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题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261109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管理心理学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管理心理学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管理心理学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管理心理学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题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心理学试题库注:考试题的 70%-85%源于本题库。试题题型与本题库一致,内容可能有改动,所有题型 未必在一张试卷中同时出现;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 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的一门科学。2. 目标是组织(或个人)活动预期要求达到的目的或结果。3. 愿景是未来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以及描述这种状态的蓝图。4. 使命是未来要完成的任务。5.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6. 目标管理是对组织(或个人)活动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综合管理的科学方法,它是管理者 以预定最优的最终结果为目标,并通过

2、实施和评价等手段调动和激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 性,使组织的各项管理都围绕目标的实现而统筹运动。7. 人员招聘就是组织有战略、有政策、有预测、有计划、有选择地向组织外以最低成本吸 引、吸收、留住适合需要的足量的合格人员和颇具潜力的人才,安排到特定的工作岗位上任 职,以及建立人才库来满足企业未来需要的活动过程。8. 培训是指组织通过某种方式对其员工施加影响,以更新其知识、技能或理念,提高其综 合素质,从而提升组织的竞争能力,促进组织发展的过程。9. 动机是激发并维持一个人的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10. 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11. 领导者的角色知觉是指领导者在特定的社会

3、与组织中,或在特定的情境中,对自己的地 位、身份以及与此相一致的权利、义务、行为模式的知觉。12. 定规维度,指的是领导者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倾向于对自己和下属的角色进行界定和设 计的程度。13. 关怀维度,指的是领导者具有信任和尊重下属的看法与感情,建立双向交流的工作关系 的程度。14. 民族意识是指所有民族群体规范的观念成分以及在民族群体规范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民族 价值观念。15. 民族情感是以一定的民族意识为基础,对于事物的喜怒好恶的情绪体验。16。社会思潮时尚又称为社会风气或社会风尚,是指社会上流行的各种观念、爱好和行为方 式等。17. 协同效应是指功能、组成元件、规模、方式、任务、目标各

4、不相同的子系统,在更高层 次的统一指挥与协调之后,形成了某种整体功能,完成了相异甚至相反的部分间的整体合作18. 胜任特征模型是指承担某一特定的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总和,即针对该 职位表现优异要求而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19. 组织结构是组织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 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20. 组织创新是指组织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并完善自身的结 构和功能,以提高适应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应变能力。二、单项选择题1, 第一个提出“非正式组织”理论的是(B)。A, 德鲁克B、行为科学学派C、社会系统学派D、管理科学

5、学派2、被称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A)。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纳德3、人际关系学说主要是针对古典管理学派只重视工作和组织的研究,不重视人的因素 以及由人构成的社会因素而创立的。国外学者又称其为(D)。A、行为科学学派B,组织理论学派C、社会系统学派D,新古典管理学派4、泰罗的(C )原理对西方管理学的发展起了奠基性的作用,开创了资本主义企业进 行科学经营管理的先河。A、古典组织B、行为科学C、科学管理D、人际关系5、在法约尔的管理原则中,最重要的是“命令的统一性”原则和(B)原则。A、合理报酬B、等级系列C、保持人员稳定D,创造精神6、下列中属

6、子一般能力的是(A)。A、抽象能力B,决策能力C,表演能力D,组织能力7、下列不属于“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的是(A)。A、实现目标应与实现目标的报酬联系在一起B、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C、管理职能应重视协调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并形成职工之间的归属感和整体感D、在奖励制度上,提倡集体奖励,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8、社会心理测量是美国心理学家(C)于20世纪30年代创造的。A,德鲁克B,梅粤C、莫里诺D、里格斯9、管理心理学认为,(A)就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的刺 激下,始终保持在兴奋的工作状态中,获得最佳的工作成效。A,激励B、动机C、奖励D,鼓励0、管

7、理心理学在西方又称为(B)。A,组织行为学B,组织心理学C、个体心理学D、工作心理学11、人们所知觉的客观事物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一种复杂的、多变的环境背景 之中。因而,人的知觉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动性,这就是知觉的(D)。A,整体性B,理解性C,恒常性D、选择性12、对人际关系知觉的主要特点在于有明显的(13)参与知觉过程,因此人际知觉在一 定程度上表现为情感特征的知觉。A、社会现象B、情感因素C、群体过程D、自我意识13、A)是人在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的反映。A,需要B,概念C、动机D,管理14、动机的组成要素不包括(B ).A,唤起B,跟进C,指向D、维持14

8、、领导者的角色理论可以回答以下(C)问题口A领导者必备什么素质?B领导者与员工有何区别?C领导者在做什么?D领导者如何实现高绩效?16、我国对双因素理论的运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注意在管理工作本身和生产过程的 内容上来研究(C)的各种因素。A、奖励制度B、人力资源C,激励职工积极性D,效率17、在亚当斯提出的公平关系式“Op/., =Oc/lc。”中,“Oc”表示的是A)。A、表示他对某个作为比较对象的人所获报酬的感觉B、表示一个人对自己所获报酬的感觉C、表示对自己投入的感觉D、表示对比较对象投入的感觉18、从哲学意义上看,(B)是主体对客体反应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稳定的心理准备 状态。A

