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地理课堂实效的措施.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25101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地理课堂实效的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提高地理课堂实效的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提高地理课堂实效的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地理课堂实效的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地理课堂实效的措施.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地理课堂实效的措施摘要:地理课堂的实效性,是地理教师的一大关注点,如何能够提高地理课堂的实效性,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和课改后的反思,做了简单的总结,具体表现在对备课、教学过程及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实现地理课堂实效的提高,顺应了课改的需求。关键词:地理课堂实效,课堂实效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所存在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作为课堂

2、教学主导的教师就需要练好基本功,才能走进课堂、引领课堂,使课堂实效性得到提升。1、做好准备,注重备课要想提高课堂实效,备好课是基础和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考量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备课越充分课堂实效就会越高。(1)备学情: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学生要深入了解,“因材施教”,在备课过程中应有的放矢,有侧重、有选择。学生层次不一,表现各异,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情况将所备的知识有意的分几个不同的等次,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做出调整,安排课程的难易程度和进程。(2)备教材:教师要有较强的处理教材的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要带着“用教材

3、”,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当然,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这就要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发挥集体的智慧。教师要积极利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教材。现在的教材其实是知识的载体,学生自己从中并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就要自己先熟悉教材,从而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从中得到知识,实现的效果要让学生看到,从而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3)备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实现减负增效,就必须优化教学方法。现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五花八门,各得其所,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方法一适应学生。教学方法既

4、要根据教材内容而定,也要根据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而定,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还要考虑授课的时间,因材施教,对不同的知识使用不同的教法,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法,同时也应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4)备过程: 为了使课堂言之有物,行之有效,每节课都让学生有所得,教师必须明确每一步该做些什么,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怎样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怎样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任务,在必要时及时给出引导。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预知学生可能出现哪些突发情况,并准备好应对措施。(5)备练习:练习是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检测这一节课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手段。对课堂

5、练习进行精心设计,需要做到检测目的性强,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并具有促使养成学生主动运用知识的习惯。教师要通过做练习所反馈的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课堂实效的整体提高。2、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需要引导,创新就像种子,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适宜的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和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师就是要去创设这样的环境,一种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实验证明,在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人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能发挥其最佳水平。地理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的课堂,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他的看法和想法,老师要做到尊重学生

6、、关心每一个学生,正确地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动起来了,思维活跃起来了,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培养,创新能力才能得到锻炼。(1)、语言要幽默诙谐,有扎实的功底。在课堂中,虽说学生是主体,但老师却是关键。对于学生来说,老师要用高昂的情绪感染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有幽默的故事放松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去学习。如教师可以选择比较轻松的话题开始导入新课,选择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诙谐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实际例子解决学生的困惑,总之,要将学生浓厚的兴趣保持下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另外,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一手漂亮的板书和板图,都会让学生为老师折服不已。学生一旦喜欢

7、上这个老师,那么他对该学科的兴趣就会提高。(2)让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举与生活有联系或学生熟悉的例子,使学生对学习的理论知识有认同感,从而深刻理解,乐意接受。如日本大地震引起福岛核泄露事件,由我国国民抢碘盐入手,引导学生运用气候的知识,得出短期内我国受影响不大的结论。通过举例,让学生将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使整个课堂活跃生动起来,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增强了学习地理的兴趣。(3)合理应用激励机制。学生的积极性,除了表现在学习兴趣上之外,还与教师的激励有深深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吝自己的表扬不断的给

8、学生以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表扬的作用,也可以采用竞赛机制,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参与讨论、讲解、提问、答问,各小组根据提问和答问的情况记分,开展竞赛。这种激励机制的运用,对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情感,锻炼创新能力十分有效。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很广泛,如读图比读懂,画图比准确和创意,提问、答问比创新,思维比敏捷等等。3、注重对能力的训练(1)用图。地图册是地理课堂必备工具。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明白图中的地理符号含义,读懂教材中的每幅图表就可以了。而读图能力的训练也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由于地理图表类型繁多,表现的内容庞大,所以教师要耐心的给学生讲解分析图表所表现的含义,并教会

9、学生学会分析,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应用图表。(2)绘图。绘一幅图,胜读十幅图。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绘图是学好地理的主要手段,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绘制图表,绘图时教师要及时指导纠正。在绘图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其区域的地理位置,其次是与之有关的海陆轮廓,重要的地形区名称,主要河流与湖泊等重要的地理事物,以达到识图的目的。绘图交给教师之后,教师一定要做以评价,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不会应付差事的完成,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奖励。(3)读图。读图相对于绘图来讲,要简单一些,但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步骤:读图先读图名,再读图例,然后分析其区域范围,依据教师教授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步骤开始慢慢分析。学生训练读图时,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和指导,使学生能够有所收获。(4)语言表达的训练。在课堂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用地理语言来表达地理思想。地理的图表非常多,读完图表之后,就要把分析所得的信息和问题结合起来,表述出来才算完成,这个表述语言归纳能力要求较高,专业性强,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加强训练才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这个环节的训练。总之,对于地理课堂的教学,我们要集思广益,各显神通,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特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的弊端,教会学生学地理的技能,提高课堂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