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26269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低年级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低年级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年级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4)班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文成小学 费学梅一、指导思想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把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进行德育建设的有力切入点,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加以辨析,然后指导学生去做,使学生脑海里留下正确的印象。通过不断强化和纠正,来促使学生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二、目标以“了解规范,增强意识,形成习惯,

2、促进养成”为宗旨;遵循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为具体目标,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主要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内容二(4)班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如下:(一)学习习惯1.早上按时起床,准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2.听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不做小动作。主动参与,勤于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敢于质疑。3.读写时,要做到“三个一”:即“眼距书一尺,胸距桌一拳,手距笔尖一寸”,读写姿势要端正。读写时光线要充足、适度,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行进的车上看书,不要在走路

3、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4.制定简单的学习计划。该学习时不用别人督促主动学习。5.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6.爱看课外书。7.每天为第二天的学习准备齐全学具。8.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二)文明礼貌习惯1.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4.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5.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6.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7.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8.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4、(三)遵守纪律习惯1.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放学后按时回家。上下学遵守交通秩序,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3.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4.集合做到“快、静、齐”。5.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6.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7.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8.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四)热爱劳动习惯1.培养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起床后,自己穿衣、叠被,睡前洗脚、铺床。2.自己刷牙、洗脸、梳

5、头、剪指甲。3.自己洗小衣物,如:袜子、手帕等。4.把玩过的玩具放回原处,自己整理书包、收拾课桌。5.收拾房间,会做简单的家务,如扫地、擦桌椅、倒垃圾,饭前摆放桌椅,拿碗摆筷。6.每周按时认真做好值日。四、实施策略(一)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氛围1利用各种阵地进行规范的宣传。班会、班队活动,黑板报、宣传栏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导向。2多种教育方法并举形成教育合力。班会讲,老师讲,学生讲,班干部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结合,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3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要为人师表

6、,率先垂范,同时要推出示范学生,使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二)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强化训练1寓规范训练于阵地建设之中。具体包括班主任的周会课,少先队活动。2寓规范训练于日常生活之中。3寓规范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升旗仪式、值日、课间操、课间活动、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校外活动。4寓规范训练于各科教学之中。(三)开展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四)发挥家庭的行为规范教育作用五、评价办法小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的行为时,强调对学生行为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行为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我们采用全员评价,即自己评、学生评、家长评、老师评。无论谁评价都应该实事求是,从发展、鼓励的方面给以评价,同时提出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