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解决问题课例.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31330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解决问题课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典型解决问题课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典型解决问题课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典型解决问题课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解决问题课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例: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习目标1探索求商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2感受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便利,会比较熟练的使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到探究的快乐。学生已经有了对除法的认识做铺垫和平均分物体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时应着重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求商的方法。学习重难点创设氛围自由开放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猴妈妈带孩子们到山上摘桃子,他们摘了12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猴宝宝都特别想吃,猴妈妈想给每只猴宝宝分3个。课件出示主题图师: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吗?生:可以分

2、给几只猴子?教师把问题完整的出示出来: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围绕目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感悟新知二)引出算式请一名同学读题。问:怎样列式?学生列出算式123。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合作交流自信沟通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师:究竟能分给几只小猴呢?各小组来讨论,说一说怎样求商。教师巡视,寻找典型案例生1:我们组是这样想的,有12个桃,分给第一只小猴3个后还剩下9个,分给第二只猴个后还剩下6个,分给第三只小猴后还剩下3个,最后把剩下的3个桃分给第四只小猴,正好分完。生2:我们组是这样想的,1只小猴分3个,两只小猴就分6个,3只小猴就分9个,4只小猴分的正好是12个挑。生3:我们组认为这道

3、题也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计算。因为“三四十二”,所以12个桃可以分给4只小猴。总结归纳自然生成展示交流教师引领(五)优化算法,点明课题师生共同梳理三种算法:边说边演示课件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123=4,哪种方法更简便快捷?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通过刚才我们的计算,同学们发现用乘法口诀很快就能算出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巩固延伸自身发展学生收获拓展延伸一)填一填。2( )=8 3( )=9 5( )1082=( ) 93=( ) 105=(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26= 62= 124=82= 93= 105=(三)看谁算得有对又快。102

4、= 126= 84=55= 42= 93=62= 124= 82=105= 122= 63=(四)一共有( )片枫叶,每(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评价感悟提升自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哟什么收获吗?说说同学的表现或想对谁说点什么?课堂预设(备学生)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熟练能对这的知识轻松掌握板书设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13=4(只)3+3+3+3=1212-3-3-3=0 34=12 想: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自我反思及调整3.多样化习题训练: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有不断地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设计习题时,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题目,如:“计算速度大比拼”,“谁答对了就把礼物送给谁”,“争做送信小行家”学生看到这些有竞争性的习题,个个都兴趣高涨,积极的举手回答,唯恐自己落在他人的后面。通过今天这节课,学生既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而我也从中学到了,数学教学一定要多花费心思,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充满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