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色彩学_复习摘要.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251327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刷色彩学_复习摘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印刷色彩学_复习摘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印刷色彩学_复习摘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印刷色彩学_复习摘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印刷色彩学_复习摘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刷色彩学_复习摘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色彩学_复习摘要.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颜色的由来1、颜色视觉产生的过程及视觉要素。光源的光线照射在颜色物体上,颜色物体根据自身的化学特征对光线进行选择性的吸收,将其余的光线投射或反射出来,这部分光线最后到达人眼,给人眼的感觉细胞以刺激,刺激再传输到大脑中枢,从而产生颜色感觉。四大视觉要素:可见光,颜色物体,眼睛,大脑。 2、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光色与波段的关系。380nm780nm红色R:600780nm;绿色G:500700nm;蓝色B:380500nm。3、物体的颜色是如产生的。发光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中不同的光谱成分决定的。非发光物体的颜色是在光的照射下呈现的。反光的非发光物体呈现不稳定的五彩色。不反光的非发光物体对光进

2、行选择性吸收呈现固定的颜色。4、什么是密度(反射密度或透射密度)。光谱反射比:在波长的光照射下,物体表面在整个2立体角范围内反射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光谱透射比:在波长的光照射下,从物体透射出的光通量与入射到物体上的光通量之比。5、人眼视网膜上视细胞的分布及其功能。视网膜上的细胞分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间凹内,其功能是凭借其上的感红、感绿、感蓝色素来形成人的明视觉。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距视轴20.的地方,由一种感光色素来形成暗视觉。6、明视觉和暗视觉。明视觉是人在明亮的条件下产生的视觉,能够充分辨别物体的颜色和细节。暗视觉是人在较暗的条件下产生的视觉,只能分辨出物

3、体的形状和明暗。7、光谱光效率函数及其与CIE1931-XYZ系统光谱三刺激值的关系。第二章 颜色的视觉规律1、色彩的分类及色彩的属性(名称及含义)。色彩的分类: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彩的属性:色相(颜色的相貌),明度(色彩的明暗度),饱和度(颜色的纯度)2、什么是色光三原色和色料三原色,它们混合时的规律。什么是互补色。色光三原色:R,G,B。混合规律:R+G=Y,R+B=M,G+B=C.R+G+B=W.色料三原色:C,M,Y.混合规律:C+M=B,C+Y=G,M+Y=R,C+M+Y=K.互补色:色相环上处于0.和180。位置的两颜色。3、色光混合及色料混合的区别。色光混合是光源的混合,色料混合是物

4、质的混合。色光混合遵循色光加色定律,色料混合遵循色料减色定律。4、格拉斯曼定律的基本内容。A人只能辨别出颜色的三种变化,即色相,明度,饱和度。B明度加和律L=L1+L2C补色律(每一种颜色都有补色,其与补色混合可得白色和灰色)和中间色律(两个非补色混合产生中间色)D代替率(相似色混合后仍相似)5、什么是同色异谱。两个颜色具有相同的色相,但是由不同的光谱组成的。6、颜色的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及其变化规律。同时颜色对比:两种颜色同时呈现在视网膜上时所产生的对比现象。其变化规律:人的视觉会感到一颜色向另一颜色的相反方向变化。先后颜色对比:先看一种颜色,再看另一种颜色。其变化规律:两种颜色感觉会相叠加,

5、颜色产生不稳定现象。会产生负后像现象。第三章 用数量来表示颜色1、颜色匹配、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含义)。2、光谱三刺激值,它包括哪两套数据,它与人眼的关系3、CIE1931-XYZ系统的特点(优点和缺点)。4、光谱功率分布。 5、标准照明体。6、光源的色温,相关色温,显色性(含义及其与光源光谱类型的关系)。7、颜色相加的计算方法(作图法和计算法)。8、主波长的确定方法(作图法)。9、什么是宽容度.为什么不能直接用CIE XYZ系统三刺激值计算色差。10、CIE1976-L*a*b*系统的特点,其中L*、a*、b*的意义。11、RGB,CMYK,L*a*b*颜色立体的构成与特点(与设备的关系)

6、。12、孟塞尔系统如何表示颜色的三属性。13、孟塞尔颜色的标定方法(彩色和非彩色)。第五章 彩色印刷复制颜色1、分色原理及分色时滤色片的选择。2、黑版的作用.灰平衡及其作用。3、底色去除和灰成分替代的意义及区别。4、网点面积率。(含义、网点呈色的形式)5、调幅网点和调频网点以及它们的特点。6、加网要素有哪些。 印刷色彩学 复习提纲第一章 光与颜色感觉1. 可见光范围: 380nm780nm 颜色:紫蓝青绿黄橙红2. 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光源颜色】相对光谱能量功率分布曲线E()(线状、带状、连续、混合光谱)相对值决定了光谱的颜色蓝光B:380-500nm 绿光G:500-600nm 红光R:6

