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省中考学科考试说明(科学考试大纲).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193254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浙江省中考学科考试说明(科学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年浙江省中考学科考试说明(科学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年浙江省中考学科考试说明(科学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年浙江省中考学科考试说明(科学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年浙江省中考学科考试说明(科学考试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浙江省中考学科考试说明(科学考试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浙江省中考学科考试说明(科学考试大纲).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浙江省中考学科考试说明(科学考试大纲)2012年初中学业考试说明(科学考试目标)(一)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单元考 试 内 容考试要求科学探究1.提出科学问题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并提出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概述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bbb2.进行猜想和假设根据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通过思考提出可检验的猜想和假设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bbbb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针对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确定相关实验原理,列出探究实验所使用的相关材料、仪器、设备等,设计相关实验方

2、案,画出相关装置图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对所研究问题中的各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调节变量、无关变量)进行确认和分类,应用控制变量方法来设计实验将变量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事物、现象和方法(行为),说明在实验中如何测量一个变量,说明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理解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对科学探究的意义CCCb4.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依据说明事实具有可辨识的特征和属性能使用基本仪器(刻度尺、量筒、天平、秒表、温度计、显微镜、电流表、电压表、普及型天文望远镜等)进行安全操作依据某一属性(或规则)进行有计划地观察;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进行一系列比较和测量观察;能针对变量的性质,采取合适的测量策略会

3、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理解实验对科学探究的作用bbbb b5.检验与评价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区别与预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并作出简单的解释对探究过程和证据获得方式、方法、过程做出合适评价,能说明反常结果和证据的不可靠,或解释证据是否充分支持结论对观察和测量的精确性作出评价,能提出增加证据可靠性或获得进一步证据的相关探究的具体改进建议理解科学探究需要运用科学原理、模型和理论bbccb6.表达与交流对所提出的问题、研究的内容、观察到的事物作有条理的、科学性的概述运用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公式等解释并概括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理解表达和交流对科学探究的意义bcb(二)生命科

4、学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单元考 试 内 容考试要求(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1.观察生物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ab(二)细胞1.细胞基本结构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绘制简单的生物图概述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水平)应用细胞的结构模型解释某些生命现象bbc2细胞与生命活动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说明细胞的分裂及其意义说明细胞的分化及其意义abb(三)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生物的分类理解分类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的识别分类的依据ba2生物与环境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5、ab3生态系统概述某一具体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一些简单问题bc4生物圈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感知生物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aa主题2 生物的新陈代谢单元考 试 内 容考试要求(一)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对图指认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知道缺失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概述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aab2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概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描述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及其反应过程知道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说明农业生产(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

6、子处理等)中的新陈代谢原理baab(二)人体的新陈代谢1.人体的消化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列举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说明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aab2人体的呼吸描述人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和过程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aa3人体的血液和循环描述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知道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描述人体ABO血型图系统与输血aaaa4尿的生成和排出描述人体内尿的生成和排出的过程a(三)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1.其他生物的代谢特点知道细菌、真菌、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aa2新陈代

7、谢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概括植物和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及特点c主题3 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考 试 内 容考试要求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感应性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知道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描述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aaa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道神经元的结构、功能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主要功能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说出反射弧的组成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aaaab主题4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单元考 试 内 容考试要求(一)植物的生殖与发育1.植物的生殖方式列举绿色植物的生殖方式知道嫁接、扦插等生殖方式在生产中的应用aa2

8、植物的发育识别花的结构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必要条件aaa(二)人类的生殖与发育1.人类的生殖知道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的过程a2人体的发育描述人体发育各阶段的生理特点知道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ac3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列举动物的生殖方式 知道动物克隆技术a a(三)遗传与进化1.遗传与变异识别遗传与变异的现象知道遗传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知道优生的重要性aaa2遗传物质知道遗传物质的作用描述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列举基因的作用aaa3生物的进化列举生物进化现象 知道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a a主题5 人、健康与环境单元考 试 内 容考试要求(一

9、)人体保健1.人类的健康知道健康的概念识别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描述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结合人体七大营养素的作用,树立平衡膳食的观点通过了解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形成健康的生活模式aaacc2人类常见疾病知道引起冠心病、肿瘤、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列举常见的遗传病aa(二)健康与环境1传染病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的特点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传播三环节及其预防措施aab2防毒与急救知道环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列举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aa(三)人类与生态环境1.人口问题说明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b2生态平衡解释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现象和意

10、义b3.保护生物多样性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a(三)物质科学主题1 常见的物质单元考 试 内 容考试要求(一)物质的性质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描述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ab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应用物质的有关性质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ac3.物质的密度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应用=m/V进行简单的计算使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bacb4熔化和凝固识别熔化和凝固 绘制晶体熔化图线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特点 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熔点、凝固点的含义,知道冰的熔点为

11、0a ba aa5、汽化与液化知道蒸发、沸腾的概念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的制冷作用描述液体沸腾过程中的特点 知道沸点的含义区别蒸发与沸腾 知道液化的概念与方法aaa ab a6.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表知道溶液的组成 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知道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查阅溶解度表,理解溶解度曲线a baab(二)水1.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反应等)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aaa2.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说明溶液的特点 区别溶液、悬

12、浊液和乳浊液b b3.溶质的质量分数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应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简单计算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步骤与操作方法bcb4.水污染知道水污染列举水的净化方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树立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的意识aac(三)空气1.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大气压的概念列举空气的主要成分举例说出空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aaa2.大气压列举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aaa3.氧气、二氧化碳概述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说明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说明氧气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概述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说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