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189018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常见的辣椒炭疽病主要有三种:黑点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叶片被害时,初为水渍状褪绿斑点,渐成圆形病斑,中央灰.【辣椒炭疽病症状】辣椒炭疽病田间发病常见的辣椒炭疽病主要有三种:黑点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叶片被害时,初为水渍状褪绿斑点,渐成圆形病斑,中央灰白,长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边缘褐色。果实被害时,病斑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呈褐色水渍状,有不规则形隆起,呈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湿度大时,边缘出现软腐状,干燥时病斑干缩呈膜状,易破裂。黑色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初期在果实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至褐色,圆形至椭圆形斑点,后扩大椭圆形至不规则

2、形凹陷斑,上生黑色小粒点呈同心轮纹状排列,后期患病斑常穿孔。红色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发病初期在果实上产生浅褐色至黄褐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至椭圆形凹陷斑,病斑生橙色至橙红色小粒点呈不明显轮纹状排列。【病原与发生规律】黑点炭疽病的病原为Colletotrichum capisci称辣椒刺盘饱,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拟菌核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由寄主伤口和表皮直接侵往前,借助气流、昆虫、育苗和农事操作传播并在田间反复侵染。适宜发病温度1233,27最适;孢子萌发要求相对湿度在95以上;温度适宜,相对湿

3、度8795%,该病潜育期3天;湿度低,潜育期长,相对湿度低于54则不发病。露地栽培时多从6月上中旬进入结果期后开始发病。高温多雨或高温高湿、积水过多、田间郁闭、长势衰弱、密度过大、氮肥过多发生较重。【防治方法】发病严重的地块实行与瓜、豆类蔬菜轮作23年。定植前深翻土地,多施优质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避免栽植过密,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促进辣椒根系生长。未盖地膜的,生长前期要多中耕,少浇水,以提高地温,增强植株抗性。夏季高温干旱,适宜傍晚浇水,降低地温。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地面积水,以保护根系。适时采收,发现病果及时摘除。种子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室温一般浸种68

4、小时后催芽播种;或用70异菌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浸种半小时,带药催芽或直接播种;也可用冷水浸种1012小时后,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取出后加上适量消石灰或草木灰拌种,立即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半小时,清水冲洗,催芽播种;或用次氯酸钠溶液浸种,在浸种前先用0.20.5的碱液清洗种子,再用清水浸种812小时,捞出后置入配好的1次氯酸钠溶液中浸510分钟,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也可播种前用占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拌种,或每5kg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ml,先以0.1kg水稀释药液,而后拌均匀种子,晾干后播种。辣椒苗期

5、发病,应及时施药进行治疗,可采用以下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25嘧菌酯悬浮剂10002000倍液;30醚菌醋悬浮剂15002500倍液;68.75恶唑菌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1500倍液;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8.75恶唑菌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隔57天1次。在辣椒生长期,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注意喷施保护剂加以预防,可以用下列保护性杀菌剂:4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硫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2三氯异氰尿酸可

6、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2004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络氨铜水剂4006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隔510天1次。温室内还可以用45百菌清烟剂200g/亩,按包装分放56处,傍晚闭棚。由棚室里向外逐次点燃后,次日早晨打开棚室,进行正常田间作业。视病情510天施药1次。在田间发现病株后(图1241),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病果,及时施用杀菌剂,施药时应注意保护剂和治疗剂混合施用。可用以下杀菌剂或配方: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20硅唑咪鲜胺水乳剂2

7、00030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亚胺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22.7二氰蒽醒悬浮剂15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25咪鲜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2500倍液;40多福溴菌腈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0甲硫异菌腈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隔710天1次。发病盛期,应及时施用杀菌药剂进行治疗,施药时应注意保护剂和治疗剂混合施用。可用以下药剂或配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68.75恶唑菌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60007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30005000倍液(不可随意加大用药量避免产生药害)+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5002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隔710天1次。本文摘自: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