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历的历算过程.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296398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历的历算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古历的历算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古历的历算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历的历算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历的历算过程.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古历的历算过程中国古代历法的根本元素日,气,朔 中国至迟从殷商时代起就采纳干支纪日.从甲子到癸亥,六十干支日名轮番循环使用.“气“是中国古历的阳历成分.从冬至点开头到下一个冬至点为一年(回归年).一年分成二十四个“气“,称为二十四节气.按时间等分的叫平气.按一年中太阳所走的路程等分的叫定气.从冬至开头,每隔一个气,如:大寒,雨水,春分等都叫中气;其余十二个,如:小寒,立春,惊蛰等都叫节气.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阴历成分.日月的黄道经度一样的时刻叫朔.月亮绕地球转动的速度是不匀称的,它的速度变化的周期叫一个近点月.太阳周年视运动的速度也是不匀称的.它的变化周期直到明末以前始终认为就是一个回归年

2、(见年,月).由于日,月运动都不匀称,所以每连续两次朔之间的时间也是不相等的.不过,经过长期观测统计,可以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均数,这个平均数就称为一个朔望月.依据朔望月推算出来的朔,叫平朔.对平朔进展日,月运动不匀称性的改正,得到真实的朔,称为定朔(见朔望).中国古代的民用历法依据气,朔的变化,可分三个时期:从春秋战国时代到唐初,是使用平气,平朔时期.从唐初到明末,是使用平气,定朔时期.清代以后,是使用定气,定朔时期. 历法计算要点 为了推算每年的历谱,首先要定一个计算起点,叫做历元.中国古代历法大多数取以下这样的抱负时刻为历元:某年十一月甲子日的夜半,它正好是朔和冬至,而且又是月过近地点(

3、即月行速度最快的点)的时刻,等等.由于各种历法的数据不同,所以它们推得的抱负时刻也各不一样.不过这样的抱负时刻通常离开历法行用的年份都非常遥远.这种历元称为上元(见上元积年). 设a为一回归年时间,b为一朔望月时间,c为一近点月时间,单位均为“天“.又设y为从上元起到所求年的累计年数.则ay就是从上元起到所求年的冬至的全部时间.由于干支纪日以60天为一周,所以用60去除ay,所得余数r1,就是所求年的冬至时刻到前面一个甲子的夜半的全部时间.这个时间的天数局部叫做大余,缺乏一天的零数局部叫小余.通常历法都规定,大余“命甲子算外“,即以甲子日为0,乙丑日为1,等等.因此,依据大余的数字,就可以知道

4、所求年冬至日的干支日名.有的历法“命甲子算上“,则应以甲子日为1,乙丑日为2,等等.还有少数历法,如北宋的纪元历,不选甲子日,而选己巳日为上元,命己巳算外,则大余就以己巳为0算起,庚午为1,等等.小余就是从夜半起算到发生冬至这瞬间的时间,可以把它按十二时辰制或百刻制等时刻制度(见漏刻),化成时刻.从r1累加一气的时间a/24,就得冬至以后各气的干支日数准时刻. 上述r1的算法,数学上习惯用一个算式来表达:ayr1(mod60).这种算式叫一次同余式.仿此,可以列出其他的一次同余式:ayr2(modb),ayr3(modc).r2就是所求年冬至离开十一月平朔的时间间隔.r3则是所求年冬至离月亮上

5、一次过近地点的时间间隔.r1- r2就是十一月平朔离上个甲子日夜半的时间.也和冬至的状况一样,它的整数局部代表甲子日以来的干支日数,零数局部则是从夜半算起到发生平朔的时间. 设这个时间为t0一般历法都给出一份太阳运动表,一份月亮运动表.从太阳运动表,依据所求的十一月平朔在二十四气中的位置(或者,十一月平朔在大雪气后,相距时间为 ;或者,如若,即十一月平朔在大雪气前,在小雪气后,这时,离小雪的时间为),使用内插法可以推算因太阳运动不匀称而引起的定朔改正数ts;从月亮运动表,依据所求的十一月平朔在一个近点月周期中的位置(即r3),也是用内插法,可以推算因月亮运动不匀称而引起的定朔改正数tm.于是,十一月定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