9、、机能B,态度C,挫折D、应激19、一般来说,根据群体的构成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群体分为(C)。A、大群体和小群体B,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C、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D、松散群体和联合群体20、Mintzberg 的角色理论认为,领导者有时扮演信息方面的角色,下面属于这种角色的是 (B)。A,联络者B、传播者C,谈判者D,资源分配者21、“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指的是领导者的(C)。A、法定性权力B、结构来源的权力C,威望性权力D、专家权力22、人们常说的“团结就是力量,实际上就是指群体心理的(B)。A、干扰效应B、促进效应C、归属效应D、认同效应23,群体能够存在下去的重要条件

10、之一是其成员认知的(C),所以也就表现出群体成 员的行为、情绪和态度的基本统一。A、认同性B、表现性C、一致性D,规范性24、管理心理学认为,(D)就是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它是群体成员相互交 往的一种重要形式。A、交感B,冲突C、表达D、沟通25、下面体现领导特质理论观点的是(A)。A、领导者是天生的B、领导者可以培训造就C、时势造英雄D,环境和个体素质共同决定领导26、群体决策的先决条件就是群体成员的(A),否则就谈不上群体决策。A、共同参与B,衡量维度C、内聚力D,决策过程27、(D)吸引是群体中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A,需要的互补性BS能力C、外貌D,态度的相似性28、在许

11、多群体中,经常出现的(D)成为冲突发生的直接原因。A,资源分配B、观念差异C、沟通不利D、职责不明29、现代派认为组织是一个(D)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结构性和整体性的运动。A、灵活B、封闭C、动态D、开放30、(C)的变革是组织变革中的一个最基本最活跃的变量。A,系统B,领导阶层C、人员D、目标31、在领导活动的三要素中, (A) 是最为关键的因素。A、领导者B、被领导者C、环境D、职权3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领导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归纳分析,把领导行 为的主要因素概括为“抓组织”和“关心人”两大类,也称为(A)。A, “四分图理论” B, “支持关系理论”C, “领导行为连续统

12、一体理论” D, “管理方格理论”34、传统派组织概念中最有代表性的是(C)的观点,他认为组织是社会体的一部分口 A、勒温B、皮尔尼克C、法约尔D、阿希37、组织的许多变革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各种刺激源。但最基本的因素是组织的(A)引起的。A、开放性B,封闭性C,适应性D、取代性38, 领导者的(A)是领导者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创造性领导活动的综合体现。A、创造能力B、领导能力C、组织能力D、应变能力39, 从直觉上来看,管理方格理论中揭示的最有效的管理类型是(C)。A, 1.9 型 B、5.5 型 C, 9.9 型 D, 9.1 型40, 属于X理论人性假设的是(A)。A、人天生不喜欢工作B、外部控

13、制有时是没必要的C、人们可以学会主动寻求责任D、人们的需要是不同的41, 属于保健因素的是(D)。A、职位提升B、提供学习机会C、给予挑战性任务D,良好的工作物理环境42, 霍桑实验支持了 (B)。A, X理论人性假设B、人际关系理论C, Y理论人性假设D、行政管理理论43,勒温创立的群体动力理论被称为(A)。A, “场”理论B, “人群关系”理论C, “需要”理论D, “人一机”理论44、产生于18世纪下半期,其主要代表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管理理论是(A)。A、早期管理理论B、传统管理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D、人际关系理论45、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C)A、物理因素、社会因素B

14、,环境因素、主体因素C、保健因素、激励因素D、内在因素、外在因素46、我们把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称为(A)。A、气质B、性格C,能力D、心理47、在态度的构成要素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C)。A、认知要素B,评价要素C、情感要素D、意向要素48、以感情来维系成员之间关系的群体是(B)。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参照群体D、实属群众49、有人经常处于精神饱满、朝气蓬勃、愉快欢乐之中,有人经常处于精神萎靡、抑郁消沉、 闷闷不乐之中,这是性格的(D)。A,意志特征B,态度特征C,理智特征D、情绪特征50、老年人往往会认为年轻人举止轻浮、办事不牢靠,并在见到某个年轻人时把他归类到自

15、己认定的形象之中,这是社会知觉偏见中的(B)。A、第一印象效应B、定型效应C、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D,晕轮效应51、个体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调节、控制或约束是指(B)。A、自我知觉B、自我管理C、自我感觉D、自我意识52、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是(C)。A、性格B、气质C,态度D、动机53、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仅在行为上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而且在信仰上也改变原来的观 点,放弃原有的意见之现象称为(B)。A,模仿B、从众C、暗示D,顺从54、从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激励理论是(A)。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状态型激励理论D、目标理论55、美国管理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激励理论是(D)。A,需要层次论B、成就需要理论C,期望理论D、双因素理论56、信息从接受者返回信息源的过程称为(D)。A、编码B、传输C、解码D、反馈57、经验研究法有观察法、间卷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和(D)。A,实验法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