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134708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课程标准中这一理念实际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理念阐述表达了三方面的要求。 第一,实施基础美术教育,必须体现全体性,即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原来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基础美术教育不是针对少数人的,也不是以培养专业美术人才为目的的美术教育。课程标准的整个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特点。 第二,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确定上、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教法和学法的运用上、师生关系上、教学评价上都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要视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第三,形成基本的美术

2、素养。课程标准中的表达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的美术素养,即通过美术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形成应有的态度和价值观,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美术素养。具体来讲,就是培养视觉意识和视觉文化。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图像作为一种信息传媒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培养视觉意识,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现阶段的美术课程太强调学科本位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因此,必须在美术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平衡冷暖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所谓的冷性是指偏向于理智、

3、约束的倾向。暖性是指偏向于情感、自由的倾向。就一般情形而言,科学教育偏于冷性,美术教育偏于暖性。艾斯纳指出:“学校中,学生接受的绝大部分的教育,都是被规范管理体系所控制的,这种体系几乎不让人对事物拥有自己的理解。对的和错的,都是这本词典中有关解释的一部分。孩子的任务,只在于使其内在化。”这明确地描述了一般科学教育的性状被动地接受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这种教育主要运用的是人的记忆以及思维的演绎方法。因此,这类学习不可避免地倾向于冷性。而美术则不然,它在众多面孔严肃的学校教育科目中,扮演的是一种活泼、轻松的角色,尽管它也有严肃之态,但那不属于它真正的性格。在此,美术学习相对地倾向于暖性。例如,与

4、程序和方法的单一性以及结果的惟一性比较,美术学习的程序和方法是丰富的,结果也是多样的,难以用简单的正误加以评价。这样,学生的美术学习就具备了主动性、自由性、完整性和情意性。这些特征正是美术学习的魅力。如果我们忽视美术教育的暖性特征,一味要求美术教育做出严肃之态,就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通过九年义务教育后,我们的孩子对学习兴趣下降,对美术现象麻木不仁,甚至厌恶。 当然,在强调美术教育的暖性特征时,并不完全排斥冷性。现阶段我国的美术教育现状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因此,要平衡冷暖性,使之协调。惟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自身的学科魅力。 其次,要降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和要求,使课程内容与

5、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程标准在(12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所提到的“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 第三,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化。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人类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精神产品,尤其在文字尚未出现以前更是如此。每件美术作品都是文化的化石,都是社会和人类发

6、展的心影。美术是整个文化、思想观念、经济的反映。美术作品将生产和生活知识,将自然环境、人物、禽兽、宗教、道德、伦理等精神因素形象地展示给人们。如西班牙发现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中的野兽,就显示了当时社会是以狩猎为生的社会;清明上河图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宋朝时市民阶层生活的伟大诗篇。因此,美术学习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或在单一文化中讨论和分析美术作品,而是从不同文化背景中衍生出美术文化,还包括音乐文化、地理、历史、语文等更为广泛的文化。在这种情境中,不仅要使学生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的表现形式、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更要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同,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同时,还要培养

7、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并对世界多元文化保持宽容和尊重。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社会将会更大程度地张扬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虽然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方面独具优势,但由于当前美术教育依然存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的传统学习方式,导致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断消蚀。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转变学习方式。要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

8、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在评价功能上突出改善,在评价标准上必须从单一评价(只从技能水平衡量)转向多元评价(如从作品的创意、表达的思想、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人合作的能力、收集运用信息的能力、自信心、责任感等等),体现评价标准的多维性和多级性。从非好即坏的简单评价转向具体多样的评价,从绝对、普遍化的评价转向相对性和个性化的评价(如关注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程度,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表达方式等)。总之,通过评价以促进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促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基本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