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思想品德知识整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307901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整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整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整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整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整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思想品德知识整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思想品德知识整合 一、基本国情部分(一)基本国情: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含义: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不发达,具体表现为 :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民族的文化素质偏低;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二)祖国巨变:1、祖国巨变表现:(1)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我国人民实现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2、祖国巨变具体事例:政治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经济上:实现了“三步走”目标前两步目标,2010年GDP在世界排名第二;人民生活方面:由贫穷到温饱,又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祖国统一方面:香港、澳门回归;外交上:加入WTO;成功召开APEC会议;科技方面:“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文化教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成功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3、祖国巨变原因:(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主要原因: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落实科教兴国战

3、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等民族精神。4、结论(对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感受?):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三)中国共产党:1、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源于她的

4、先进性,表现在: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 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2、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3、指引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怎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理论体系。5、党和国家为什么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哪些观点? ) 答:是由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指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6、保障和改善民生,党和国家必须实施什么战略和国策?落实什么样的发展观? 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等。坚持对外

6、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基本国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7、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答: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8、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答: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9、你对政府解决好民生问题有哪些建议? 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7、(最根本);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共同富裕原则,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用制度来维护社会公平,保障民生。10、党和国家重视解决民生问题的实例有哪些? 答:免除农业税、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再就业工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农村建设等11、关注民生,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树立责任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自律,尊重和维护人权;以礼待人、善待他人,同情和帮助弱者。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二、政治建设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

8、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3、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

9、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6、青少年怎样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怎样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尽一份力量?) 答: 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应有的感情; 在生活中尊重人大代表,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尽到小主人的责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尽一份力量,是我们应有的责任。(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2、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我

10、国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的原因:全国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是我们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4、我国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5、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主地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答:妥善地解决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主权利,使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实践证明,

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7、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答: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 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做到一言一行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做妨害民族感情的事情,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勇于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做到“三个尊重”8、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答: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不断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

12、主义民族关系。自治区各族人民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9、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了什么? 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等。10、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答: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11、国家加大对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的投资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

13、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12、为了促进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党和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内地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三、经济建设部分经济制度、基本路线(一)经济制度: 1、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现阶段经济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等(2)公有制经济:范围: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地位:在我国国民经济居于主体

14、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作用(意义):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确保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政策: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3)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作用(意义):繁荣市场,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活跃城乡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对促进我国经济快

15、速增长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政策: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4)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答:是由我国社会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含义:在我国现阶段,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目的和判断、衡量各方面工作得失的标准(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3)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即“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