7、00-780nm3光谱反射比-【物体颜色】【明暗】 【 黑色BK 白色W 】#课后习题第二章 颜色视觉形成1. 视网膜:黄斑,中间凹,视锥细胞(明视觉),视感细胞(暗视觉)。/盲点(无感光细胞)2. 光谱光效率函数V()、V()明视觉-对555nm黄绿光 敏感,暗视觉-对 507nm蓝绿光 敏感。(在此处 光谱光效率最高)2视角 , 视力V:3. 三原色学说:最成功的地方:颜色混合的原理(能解释负后像,颜色对比效应)最不成功的地方: 不能解释色盲现象 内容: 感红、感绿、感蓝细胞 红、绿、蓝感觉3。负后像:(先看到的色彩对后看到的色彩的影响所造成的颜色视觉变化) 当眼睛注视绿色一段时间,则感绿

8、纤维被激活并一直处在工作状态,当眼睛转而去看一个灰背景是,感绿纤维已经疲劳不能再发生反应了,而感红、感蓝神经纤维仍能对白光中的红光、蓝光起反应,所以得到一个红色的影响。同理眼睛注视红色和蓝色也一样。 心里纯色:心里纯红-心里纯绿,心里纯黄-心里纯蓝 每个心里纯色的影响范围是180.,心里纯红品红偏红 暗适应:(人从光亮处到暗处时,眼睛的感受能力逐步增强的现象。) 人从明亮处到暗处时,视锥细胞关闭,视感细胞开启,视紫红质可是合成,眼睛的感受能力逐步增强。(视感细胞中的视紫红质在感光后会被漂白)第三章 颜色的基本性质1.颜色的三属性色相H:即色彩的相貌。 一个色相对应着一个主波长(单色光的波长)。

9、 色相环(主波长和饱和度),主波长、补色波长。 从光谱反射率看主波长。【波峰处对应的横坐标即为主波长】 中性灰没有色相。明度L:色彩的明暗程度。从光谱反射率看明度(同样曲线、同一主波长可看明度【反射率的大小】)。纯黑色的明度是0.饱和度S:色彩的纯度。从光谱反射率看饱和度(不同曲线,同一主波长可看饱和度【曲线在主波长附近集中还是发散】)#Lab2.颜色立体-P(h,l,s)-双锥型z轴是 中性灰轴,表示明度。 色相角第四章 颜色混合规律1. 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a 人视觉只能分辨出颜色的三种变化,即色相,明度,饱和度。b 亮度叠加定律c 补色律,中间色律d 代替律2色光加色混合=光源的混合

10、R+G=Y, R+B=M, G+B=C.B G RR+G+B=W3.减色法=物体的混合 C+M=B, C+Y=G, M+Y =RY M CC+M+Y=K3原色(一次色) C,M ,Y 间色(二次色) C+M=B, C+Y=G, M+Y =R复色(三次色) C+M+Y=K 专色 pantone第五章 CIE色度学系统-混色系统表示法1. 颜色匹配试验:颜色转盘【内层为带匹配色,外层为R,G,B.有时可以将R/G/B放入内层中。例如:将B放入内层为C的颜色转盘中,目的:把B放带匹配色中降低了带匹配色的饱和度,其中B的三刺激值为负值】2. 光源三刺激值X,Y,Z物体色三刺激值X,Y,Z3. 颜色相加

11、计算4. Lab颜色2间5. 同色异谱/同色同谱=光源同色同谱:X1=X2,Y1=Y2,Z1=Z2 同色异谱: X1=X2,Y1=Y2,Z1=Z2, 第六章 颜色的显色表示法1. 孟赛尔体系HVC 【HV/C , NV/(H,C)2. 四色印刷色谱作用=对文字和图形设色步骤A有客户从色谱中选出喜欢的颜色B查找该颜色的CMYK的点百分比=分色C根据CMYK 网点百分比,在计算机中给文字和图形设色=设色D现在计算机屏幕上的颜色是色谱上的颜色,实际的印品的颜色=色谱上的颜色第七章 光源的色度学1. 色表/显色性色表:人眼直接看到的光源的颜色。显色性:光源照射到物体上物体所产生的客观的颜色效果。 【光

12、源的两重含义】 优秀/一般/较差=75/50-75/0-502. 色温、相关色温、标准照明体色温: 将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与某一温度下黑体辐射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相比较,如果某一光源与黑体在某一温度时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相吻合,那么光色就可以用此时黑体的温度来表示,成为色温。相关色温:用与之相近的黑体的温度来确定光源的温度。标准照明体:指特定的光谱功率分布。A,B.C.D65第八章 印刷色彩1 密度Dv,Dg,Dr,Db2 测CMY, Dg,Dr,Db【一个大数,两个小数】 三原色油墨评价指标:A色强度HB色相误差=(M-L)/(H-L)C灰度=L/HD色效率=1-(M+L)/2H3.RGBCMYK 聂格伯尔方程式4、点四要素,网点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