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20277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 洋务运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4课 洋务运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4课 洋务运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4课 洋务运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 洋务运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洋务运动 一、教学主旨 在面临内忧外患的夹击之时,清政府内部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求变以救亡图存的想法。他们发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械以自强求富。虽然洋务派和洋务运动存在着局限性,无法使中国从根本上富强起来,但它也的确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成为了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二、教学目标知道洋务派代表人物,总理衙门的设立以及洋务派建立的军事企业、民用企业。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相关知识,了解中国人在面临内忧外患时产生的初步的救亡图存意识,并为之后洋务运动失败打下基础。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近代中国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新式学堂和杰出历史人物等。大致了解这些人物的经历及爱国精

2、神。在了解洋务运动的局限性的基础上,肯定其历史进步性。对洋务运动进行全面认识。三、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洋务派的主要洋务活动及其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影响。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洋务运动的进步性以及局限性。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之前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回忆清政府当时面临的“外患”以及“内忧”。那么,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会产生怎样的想法?是看着中国进一步沦亡下去,还是奋发图强、主动走出困境。2、总理衙门的设立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当时清政府面临的严峻形势,说明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李鸿章等人认识到,为维护清朝统治,必须改弦更张。他们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打出了“

3、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旗号,成为洋务运动的实际领导者。出示魏源关于“长技”的解释,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打下伏笔。介绍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并知道洋务派设立总理衙门作为领导洋务运动的核心机构。出示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的材料,说明当时洋务派所面临的阻力以及他们救亡的坚定信念3、从“求强”到“求富”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填表,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时期口号重点产业时间举办者企业名称企业特点19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在填表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和洋务运动的两个阶段,以及洋务运动的特点。4、洋务运动的性质及评价阅读课本小字部分,指导学生了解洋务运动进行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材料,组织学生讨论洋务运动的进步性以及局限性。由组长进行总结交流,教师最后点评。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但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只是学习西方的科技,并没有触及封建政体,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这也为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埋下祸根。五、课后作业练习册相关内容。六、教后反思通过学生分析洋务运动的背景、变法的内容,评价意义,制作有关表格等,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提供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