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暑假作业.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28879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暑假作业.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与特点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发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的基本定型?()2楚汉战争时,有“米石万钱”的记载;据太平御览,汉文帝时,谷价至于石数十钱;后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的历史记录。导致粮价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劳动积极性的大幅提高 B汉朝正确的农业政策C农耕经济的不断发展 D战争期间粮价上涨,和平时期降低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A火耕 B刀耕 C锄耕 D铁犁牛耕4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

2、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选项是()A.筒车用于山地灌溉 B江南地区出现了水田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D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5南宋诗人范成大写诗“曲尽吴中农圃故事”,诗云:“腰镰刈熟趁晴归,明朝雨来麦沾泥。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体现我国精耕细作水平的进步 B印证了稻麦复种制的出现C无法反映南宋时期南方农业的发展 D描写了代田法大规模推广6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

3、集权的经济基础是()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7.“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8国语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则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9.北宋的哥窑在浙江龙泉,以冰裂纹瓷器最为有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冰裂纹瓷器应

4、当属于瓷器分类中的()A.白瓷系列 B青瓷系列C.青花瓷系列 D珐琅瓷系列10下列关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城市布局彻底打破“坊市制” B出现最早的纸币 C市民阶层形成 D手工工场大量出现11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职业自耕农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占人口比例24%36%30%10%自然经济已经瓦解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丝织业发展A. B C D12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搜集了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A秦汉以来,统治者大多重农抑商B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扬州和益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市C宋代开始出现世界上最

5、早的纸币D由于重农抑商,明清时期,农产品很少进入市场二、非选择题13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繁荣,全国形成了一些地域性商帮,其中著名的有晋商、徽商、广东商帮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有关晋商的材料:“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常氏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商,能数代集中优秀人才锐意经营商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的商人群体。”“塞上商贾,多宣化、大同、朔平三府人,甘劳瘁,耐风寒。晋商一反朝廷”“贵农贱商”的社会风气,树立“以商致财、用财守本”的思想观念。晋商认为应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举善事,如晋商范永斗由于“久著信义”而受到朝廷嘉奖被授予皇

6、商资格。晋商对商业情报和市场信息非常重视,综合分析后及时改变经营策略和筹划对策。“经营与票号共举,经贸与镖号同存”体现了配套经营的战略。到京城开饭馆,到四川贩夏布,到扬州贩淮盐,到长白山贩人参,到湖南贩茶叶,到蒙俄做边贸。材料二以下是有关广东商帮的一些材料:广东商帮来源于“从学而来者,宦成而归者,权缗算以起家者,执艺事以自食其力者”,“外番各国夷人载货来广,各投各行交易。”他们在广州、佛山等中心市场设置批发商行经营业务,例如佛山原头街“卖京土布匹”;汾流大街卖苏杭美物、皮裘、颜料、马鞍、毡毯、各色洋布;与此同时,他们又将广东的货物贩运到外省或省内边远地区批发给当地中小商人。广东商帮帮助海外商品

7、在内地的流通,积累自己的财富之后将自己的生活形态放置于海外,并影响当地的商业形态,晋商与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以一张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广东商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1)根据材料一,归纳晋商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归纳广东商帮的特点。(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第二单元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连接的历史运动而汇聚、互动,人类正在走

8、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下列各项能说明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死亡之门”的是()新航路开辟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教会的文化垄断被打破A B C D2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上述改变()A淡化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 B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C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D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3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

9、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4从世界市场角度讲,全球化趋势最早开始于()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5下图可以反映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诸多历史现象,其中不包括()A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C黑人奴隶贸易盛行 D美洲印第安人惨遭劫难6. 对以下图片所涉及的事件造成的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得以实现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10、建社会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被广泛运用7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8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下列关于蒸汽机的说法,正确的是()使人类使用的动力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促进了汽油、柴油等燃料的应用使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刺激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A B C D9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

11、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10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通出现始于()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1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包括()石油化学工业棉纺织业汽车工业煤矿工业钢铁工业A B C D12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2、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材料二英国还打破了亚非国家的封闭和与世隔绝,破坏了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缓慢地发展,把亚非国家卷入工业化的洪流,变成世界资本主义大市场的一部分。 全球通史材料三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人口资源危机,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对中国而言我们也许是幸运的一代人,能看到未来新文明的曙光,它将彻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也许是最不幸运的一代人,因为我们可能将经历一场人与自然彻底冲撞后的劫难。 直面中国资源环境危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的显著特点。(2)材料二反映出工业革命对亚非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