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188026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一、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两个阶段,分析其特点;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授、谈话、视频资料、史料阅读等方式,再现历史事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其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要使学生认识到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改

2、革,克服了危机,但不能根本消除危机,使学生学会用辩证方法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2、难点:罗斯福新政影响四、教学要点知识回顾:经济大危机人物介绍:美国大选与罗斯福新课学习:罗斯福新政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1、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2、胡佛反危机的失败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就任总统二、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过程影像资料,学生总结。1、阶段: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和复兴经济第二阶段:19361939年,着重改革2、内容(3R):救济(relief):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recovery):为失业者提供工作集

3、会改革(reform):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3、具体措施: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 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史料阅读,通过层层设问使学生理解新政内容。4、结果: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实质:是在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调整2、影响:直接影响: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间接影响: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去年以来,随着美国房价由涨转跌,美国次贷危机

4、爆发了,并引起信贷紧缩和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已先后引发了“黑色星期二”、“黑色星期五”等多轮全球范围内大幅股市下跌.根据统计,几次股市下跌已引起美国超过2万亿美元的股票价值缩水,其冲击还波及全球。象中国A股市场的一路走低,也少不了次贷飓风的影响。有人说,它将引起美国经济的萧条,有人说,它将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布什政府从联邦层面出台一揽子短期和长远措施来修补危机造成的国民经济的破坏,结果如何还未可知。今年又恰逢美国大选年,“经济牌”也许是民主党克敌制胜的法宝。这种现象,和30年代的美国颇有几分相似的地方。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回到70多年前的美国,继续我们的历史旅行吧。师: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

5、下你所了解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生:(教师随时展示有关罗斯福的生平与图片)师:有谁知道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演讲和总统就职时演讲的一些内容吗?师:(展示罗斯福的两段演说词)罗斯福在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在演讲中说:“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曾说:“值此我就任总统之际,我的美国同胞们肯定期望我以我国当前形势所要求的坦率和果断来发表演说。现在的确是到了坦白而勇敢地讲明真相,讲明全部事实情形的时候了。我们不必怯于老老实实地面对我国今天的情况。我准备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提出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在一个灾难深重的世界中所必须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或国

6、会依据其经验和智慧所制订的其它类似措施,我将在宪法赋予我的权限内尽快予以采纳。对于给予我的信任,我将以顺应时代的勇气和忠诚作为回报。我决不辜负众望。”师:那么,罗斯福在这接受提名演说中所提到的“新政”指的是什么“新政”?他在就职演说中提到的“全部事实情形”指的是什么情形?难道他的前任没有“讲明全部事实情形”?此外,罗斯福究竟是如何在“宪法赋予我的权限内”采纳“必须的措施”,从而“不辜负众望”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疑惑一起来学习第18课罗斯福新政师:首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要“讲明全部事实情形”?对于“事实情形”,同学们是如何理解的?生:应该指的是美国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所面临的严峻形

7、势。师:难道罗斯福的前任美国第31届总统共和党人胡佛就没有“讲明全部事实情形”吗?这是否是罗斯福竞选总统胜利,而胡佛竞选失败的原因之一?生:是的。胡佛面临经济危机时采取的自由放任政策和有限的国家干预的反危机措施,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美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美国迅速摆脱经济危机。此外,罗斯福打着“新政”的旗号参加竞选,鼓吹借助国家干预来挽救濒临崩溃的美国经济,鼓吹关心“被遗忘的人们”,并许下众多动听的诺言,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从而击败了在危机中信誉扫地的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入主白宫。展示板书: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1、1929年经济危机的

8、爆发 2、胡佛反危机的失败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就任总统 )师:正如美国学者布卢姆、摩根、斯坦普等人合著的美国的历程中所说的那样:“胡佛悲观失望,罗斯福生气勃勃;胡佛认为萧条的根源在美国之外,而罗斯福则认为在美国内部;胡佛一味要求谨慎从事,罗斯福则热衷于进行改革实验美国人民在11月参加大选投票时以横扫一切之势把民主党推上了执政党的地位。”罗斯福获得的普选票超过了57,并以选举人票472张:59张的绝对优势而获胜。很明显,“这次投票是对胡佛政府的一次抗议,授予罗斯福一道进行变革的明确的命令。”虽然,罗斯福在竞选总统时没有对“新政”进行全面而细致地解释,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当选美国总统

