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投入清醒.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24214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惜投入清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珍惜投入清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珍惜投入清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珍惜投入清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珍惜投入清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珍惜投入清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惜投入清醒.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珍惜 投入 清醒 暑假小学校长寄语备忘一年一度的校长会分段会议上,全体小学校长才有机会相聚一起交流工作思想。说实在的心里非常感谢校长们一年来为萧山教育事业所做的一切努力,尤其是感谢对我这一位自认努力不怠却终受能力水平限制而不甚称职的分管领导的理解支持和鼓励。平时走访学校应该还算比较多,但真正静下来倾听校长心声的机会却也有限,所以更多的了解主要从学校的工作总结、信息报道、活动参与、学校班子或老师反馈以及辅导学校镇街领导甚至家长的一些反映当中得来,不很全面。希望今后自己有机会能走近校长,有更多真诚的交流探讨,一起相互勉励进步。在分段会议中,考虑到会议的实效,事先安排了三位校长的观点报告,整体反响不

2、错。这里,再送六个字给我们的校长们珍惜,投入,清醒。一、珍惜“好好活就是干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三个关键词:机会,尊严,影响一年中,先后三位校长因故离开校长岗位,让人痛心,尤其是其中两位。从工作角度看珍惜机会。这个岗位是对个人工作的最大肯定(一般惯例有才有能者为校长),可以较大限度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校长是由优秀教师中的选拔出来的优秀管理者、领导者,教育事业从古到今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教育的变化是可能的,所以所有的努力就有它的意义。现代社会能够成为一名教师已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而校长作为高知人群的领头雁,引航人,工作极具挑战性,任职本身就是对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最大肯定;同时,与

3、普通教师相比,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留下更多的属于你这一任校长的文化烙印。谁做校长一般情况下是由能力水平决定的,但很多情况下也有机遇等偶然因素决定,所以,各位要珍惜,珍惜很多同样有能力有愿望工作在这个岗位的人没有能够得到的机会。从社会地位来看确立尊严。校长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的贤达知名人士,是一份能够让我们体面而有尊严地又能享有中等以上生活水准的工作。从各界反映来看注重影响。从整个社会来讲(体现政府是否尊师重教,从教者是否得到应有的敬重,社会各界对整个队伍形象是否认同,尤其是对学校代言人校长关注程度不断在提高)从系统来讲(体现系统选拔用人原则、监督教育管理等制度完善落实情况

4、)从学校来讲(体现教师群体对学校及上级管理层的信任度忠诚度)从家庭来讲(家庭成员能否始终因校长个体的才华能力水平人格而荣)二、投入“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第一个“它”,几乎可以替换为任何事物。一旦走上岗位,就应投入(但不提倡无限度无条件的无私奉献,更不能以劳损心身放弃家庭疏离亲情为代价)。四个关键词:理想,激情,宁静,智慧充满理想:要抱着乐观的态度,认识到社会必将越来越好,有不完善,尽最大努力改变大环境,或者小环境,实在不行再改变自己先去适应,然后再作努力。任何时候不要抱怨,而要担当,要心动,更要行动。“总得有人去擦星星总得有人去,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因为

5、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所有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每个人都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开始,明确方向,盯紧目标,想大问题,做小事情,累积进步,有所作为。充满激情:这里的激情不是表面的激昂慷慨,而是蕴含内心的无穷尽的思想源泉,在背后支撑着的是理想感召下的创造,创造教师学生也创造自己。一个思想热忱的人会很快乐工作,他能辐射出一种健康的心态,散布到周围的人身上,使他们也变成更有效率的工作者。一个人最能出成绩的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来做,但当不能如愿,而又作出了选择的时候,那么最好的办法就只有一种,喜欢自己所选择的。只要是正确的事情,就不应瞻前顾后,患患

6、失,而应满怀激情持续地坚持。苍南新教育年会期间,梁峰局长跟朱永新教授谈到教师队伍的现状时,说出一句“名言”“如果不燃烧,请悄悄离开”。“燃烧”当然是一种理想始终保持冲锋的姿态,但需要源源不断地充足的燃料作后盾。对于极大多数,可以再温一些,那么至少就应该是“如果不投入,请悄悄离开”。占有了这样关键的岗位,空有满腔抱负,未有真切行动,长期安于现状,恪守陈规,囿于传统,不思进取,一遇困难,就畏首畏尾,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一遇误解,就沮丧苦闷,那样的工作状态是很可怕的。坚守宁静:目前,整个社会都显得比较浮躁,比较功利,也不排除热衷于关系的人偶尔甚至屡屡会得益。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所为就必有所不为

7、,或者更确切地说必须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必须学会合理分配任务和时间,使精力集中到真正值得关注的事情上去)。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区别就在于所为所不为的不同取向。我相信,一个人只要肯约束自己,远离一些不必要的交际和虚假的成功,满足于过比较简约的生活,就可以把自己不喜欢的无谓的事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也会因此获得好光阴和好心情,把它们奉献给自己真正喜欢的人,真正感兴趣的事,当然首先是奉献给自己。为别人对你的好感、承认、报偿做的事,如果别人不承认,便等于零;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没有一个人承认,也丝毫无损。所以,这里所谓的宁静,就是要有这样一种境界、胸怀,我们每一位都要尽最大努力加强自己的修

