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在评价中促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145305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在评价中促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在评价中促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在评价中促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在评价中促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在评价中促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在评价中促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泉市幼儿发展评估经验交流会《在评价中促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评价中促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潼关市康平区教工第一幼儿园 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其今后的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在领会纲要精神、领会评价的三大功能的基础上,依托新手册的评价方式,围绕我园的课程方案及评价,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多种评价途径、教育策略为载体,促进了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我们以级部教研为依托,进行了以下的探索和尝试:一、基于问题,确立标准,实施评价1、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发展现状在我园的幼儿入园登记表中,“使用勺子、独立入睡、同伴交往”等方面有相应的调查,但不够全面。结合新手册中

2、相关领域的指标,我们将二者相互结合,制定了班级的家长调查问卷,重点了解孩子未入园阶段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请家长帮助我们一起做好开学初的摸底工作,以便我们确立正确的评价方向。家长调查问卷结果分析:领域指标健康领域喜欢参加体育活动100走跑跳动作自然协调3862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不吃手2080喜欢自己进餐,会用勺子4456能够独立入睡7525有午睡脱衣袜的习惯,能独立完成1882能自己穿脱鞋子,会辨别反正5248能主动如厕6040如厕后会用正确方法擦拭干净892不离开成人独自行走,不吃陌生人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走。不玩火、电插头等危险用品6436知道身体不舒服时要告诉成人,不害怕打针、吃药326

3、8社会领域喜欢上幼儿园,乐意参加集体活动2080乐意与人交往,喜欢与同伴共同活动928初步懂得并遵守生活和游戏中的常规4060能进行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3664爱护玩具和图书,能主动收拾、整理2080* 从家长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大部分幼儿的分离焦虑比较严重。规则意识比淡薄。进餐、盥洗、穿脱衣袜等自理方面的能力较欠缺。* 在级部教研中,我们分析发现,幼儿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长过度爱护,包办代替过多,亲力亲为。分析发现,在新入园的幼儿中,有85%以上的幼儿是独生子女养育的孩子。独生子女本身在家中就是娇生惯养,许多事情都需要父母替代。而他们的孩子,更

4、是家中的“小太阳”“心肝宝贝”,得到祖辈的更多疼爱、娇惯。家长更不舍得让他们做事情。 这一代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倔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规则意识差。2、级部教研,完善小班课程及评价标准针对以上幼儿发展的现状,通过级部教研,首先,我们将小班第一学期的三次月评估时间定为:9月、11月、1月。依据是:我园新生一般八月中旬入园,至九月底近两个月时间,教师可以针对幼儿发展的现状,有目的、有计划的运用教育策略进行引导。10月初到11月底这两个月时间,进行中期评估,教师可以检验自己的教育策略的有效性,反思教育行为,进一步调整课程及教育策略。1月最适合根据幼儿的表现做最后的总结性评价,来检验幼儿的发展状况

5、。其次,我们确立了小班幼儿上学期各阶段教育目标:第一阶段:帮助幼儿消除分离焦虑,使他们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情绪愉快的入园。第二阶段:在此基础上进行自理能力等良好习惯的培养。第三阶段:进行初步的规则养成常规,并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在以上三阶段中,我们认为,第二阶段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应该在我们的园本课程中加大这方面的评价比重。因此,我们对我园的课程评价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与调整。如:第一周增加自理方面的内容另外,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教师的日常观察、分析幼儿的实际表现,我们认为:在十月份对幼儿进行穿脱衣袜的培养,最合适宜。因为,十月份气温逐渐下降,幼儿所穿的衣服也逐渐增加,这正是培养的好时

6、机。我们在课程评价中增加了相关的评价内容:调整之后的课程评价,给教师的教育行为以正确的导向,引领教师在正确的道路上对幼儿进行教育。但是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十月份的园本课程的内容并没有相应的活动安排,经过级部教研,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通过有目的的修改和调整,完善了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内容,在一定的阶段里,幼儿能够系统、循序渐进的进行技能学习和自理能力的养成,更好的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二、优化策略,强化幼儿习惯养成为了更好的实施课程,正确的对幼儿作出评价,我们不断优化教育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集体教学+区域个别指导+家庭同步练习”策略这一策略的优势是:集体教学:可以面向全体幼儿,引领

7、其掌握某项技能的方法及要领,节省时间,事半功倍。区域个别指导:为幼儿提供了集体活动更为广泛、更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巩固相关技能,便于教师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发展中的弱势进行指导。家庭同步练习:家长可以参照幼儿园的做法,在家中有的放矢的指导幼儿相关技能的练习,达到“1+12”的效果。方法:集体教学:小游戏的方法、教师将技能要领自编成拟人化的儿歌、观看相关动画片等方式,可以有效的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集体教学的目的。区域活动:教师自制、投放了许多操作材料,如:给“天线宝宝”“小娃娃”穿衣服、“大树结果果”“小猫钓鱼”“爆竹啪啪啪”等系纽扣游戏,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相关技能;我

8、们还将一些技能的要领、步骤制成图片,在区域中展示,对幼儿起到了良好的隐性的教育作用。家庭同步练习:通过家长园地的形式,向家长宣传一些家庭中练习的小妙招、方法;在幼儿园各项开放活动,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从而更有效的针对自己孩子的不足实施家庭教育。集体教学突出了教育的全面性,区域活动体现了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家庭同步练习实现了习惯养成的持久性。通过这一策略的实施,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08年的元旦庆祝会上,与我们将庆祝活动与教育评价相结合,举行了“迎新年庆祝会暨宝宝技能大赛”活动。将这学期重点学习的穿脱衣袜的技能与亲子游戏结合,给家长们做了很好的展示。在活动中,家长们比

9、较全面的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活动后再填写评价反馈表,从而能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的孩子,同时促进了家长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家园共育。2、“日常的细致观察+有效的随机教育”策略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教师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需要;有效的随机教育,可以有针对性的给予不同幼儿积极的支持与帮助。在实施这一策略时,我们重点把握了几个日常观察的重要时机:幼儿园入园时间这一时机可使教师观察到:幼儿是否自己脱衣服,叠放衣服;是否依赖家长;还是家长忍不住包办代替以便有目的对幼儿和家长进行引导。午睡起床时间这段时间,教师可以比较全面的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指导。区域活动时间我们的区域有些是设置在地台上的,区域活动时,幼儿上下地台需要穿脱鞋子,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观察幼儿是否会穿脱、是否能摆放整齐等表现,进行随机指导。在有效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随机调整教育策略,有效促进幼儿自理能力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随机教育策略: 游戏化的语言引导 教师形象的示范 适时的赏识激励通过对小班幼儿评价的研究探索,以及评价方式及教育策略的实施,在一月份的总结性评价中,80%以上的小班幼儿都达到了目标。这让我们看到:有效的评价可以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有效的评价可以促进幼儿的成长;有效的评价可以促进家园共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