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对药物的影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29155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对药物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酒对药物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酒对药物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酒对药物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对药物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酒对药物的影响酒对药物的影响,酒(包括含乙醇的药品及饮料)与药物合用,可明显影响 药物的作用。大剂量乙醇对药酶有抑制作用,但少量饮酒对药酶有诱导作用。氯胺酮:嗜酒者应用氯胺酮麻醉时需要药量增大,因而不安全。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乃近:均不宜与酒类或药酒同服,以避免降低药效 (加速药物代谢)和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可使乙醇氧化不全发生乙醇中毒反应, 并加剧恶心、 腹 痛等不良反应。 服用此类药物或停药不足 2 周者,饮酒或服用药酒可引起戒酒硫 样反应和高血压危象。三环抗抑郁药:乙醇可使其毒性增强。血管扩张药(胍乙啶、血安定、苄甲 胍、噻嗪类等):与乙醇有协同扩张血管作用,联

2、用可加重低血压反应。酚噻嗪类药物(氯丙嗪、异丙嗪等):可使乙醇分解代谢延缓,加重恶心、 呕吐、头痛、颜面潮红等中毒症状;饮酒时氯丙嗪的血药浓度明显下降,停酒后 血药浓度恢复, 可加重氯丙嗪等的副作用和低血压反应。 加重泰尔登中枢抑制作 用。阿司匹林、 水杨酸钠: 饮酒可加剧这些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性, 严重者可致 消化道出血。脱水性利尿药(甘露醇、尿素等):与酒类联用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饮酒 可一过性提高利尿酸血浓度,增强利尿反应。酶制剂,乳酶生:乙醇可能使酶蛋白变性或失效。降血糖药(磺酰尿类包括:D-860、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 喹酮、瑞格列奈、罗格列酮等);服药期间饮酒可发生严

3、重低血糖或不可逆神经 系统病变。口服抗凝药:乙醇可加速口服抗凝药代谢,降低抗凝效力(酶诱导作用); 但乙醇扩张血管作用亦可增强抗凝效果, 故应用抗凝药期间不宜饮酒。 甲氨蝶啶: 用药期间饮酒可诱发肝损害。青霉素:在乙醇或高浓度甘油中可失效。呋喃唑酮、优降宁:服药期间饮酒 可发生异常反应 (潮红、发热,呼吸困难及胸部紧束感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反应) 。金刚胺(含金刚胺的抗感冒药复方氨酚烷胺有日康、感康、快克等):长期 服用可产生对乙醇的耐受性。硝咪唑类(甲、替硝唑):可使乙醇氧化代谢受阻(酶抑制作用),具有戒 酒硫作用。服用该类期间饮酒,可发生胃肠功能紊乱、腹痛、恶心、呕吐、低血 压等。吗啡:与乙醇

4、联用时中枢抑制作用加强,引起呼吸系统减弱,应予注意。 异烟肼:乙醇可使异烟肼代谢加速,导致其疗效降低。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美唑、头孢孟多、头孢尼西、头孢米诺、头孢唑 啉、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头孢匹胺等):抑制乙醛脱氢酶,与乙醇 联用时易发生醉酒状反应。抗充血剂(去甲麻黄素、溴苯吡胺等):可与乙醇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嗜睡 或驾驶能力障碍。抗胆碱药:服用阿托品或格隆溴铵期间饮酒, 可明显降低注意力和工作能力。 抗组胺药:与乙醇联用加重嗜睡程度。安定类药物: 与乙醇联用可明显加重中枢神经抑制作用。 有酒后肌肉注射安 定致呼吸停止的报道。咖啡因:不能消除乙醇的作用, 也不能醒酒, 甚至可能

5、使患者更容易发生事 故。维拉帕米:可使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并维持较长时间。H2-受体阻滞药:西咪 替丁等可使血中乙醇浓度升高 , 作用时间延长 ( 也有不同认识 ) 。扑热息痛(多种复方感冒制剂均含扑热息痛即对乙酰氨基酚) : 乙醇可增加 扑热息痛的肝毒性,有酗酒史者超量服用扑热息痛 , 易发生严重肝损害和急性肾 功能衰竭。双硫醒 ( 戒酒硫 ): 与乙醇联用可发生潮红, 头面部肿胀,心动过速 , 气喘头晕 , 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反应 , 称为安塔布司反应。硝酸甘油 : 可使患者饮酒后感到虚弱和头晕。 灰黄霉素 : 可增加大多数患者的 乙醇中毒作用。保泰松 : 乙醇可加重保泰松的胃黏膜损害程度。

6、 酮康唑 : 可使少数人饮酒后发 生双硫腥样反应。眠尔通 : 可明显加剧乙醇的毒性作用。胃复安 : 可增强乙醇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妥拉唑林 : 服药患者饮酒后可发生双 硫腥样反应。心得安:饮酒增加心得安清除率。B族维生素:乙醇可减少维生素B1吸收,慢性酒精中毒常伴有维生素 B1缺 乏症。乙醇可使维生素 B2 的效应减弱。乙醇可阻碍维生素 B12 吸收和转化。吸 烟: 与饮酒联用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和肝脏的毒性损害 , 长期可使毒性作用增 强。抗血吸虫药 : 多有一定程度肝毒性, 饮酒可加重肝损害。 有机磷杀虫剂 : 乙醇 可增加有机磷杀虫剂溶解吸收。含巴比妥类中成药 ( 胆蛔宁片、哮喘平片、 治癫

7、灵片等 ): 乙醇是肝酶诱导剂 , 可促进巴比妥类药物灭活降低药效 . 有些严重抑制中枢系统的巴比妥类 , 加上饮 酒可致猝死。磺胺嘧啶 : 乙醇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从而加速药物代谢。 12.5%乙醇摄入 6-8周使药物吸收增加,SD的生物利用度增加,造成肝脏损害,故用药期间不宜饮 用。硫酸亚铁:可与各种含有乙醇的制剂形成沉淀而影响吸收,降低药效。 马钱子:饮酒可增加马钱子碱溶解吸收,增强毒性反应。藜芦:饮酒可使藜芦毒性加剧,发生血压下降及呼吸困难等毒性反应。 商陆:饮酒可增加肉豆蔻酸和商陆毒素的溶解吸收, 加剧商陆药理作用和中 毒反应。含大量淀粉酶的中成药 (山楂丸、午时茶冲剂、麦牙片、保和片、健脾丸等): 不宜与含乙醇量较大的药酒同服,避免乙醇使酶蛋白变性降低药效。五倍子、诃子、四季青、地榆、黄药子及其中成药(紫金锭、苏合香丸、玉 锁丹、四季青糖浆、黄药子糖浆等):与乙醇长期联用可加重肝损害。巴豆:饮酒可增加巴豆油的溶解吸收,加重巴豆的刺激作用和毒性反应。 大黄:酒制大黄可减弱或消除生大黄的泻下作用肉豆蔻:乙醇增加肉豆蔻溶解吸收,而肉豆蔻可延长酒精的致睡眠时间。医师避免给酒后患者使用上述药物,并在使用上述药物时要告诫患者在用药 物期间勿被美酒诱惑,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