状难以完成任务,应该换一种简单的表格,或者在维恩图上给出一些提示性的语言,这样既简单明了,又让学生在汇报

10、时有依据。还有一点体会深刻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认真倾听每个同学的发言,记得在讲课时,有一个学生说到:“水在物体燃烧的时候能灭火,而油却不能。”我想现在是探究水和油的物理特点,对它们的化学特点暂时不作研究。于是就简单地阻止了该学生的发言。其实,这正说明了学生在这方面有探究的欲望,如果能给一些时间,相信不但不会妨碍课堂教学,说不定还能成为一个亮点。由于我的倾听不认真,失去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在这里,我也只能对这位学生说抱歉了,因为老师的失误,打击了你科学探究的热情。 其次,我的教学语言的指向性不强,有时甚至出现错误的语言。在教学设计方面显得“扶”的成分过多。教学过程上没有实现活动难度的层层递进。教学整体上重点仍不够突出。但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也深深感受到,课前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课堂提问,课堂中灵活应变,反应敏捷,抓准点拨追问的时机,及时进行应答,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加强这方面的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此外,我的教学评价语言也稍显不足,不管怎样,教学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可能永远会留下遗憾,但我会逐步改进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