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164261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有些家长,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孩子提出这样那样 的要 求,若孩子不能完成,就一味指责或批评;若孩子出现 失误,就 拿其他孩子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时间久了,他 们的孩子不再 听从父母的教导,甚至故意顶撞父母。可以想 象,这样的孩子, 在父母眼中,永远一无是处,而孩子本身, 也生活在没有希望、 没有自信的环境中,丧失了追求和理想, 造成“两败俱伤”的局 面。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长没有给孩 子鼓励,没有让孩子独立, 没有给孩子平等。其实,班主任 也是几十个学生的班级“家 长”,面对几十个性格不一的孩 子,尤其是一些行为习惯有问 题、学习进步不大的学生,切 记不能像这类家长那样粗暴

2、对待, 而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包容他们,关心他们,用一些积极的心理效应去艺术化地转 化和 帮助他们,促使其全面发展。一要有“门槛效应”。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 募捐 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 捐到一倍 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 内容就是由低 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鉴于此,班主任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的心 理接 受能力,从小到大,从多到少,逐渐提高要求,这样才 会取得好 的教育效果。我班上有个学生,喜欢上课讲话,在班干部的记录 中,一天至少讲十几次。我先要求他把讲话的次数降到10 次以 下,过一段时间后,又要求他降到5次以下,

3、一个月以后,他几 乎改掉了上课讲话的坏毛病,很少被班干部记名字了,成绩也不 断进步。二要有“自己人效应” 。这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 态度,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 “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 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 友。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可以微笑着摸摸孩子的头,与学生聊聊 自己的私事或者谈他们喜欢的话题,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唱歌、下 棋、打球等,缩小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一种亲近感,使学生把 老师当哥们、姐们来看,这样,学生就会听老师的,会好好配合 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4、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三要有“南风效应” 。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 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 南风徐徐,轻柔地吹着,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 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 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 们称之为“南风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 生实际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要尊重学生的 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 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 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

5、现的各种问题。这样,才 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自觉地内化为自我需要。四要利用“配套效应” 。18 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 斯?耿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 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 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 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 了” 。两百年后,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 中,把这种现象称为“狄德罗效应” ,亦称为“配套效应” , 是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 达到心理平

6、衡的现象。 (下转第94 页)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 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 。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 任,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让学生不断产生新的 需要和追求,并把自己的需要付诸积极的行 动。五要避免“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 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 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 10 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 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 分钟,牧师还没有 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 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 子里

7、偷了2 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 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因 此,班主任在批评或表扬学生时,应掌握一个“度” “不及” 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达 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 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少讲,讲得简洁、干脆利落。六要用好“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 ,它 讲的是夏娃因偷吃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 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 。由于青少年处 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 应。这个效应,提醒我们

8、班主任要在以下两方面多动些脑筋。首 先,我们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 力。其次,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 提高其吸引力。比如,在布置作业时,规定一些习题必须是考试 成绩在80 分以上的学生才能够做,这样反而会刺激一些学生的 好胜心,促使他们主动去做,比硬性规定的效果要好很多。七要用好“空白效应” 。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 应”。空白效应在批评时的合理运用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批评 之后最好留有时间让学生自我反思,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被 “穷追不舍” ,反抗心理就会锐减;相反如果喋喋不休地批评学 生,会使学生心扉紧闭,效果极差。留空白,就是让学生思考, 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 “填空”,而不是老师 包办代替, “填鸭”、“强塞”。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航向的舵手,是人际关系的协调者,是学 生进步的润滑剂。要成为优秀的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 习中,就要善于运用一些心理效应,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己 教育艺术的提高,将大有帮助。作者单位分别系江苏省金坛市直溪初级中学,江苏省金坛市 第二中学(责任编辑田欣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