9、后雷厉风行地采取一系列行动。师:那么,什么是罗斯福新政?生:据教材叙述,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师:那么,罗斯福究竟又是如何“宪法赋予我的权限内”采纳“必须的措施”?展示板书: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和主要内容 播放视屏资料 师:罗斯福初任总统时,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和危机前相比,美国工业下降了53;国民收入下降了500;失业工人达1300万。而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早在担任纽约州州长时,罗斯福就开始罗织各方面专家,组建顾

10、问班子。到入主白宫时,这个班子已初具规模,后经挑选、扩充,日臻完善,形成了他的“智囊团”。)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那么,今天就请在座的同学们来扮演一下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的角色,一起对如何应付“烂摊子”出谋划策一番。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下面将为同学们提供罗斯福就职演说中有关“事实情形”的叙述和一些相关数据。展示材料:自从股票市场大崩溃以来,全国倒闭的银行已超过5500家。群众的心情惶惶不安,他们囤积黄金、货币。这时银行黄金库存每天要减少2000万元,储户搞不到黄金就要纸币。结果是:一方面作为货币储备的黄金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财政部又不得不增发纸币。银行挤兑,人

11、山人海争提存款,照例带着自杀意味。当时全美18569家银行,库存现金不过60亿元左右,却要应付410亿元的存款。为了准备现金应付提款,银行不得不出售抵押品和证券,因此损失惨重。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师:作为智囊团成员,你们会对罗斯福总统提出怎样的建议?请在座同学按现有位置前后四人一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单独提出建议,也可以就总的经济形势提出提纲挈领式的建议。生:(畅所欲言,分别从金融、农业、工业、社会保

12、障等角度发表建议)师:各位同学讲得都很不错,那么,在历史上罗斯福总统是如何扭转困境的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展示板书:1、阶段: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和复兴经济第二阶段:19361939年,着重改革2、内容:救济(relief):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recovery):为失业者提供工作集会改革(reform):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3、具体措施: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调整农业政策 复兴工业; 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4、结果: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师:教材对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的叙述,可以用“三”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

13、form)。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师:其新政经过,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331935年),此阶段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这一时期通过了一系列“反危机”法令;第二阶段(19351939年),此阶段着重改革,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争前夕,实施救济则贯穿新政的全过程。当然这也是相对的,在第一阶段虽然重在调整与复兴,但也出台了一些设计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如1933年银行法就严格限制金融机构经营范围,不得同时从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摩根银行正是因这个法案不得不一拆为二,这一分业格局直

14、到六十多年后的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才寿终正寝。“新政”的实施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到1940 年国民收入恢复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从1939年开始,国际局势日益紧张,罗斯福便集中全部精力应对战争和国际事务,新政渐告结束。师:新政的具体措施包括: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和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方面。第一阶段(1933年1935年),着重调整和复兴经济。政府调整金融体系,充分恢复货币调节经济的润滑作用;同时帮助就业,增加消费,刺激生产,实现均衡发展。为此,从1933年3月9日6月16日(史称“百日新政”),罗斯福政府先后说服国会通过70多项新政法案,其

15、中15项重要法律中有关金融立法占1/3,其法律文件主要包括银行紧急救助法令、联邦证券法、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又称1933年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经济救济法等,此外还实行了加强黄金储备、发行有担保的货币、美元贬值等措施。第二阶段(1935年1939年),着重改革。政府在经济全面复兴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设计各个层面的改革,为建立福利社会和民主政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公平劳动标准法(又称工资工时法),实行累进税率。 师: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中的一系列措施,并非一涌而现,而是有先后顺序、轻重缓急的。比如,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一项措施是整顿金融业,这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师:罗斯福新政中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你们是如何认识各项主要措施的作用?生: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3、调整农业政策。实际上是政府通过奖励补偿手段来压缩农业产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