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教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30475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苦与最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苦与最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苦与最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苦与最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苦与最乐》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苦与最乐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二、作者简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1891年至1894年从康有为受学于广州万木草堂。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主张“变法”“育

2、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中学总教习,宣传民权平等学说和变法主张。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先后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学说,在当时有较大影响。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全集。三、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2、注音契约()揽(l)悲天悯人()3、解释词语 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

3、有抱负的人。4、理清文章结构第一步:先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填写以下空格: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_,而不能_。第二步:根据答案再次讨论,理清课文结构,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部分(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三、合作探究1、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2、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3、 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4、 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5、 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

4、系的?结论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第1题: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第2题: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第3题: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第4题: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第5题: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

5、循环,人间趣味。 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四、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精段阅读(一)讨论第1自然段 1、作者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吗?点拨: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 2、接着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3、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点拨:找出论说的句子: (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6、 (二)讨论第2自然段 1、一篇好的议论文,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必须适时适度地举例,请找出有关事例。 举例: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 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 2、学生讨论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3、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 点拨:关键词句“良心”的监督、时时刻刻,至死不已、这种“苦”,无法排解,也

7、不能逃躲。 明确:1、2自然段的关系是主论与辅论的关系。第1段提出观点,第2段进一步指出有关的种种情况和状态。 (三)讨论第3自然段1、什么事最快乐呢?明确: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由学生找出,并讲讲它们的含义。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无入而不自得3、找出论说的句子,总结这一段的内容。 有关句子: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小结: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四)讨论第4、5自然段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 名言: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

8、不亦远乎 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要说明“人生当勇于负责”。 2、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点拨:从文中找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 小结: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3、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说明。 明确:说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文中句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4、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学生讨论后回答,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点拨: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最乐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最苦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最苦 (五)本文的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