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之管见.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28865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之管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程改革之管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程改革之管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程改革之管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程改革之管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之管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之管见.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改革之管见中铁一局五公司子校赵彩娟摘要:一、正确处理实施中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二、实施发现中的教育教学,树立全面全局的育人观三、树立正确的学生质量评价意识,健全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继承 创新新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稳步推进基础教育持续发展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她唱响了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是全面培养适应知识经济、人格经济时代智能型、创造型、社会型合格接班人的一项基础工程。日前,这项改革,给校园生活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深得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对于深入推动这项工程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一、 正确处理实施中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注重科学严谨的班级管理、规范

2、的“双基”训练、刻苦的求学精神、严格的考试考察等等。这些成功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曾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伴随着经济、人才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传统体制中的某些方面已经不适应或者影响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教育宗旨。因此,改革传统教育教学中的弊端,吸收并消化国外先进教育教学思想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其教师通过参与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和观摩,教育理论有了广泛的积淀,教育理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实施中,敢于放手、大胆实践、努力钻研、勇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预期的效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发和反思。当前,新课程下的宏观教育思想

3、、教育理论、教育管理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健康运行搭建了广泛的理论平台。但新课程下的微观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及其教育方法、模式等方面在施教群体中显现出部分分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学生群体求知行为、个性品质、行为习惯方面反馈的信息缺乏科学的调研与分析,过分渲染存在的问题,新课程中的某些观点持有排他性,产生了向传统教育回归的意识,在实践中出现了“放手不够”或“不敢放手”的现象;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过多的体验到新课程给学生、课堂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生机和活力,缺乏对本国优良传统的理性分析,把新课程改革和实施建立在对传统教育观否定

4、的基础上,一味的借鉴,在创字上大做文章,出现了“放而无度”或“放而无控”的局面。综合以上现象,可以看出,在教育理念转变过程中,传统教育观与创新教育观之间关系的准确把握、正确处理是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学习和实践中,笔者坚信:树立以中华民族优良教育理论为源,以借鉴、创新为流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念是我们进一步改革的前提。继承是“源”,即“承上”,作为教师,只有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继承和发扬本国优良教育传统,在教育科研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教育教学的综合素质。通过教学,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双基”训练平台,引导学生学习前人总结的知识和经验,以取得“双基”训练的扎实有效,为学生利用旧知识探求新知

5、识、解决新问题作好铺垫。这一总的过程,实际上贯穿了继承与发展的观念。借鉴、创新是“流”,它体现在解决新知识,探求新知识这一子环节之中,具体分析则是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个体或集体间所展开的“头脑风暴”,即思维求同、求异的发展境界以及解决新问题的多向思维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从这一角度分析,现代教学应准确把握学生求知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以“双基”为本,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新课标是纲,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打造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教学模式是目的,一纲举目。如果在传统教育理念中固步自封、作茧自缚或一味借鉴“美式”的、某个教育教学专家的模式,不做深

6、入研究,而否定传统教育优点,就会从教育教学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绝对不可取的。二、 实施发现中的教育教学,树立全面全局的育人观。新课程着眼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改过去那种硬性的灌输和强迫式的学习。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实践探索精神,通过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了解求知个体的需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寻找学生独特的价值,捕捉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不同点,推动学生朝着更高的需求层次迈进,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这一过程,实际上渗透了传统教育中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即以承认每位学生个体存在的价值为前提。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常常发

7、现,部分教育工作者面对从传统教育走向新课程的学生,在激情流露的同时更多表现出的是不尽的困惑。教学过程中,看似气氛异常活跃,实则是个别优等学生在参与教学,大部分学生则是随声附和,而缺乏真正的思维撞击,合作求知意识成了哗众取宠的个别学场。形成了部分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虽得到了发展,却影响或局部影响了“双基”的质量,个性的充分“张扬”引发了学生求知过程中的浮躁心理,给我们科学严谨、活泼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部分学困生和中间层次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并没有得到有力的发展。这些现象,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给了一个很好的启示,他说:“从数学上讲,杯子已经装满一半和杯子还有

8、一半是空的没有任何区别,但这两句话的意义截然不同,如果总的认识从看到杯子已装满一半转变为还有一半是空的那么就存在着重大的创新机会”。因此,作为教师应将自己的教育观念从传统的已经装满一半向还有一半是空的转变。切忌因循守旧,用静态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年轻教师,应在创新实践中牢固树立全局、全程的教育质量观,在发现中施教,在因材施教的发掘学生潜力,使每位学生求知的思维意识和自觉行为得到解放,使其参与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三、 树立正确的学生质量评价意识,健全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现代教育评价的目的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传统学生质量评价过多的体

9、现在评价主体对被评价者的定量评价、绝对评价、终结性评价下的评价选拔功能。评价的目的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质量评价主要是以提高并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发展诉有关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活动和行为、学习情况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教师(或学生自己)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教育情景中的身心发展状况所做的价值判断和活动。评价的结果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因此,评价过程中,应坚持科学、有效、可信度高的标准,评价方法和手段应多样化。应将定量和定性评价有机结合,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集体评价准确把握权重基础上的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切忌将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法和手段。要打破只让领导评价教学,教师评价学生的旧框框,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并且成为评价的主体,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反馈和调节作用。在新课程实施中,笔者通过客观分析、充分调研,发现我们的教师目前过多的把目光聚焦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在学生质量评价体系方面研究不够,实施不到位,有甚者继续沿用传统教育评价体系来区分新课程下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注:本文曾于2004年8月荣获陕西省“课改实验与教研”征文大赛优秀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