8、行,集中精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喜欢做的事。周国平说过:“我之所以宁愿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其原因之一是为了省心省力,不必去经营我所不擅长的人际关系了。”由此可以看出,追求宁静也是要有底气的,即所谓“真正的孤独,是要有境界的;真正的寂寞,是要有资格的;真正的朴素,是要有内涵的;真正的执守,是要有人性的”。宁静致远,校长让自己优秀了,工作就容易成功,良好的口碑就来了,成功很自然地就成了优秀的副产品。生成智慧校长管理的的高知人群(教师),面对的是高学历家长,所以与一般的管理还不同,不能苦干蛮干。在成堆的问题面前,能抓住要害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结果,这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境界。管理智慧是校长在管理实践活

9、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面对一个复杂的人与人的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地设计,校长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过程问题,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学校管理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领导和教师的情绪对抗。一位具有管理智慧的优秀校长,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他往往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管理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面临的实际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和调节管理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师生员工积极投入工作和学习,热爱生活,善于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校长的管理智慧能使他的工作达到一种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展现出一种独特的

10、风格。而最典型的阐述就浓缩成三句话: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当然,管理智慧不是仅靠一种理论学习或经验积累就可以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而是要持之以恒地反思个人所学、所做,逐渐在实践中磨砺、感悟而迸发提升的。三、清醒“很难想象什么人能将马云忽悠起来,也很难想象什么人能把马云的自信打下去让他自卑。”始终保持“零度”状态的清醒与真实!三个关键词:准于定位、善于调适、勤于反思)准于定位校长在学校扮演什么角色,有校长说是“过客”,“过客”应该是一种比较谦卑的角色。它需要以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今天的工作,要有方向感,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不仅是徒劳,而且是一

11、种罪。要时常思考自己的身份、角色,高标准要求自己,时常要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自己影响了学校的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短板。程红兵校长在接任建平中学冯恩洪校长时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就曾说过:“期间,学校没有发展,教师收入减少,教职工对我不满意,我就自动离职让出空间也是一种贡献!”。不在个人利害情面得失,只一事业发展为取舍,这才是我们应该效仿的正确的绩效观。目前,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种倾向,从开始做一名普通的教师,就自认为进入了不可逆转的人生旅程,从一名优秀的学科教师到教研组长,由中层副职到正职,由校级副职最后升到校长,如果不能继续升迁,如果不是年龄到岗不得不退,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被看作不可逆转,甚至有些

12、连同一岗位也只能向着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是否到了一所规模更大名声更好的学校为标准来衡量。从理论上说,每一个人的禀赋和能力的基本性质是早已确定的,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必定有一种最适合他的事业,一个最适合他的领域。当然,在实践中,他能否找到这个领域,从事这种事业,难免会受客观情势的制约。但是,每个人自己应该有这样的一种职业或工作自觉,至少要尽量缩短寻找的过程。一个人必须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最适合做什么,最终想要什么。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人生价值实现的方式有很多种,岗位可以有很多个,而最关键的就是找到最适合的。一个人的成功,很多情况下不是因为他选择做什么,而恰恰是因为他选择不做什么! 善于调适。避免两种倾

13、向一种是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的倾向。盲目乐观,不思进取,认为由组织授权,有制度保障,做了校长,就自然拥有话语权、管理权,导致工作中民主意识不够,倾听意识不够,自我反省意识也缺乏。有时换了学校,还是习惯地沿用可能在原来学校用的很顺手的管理方法,缺少对新环境新人群的体察;另一种是不可救药的完美主义倾向。追求完美是人性使然,但作为管理者不宜被完美情结所困,从而削减了自信。把完美作为无止境的追求目标是可以的,但平时工作一切都还得从不完美开始,在不完美中起步,在妥协中渐进,在迂回中突围。管理过程中更多的时候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忍或宽容一些不完美现象的存在,有时难得糊涂比格外精明更重要。古人有训:水至清

14、则无鱼、人至察则无贤。因此,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完美,而是残缺中的和谐!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应该调适自己,在这两者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有压力才有动力”的说法也并不正确,压力是把双刃剑,可以为人所用,也可以把人刺伤,只有能力范围内能承受的合理压力才能真正转化为动力。勤于反思“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这就是一种积极反思的态度。校长不只是个职位,作为领导更多的是一种影响。部属可能会服从上级,但他并不会追随一个职位,他要追随的,是有能力影响他的人。作为校长,要处理好管理者与领导者的角色,人普遍不喜欢被管理,却愿意被领导。领导者不能总是想着如何管理别人,首先应该思考如何管理好自己。卢志文校长说过领导

15、要做“闹钟”通过敲打自己去提醒别人。领导者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他才会停止管理,开始领导。还有一点大家要意识到:领导的才能是开发的,不是发现的。只要愿意,只要用心修为,潜心参悟,谁都可以成为领导者,都能在他们适合的职位上,以自身所具有的能力,通过不同的方式领导别人。领导力的开发与提升最关键还在于反思,“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就是一种非常值得倡导的积极反思的态度,专注于找正确的方法者,往往能事半功倍,走向成功。当然这两句话说一说容易,做起来不易,坚持就更不易。我们年轻校长提到的探访名校和名校长,日撰千字反思文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成长方式。组织培养、选拔了我们,我们为萧山的教育做些什么?萧山人民哺育、滋养了我们,我们向人民群众回报什么?历史把机遇给了我们,我们为历史留下什么?以“一日三省吾身”、感谢组织、回馈人民和尊重历史的姿态,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和兢兢业业的实绩,在平凡的岗位上向组织和人民以及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