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科版化学必修1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章末过关检测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鲁科版化学必修1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章末过关检测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 优质教学资料章末过关检测卷(三)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D)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CFe与稀硝酸、稀硫酸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解析:A项,二者漂白的原理不同,前者属于氧化型,后者属于化合型,因此不能说明SO2具有氧化性,A错;B项,溶液中也可
2、能含有SO ,B错;C项,铁与硝酸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C错误。2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主要反应为2BrCl2=Br22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 B氯气是还原剂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解析:溴离子中的Br为1价,处于最低价态,没有氧化性;在反应中Cl2中的Cl价态由0价降低到1价,做氧化剂;从基本反应类型来看,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氯气为氧化剂, Br2为氧化产物,因此,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3下列反应中,通过调节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可以改变反应产物的是(D)A硫在氧气中燃烧 B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 C铜在空气中加热 D铜与硝酸反应解析: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
3、Cu(NO3)2、NO2和H2O;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和H2O;因而硝酸浓度不同,其反应产物也不同。4物质的保存方法取决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下列各种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B)A浓硫酸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 B氯水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C液溴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固体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5为了检验NaHCO3固体中是否含有Na2CO3,下列实验及判断正确的是(C)A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 B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C溶于水后加BaCl2溶液,看有无沉淀 D加热后称量,看质量是否变化解析:不管NaHCO3中是否含有Na2CO3,加热均有气
4、体生成,A项错;加入Ca(OH)2均有沉淀生成,B项错;加热后质量一定减少,D项错;加入BaCl2如果有沉淀生成则证明有Na2CO3,发生的反应为Ba2CO =BaCO3,而Ba2和HCO不反应,C项正确。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DS在纯净的氧气中生成SO3解析:Fe和S两者混合加热生成FeS,A项错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因此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B项错误;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是当铜过量时,随着硝酸的浓度的降低, 产物中便有一氧化氮生成,C项正确;S在氧气中
5、反应只能生成SO2,D项错误。7下列说法从化学角度分析不正确的是(C)A在一定条件下可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B绝大多数金属都能与硝酸反应,但不放出氢气C制取镁粉时,可将镁蒸气在氮气中冷却 DSO2能使品红溶液退色,但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退色解析:Mg可与N2反应,故不能在N2中冷却。8将甲、乙两种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可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D)序号甲乙丙CO2SO2Ca(OH)2HClCO2Ca(OH)2CO2SO3Ba(NO3)2NO2SO2BaCl2CO2NH3CaCl2O2NH3MgCl2A. B C D全部解析:中生成CaCO3、CaSO3沉淀,中也会产生CaCO3沉淀,中生成BaS
6、O4沉淀,中会生成BaSO4沉淀,中生成CaCO3沉淀,中会生成Mg(OH)2沉淀。9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并吸收多余的R,则R是(D)ASO2 BHCl CCl2 DNH3解析:碱石灰不能用干燥酸性气体,如SO2、HCl ,也不能用来干燥Cl2,故选D。10下列有关引起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温室效应主要与二氧化碳有关 B光化学烟雾主要与碳的氧化物有关C酸雨主要与硫的氧化物排放有关 D臭氧层空洞主要与氟利昂及氮的氧化物有关解析:光化学烟雾由氮的氧化物引起。11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C)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A镁 B铁 C碳 D氮解析:镁、铁的氧化物不与水反应,N
7、2与O2反应生成的NO不与水反应,只有碳符合题意。12进行下列实验肯定不能获得成功的是(B)A用pH试纸鉴别浓硫酸与浓硝酸B用淀粉碘化钾溶液区分二氧化氮和溴蒸气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D常温下用铜片和浓HNO3反应制取二氧化氮气体解析:A项,浓H2SO4有脱水性,使pH试纸变黑,浓HNO3为强氧化性酸,遇pH试纸先变红后退色;B项,NO2和Br2两种气体都能氧化I为I2使淀粉溶液变蓝;C项,KMnO4(H)溶液能氧化SO2气体从而将其除去;D项,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与Cu反应能生成NO2。13用加热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C)A氯
8、化铵和消石灰 B碳酸氢铵和过氧化钠 C氯化铵和氯化钠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解析:A项,加热时会发生反应生成NH3;B项NH4HCO3NH3H2OCO2,Na2O2又与H2O、CO2反应;C项,NH4ClNH3HCl,NH3和HCl两气体遇冷又生成NH4Cl固体,NaCl热稳定性强,从而将二者分离;D项,Na2CO3、NaOH热稳定性都强,加热不可分离二者。14下列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D)A将气体先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说明通入的气体一定为SO2B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退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通入的气体一定为CO2C
9、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消失,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 Cl2和SO2通入品红溶液都退色,但退色原理不同解析:SO2、CO2与碱反应的生成物都能与BaCl2溶液形成白色沉淀物质,且沉淀均溶于盐酸,A项错;通入溴水退色,说明气体具有还原性,气体被氧化,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气体被氧化后的产物和Ba(NO3)2反应生成BaSO4沉淀 ,可以说明通入的气体为SO2,B项不正确;酚酞的NaOH溶液呈红色是因为溶液呈碱性,通入SO2后与碱反应生成盐而红色消失,不是SO2的漂白性,C项错;Cl2通入品红溶液退色,是Cl2与H2O反应生成了强氧化性物质HClO,HClO
10、氧化品红溶液为无色,而SO2通入品红退色是SO2与品红溶液化合为无色化合物,原理不同,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8分)15(10分)如图表示某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每个字母代表一种物质,部分产物已略去。A是一种酸式盐,也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B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无色气体,D是无色无味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的名称是_。(2)写出物质B的一种主要用途:_。(3)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工业上制取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E_;FG_。解析:A与NaOH固体加热反应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无色气体B,
11、故B是NH3,A是铵盐,D是无色无味气体,由BDE,EDF,可推测D为O2,则E为NO,F为NO2,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G),在加热条件下HNO3与木炭反应生成NO2和CO2,即C为CO2,A为NH4HCO3。答案:(1)碳酸氢铵(2)制氮肥(或制硝酸或作制冷剂)(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N23H22NH3(4)4NH35O24NO6H2O3NO2H2O=2HNO3NO16(13分)(1)如图装置,做以下两个实验:常温下将H2S和SO2以11充满烧瓶,不久烧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若用Cl2代替SO2,其余同上,观察到的现象与相同之处为_,不同之处为_;试用简要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_。若想使反应后,烧瓶内发生“喷泉”现象,引发的操作为_。(2)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溶液;加热时溶液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3)单质X与浓H2SO4共热,反应中X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