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中考物里试题解析.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729540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江中考物里试题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江中考物里试题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江中考物里试题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江中考物里试题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江中考物里试题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江中考物里试题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江中考物里试题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内江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轻核聚变B太阳的能量来自大量的氘核的裂变C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并且存在方向性D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性能源考点:核聚变;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方向性;能源的分类.专题:应用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据课本所学的核的裂变、聚变的知识、能量转化的知识、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的知识逐个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为了使得核聚变,必要条件是应该加热至几百万温度以上,故错误;B、太阳的能量来自大量的氘核的聚变,

2、故错误;C、在能量的转移或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不变,但转移和转化是具有方向性的,故正确;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都是短期无法再生的,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了核能、太阳能的知识及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的判断,是一道综合题2(4分)(2015内江)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如果汽车所受外力突然完全消失,则汽车慢慢停下来考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运动和力分析:(

3、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解答:解:A、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二者不在同一物体上,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汽车的牵引力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汽车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D、如果汽车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由于惯性,汽车会保持原

4、来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二者主要区别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力学中比较重点的知识3(4分)(2015内江)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排斥乙球,乙球吸引丙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甲、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D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可知: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有三种带电情况: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一个带负电,一个不带电;两个物体相互排斥,则都带同种电荷由此入手分析即可确

5、定甲乙丙三者的带电情况解答:解:(1)甲球排斥乙球,则甲、乙带同种电荷,故A错误,B正确;(2)乙球吸引丙球,丙有可能带异种电荷,也有可能不带电,故CD错误故选B点评:在根据物体间的作用规律判定物体带电情况时,要注意两者相互吸引有两种可能: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考虑问题要全面4(4分)(2015内江)如图所示,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其惯性()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变大D不变考点:惯性.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解答:解:苹果下落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变快,因为

6、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惯性不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的了解与掌握,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意义!5(4分)(2015内江)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漫反射;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

7、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此项错误;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此项正确;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此项错误;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

8、查对简单光现象的理解,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小孔成像、两种反射、光的三原色、近视远视的矫正6(4分)(2015内江)下列所举的实验仪器中,能直接测量电阻的实验仪器是()A电流表B电压表C多用电表D电能表考点:电阻.专题:应用题;电压和电阻分析:根据题目中所提到的电表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决解答:解:A、电流表是用于测量电流的;B、电压表是用于测量电压的;C、多用电表可以测量电流、电压或电阻;D、电能表是用于测量电能的;故选C点评:知道测量不同物理量的仪表,并且会根据所测物理量选择合适仪表7(4分)(2015内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倒车雷达”一定是利用了电磁波B“声呐”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传

9、播的距离较远C“移动电话”是利用了次声波D医院中利用紫外线消毒是利用了无线电波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紫外线.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回声定位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即利用声音获得信息;(2)“声呐”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制成的;(3)“移动电话”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的;(4)紫外线是不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解答:解: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A错误;B、“声呐”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制成的,故B正确;C、“移动电话”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D、紫外线是不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故D错误;故选B点评

10、:本题考查了声音和电磁波的传播等知识点,比较简单8(4分)(2015内江)密度为0.8103kg/m3的实心木块,轻放于足够深的水中,木块静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木块体积之比为()A4:5B4:1C1:4D1:1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浮沉的应用分析:因为木块漂浮于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因为木块漂浮于水面上,所以F浮=G木,因为F浮=水gV排,G木=木gV木,所以水gV排=木gV木,所以=,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的应用,难点不大9(4分)(2015内江)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

11、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夏天,室外温度高,室内温度低,室外的水蒸汽液化,小水珠在外面;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室内水蒸汽液化,水珠在内表面解答:解:酷暑的夏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窗户玻璃比室外空气温度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外表面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

12、高于室外温度,窗玻璃比室内温度低,室内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小水珠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B点评:当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时,室内水蒸汽液化;当室内温度低室外温度高时,室外水蒸气液化不应弄混了10(4分)(2015内江)如图所示,是有关家庭用电中的几个实例,其中,对图中实例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测电笔的使用方法是错误的B乙图中电路的接法是正确的C丙图中有关家庭用电中电路的连接是错误的D丁图中用湿手接触台灯的做法是正确的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测电笔的使用;安全用电原则.专题:应用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1)使用测电笔时,手应该接触笔尾的金属体,不能碰笔尖;(2)为了安全,保险丝应该接在火线

13、上;(3)在连接灯泡时,从安全用电的角度分析,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4)水是导体,所以湿手接触台灯的做法是很危险的解答:解:A、此题中,手碰到了笔尖,会使得人触电,故A说法正确;B、理论上说:火线是有电的,所以从安全用电的角度分析,保险丝应该接在火线上,故B说法错误;C、据图可以看出,灯泡的开关接在了火线和用电器之间,其两孔插座的接法也是正确的,故C说法错误;D、水是导体,所以湿手接触台灯的做法是很危险的,故D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了生活中安全用电的常识,是一道基础题11(4分)(2015内江)大气压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而产生的如果地球的表面约为51014m2,那么,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地球周围的空气质量约为(标准大气压取1.0105Pa,g=10N/kg)()A51012kgB51018kgC11018kgD11012kg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大气压强的存在.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已知地球的表面积,根据压强的定义式变形后F=pS,得出压力;根据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有重力,会求出重力(F=G),再根据质量与重力的关系,最终求出质量,还要注意细心运算,定会求出答案解答:解:球体的表面积是:S=51014m2;1标准大气压的值为1.0105Pa;由p=可得,大气压力为F=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