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高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127573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高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高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高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高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高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高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高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高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第一节安全生产措施一、安全生产管理1、管理目标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和重伤事故,一般工伤事故频率控制在3以下,确保安全生产。确保“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2、安全生产管理(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以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为首,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土建生产副经理、项目安装生产副经理、项目装饰生产副经理、各专业施工员、安全员,各分包商负责人、各施工队及各施工班组等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组成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图。(2)安全生产管理流程(3)安全管理控制措施1)安全教育及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对新进场的工人实行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变换工

2、种时进行的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培训、继续教育等,通过教育培训,使所有参建人员掌握“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防范能力。a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采取专家集中授课、播放幻灯片、张挂宣传图片三种形式。b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包括: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安全小常识、用电安全知识、施工现场的应急救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培训、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培训。2)安全技术交底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编写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形成书面材料,由交底人与被交底人双方履行签字手续。3)安全标志及标牌在施工现场易发伤亡事故(或危险)处设置明显的、符合国

3、家标准要求的安全警示标志牌或示警红灯,场内设立足够的安全宣传画、标语、指示牌、火警、匪警和急救电话提示牌等,提醒广大职工时刻注意预防安全事故,并在现场入口的显著位置悬挂“五板一图”(工程概况、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消防保卫五板;施工现场总平面图)。4)班前安全活动施工班组每天由班组长主持开展班前安全活动并作详细记录。二、安全生产技术措施1、安全防护1.1基坑防护基坑上口线外0.5m处设置不低于1.2m高两道由钢管搭设的护身栏(每隔0.6m一道),并刷红白间隔的油漆,挂标志牌。同时用聚乙烯纺织网围护。防止雨水、施工用水、杂物进入坑内。基坑四周白天设警示牌,夜间设红色标志灯。

4、基坑四周1m范围内不准堆土、堆料、停放机具,以防止过载滑坡。1.2“四口”防护通道口用钢管搭设高2米、宽4米的架子,顶面满铺双层竹笆及一层木板,两层竹笆与木板的间距为800mm,用铁丝绑扎牢固。预留洞口边长在500mm以下时,楼板配筋不要切断,用木板覆盖洞口,并固定。楼面洞口边长在1500mm以上时,四周必须设两道护身栏杆,如下图所示:竖向不通行的洞口用固定防护栏杆;竖向需通行的洞口,装活动门扇,不用时锁好。楼梯口楼梯扶手用粗钢筋焊接搭设,栏杆的横杆应为两道。如下图所示:1.3脚手架防护外墙脚手架搭设所用材质、标准、方法按国家标准。外侧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平面采用竹笆防护。1.4临边防护楼层在

5、砌体未封闭之前,周边均需用钢管制作成护栏,高度不小于1.2m,外挂安全网,刷红白警戒色。1.5交叉作业的防护禁止在同一垂直面的上下位置作业,否则中间应有隔离防护措施。在进行模板安拆、架子搭设拆除、电焊、气割等作业时,其下方不得有人操作。模板、架子拆除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应设立警戒标志,专人监护。楼层堆物(如模板、扣件、钢管等)应整齐、牢固,且距离楼板外沿的距离不得小于1米。高空作业人员应带工具袋,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物料。严格执行“三宝一器”使用制度。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好安全帽,按规定要求使用安全带和安全网。用电设备必须安装质量好的漏电保护器。现场作业人员不准赤背,高空作业不得

6、穿硬底鞋。2、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1)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电动工具上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的漏电保护器。负荷线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保护套铜芯软电缆,不得有接头。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作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移动式电动工具通电前应做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需移动时,不得手提电源线或转动部分。(2)电焊机布置在室外的电焊机应设置在干燥场所,并应设棚遮蔽。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交流弧焊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应不大于5m,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使用焊接机械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电焊把绝缘必须

7、良好。焊接机械的二次线宜采用YKS型橡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电缆的长度应不大于30m。电焊机的外壳有可靠接地,不得多台串联接地。电焊机各线卷对电焊机外壳的热态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0.4M殴。电焊机的裸露导电部分和转动部分应装安全保护罩。直流电焊机的调节器被拆下后,机壳上露出的孔洞应加设保护罩。电焊机一次侧的电源线必须绝缘良好,不得随地拖拉,长度不宜大于5m。电焊机的电源开关应单独设置。直流电焊机的电源应采用启动器控制。(3)其它电动建筑机械平板振动器及水泵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0mA,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间应小于0.1S。在潮湿的环境时,漏电保护器采用防溅型,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

8、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三、安全用电(1)施工现场用电须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经公司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按有关要求建立安全技术档案,用电由具备相应专业资质的持证人员管理。配电室和现场的开关箱、开关柜应加锁,电气设备明显部位应设“严禁靠近,以防触电”的标志,施工现场大型用电设备设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2)电缆直埋时,其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0.2-0.7m;电缆上下应铺以软土或砂土,其厚度不得小于100mm,并应盖砖保护。电缆与道路交叉处应敷设在坚固的保护管内。管的两端宜伸出路基2m。低压电缆(不包括油浸电缆),需架空敷设时,应沿建筑物架设,其架设高度不应低于2m;接头处应

9、绝缘良好,并应采取防水措施,进入变电所配电所的电缆沟或电缆管在电缆敷设完成后应将管口堵实。(3)接地保护a整个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及设备使用漏电保护作两级保护,即除用电设备的开关箱内装设漏电保护器外,还必须在总配电箱内装设一台总的漏电保护器。为保证漏电保护器正常运行和保证专用保护零线不断线,PE线必须在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处引出。分配电箱引出PE线的连接点前侧的零线严禁通过任何开关电器。b采用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TN-S系统。即在TN-S系统中,保护零线应专用,不得作工作零线使用。所有的电器设备的外壳和保护零线均应与专用保护零线相联接。c接零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接引至电气设备的工作零线与

10、保护零线必须分开,保护零线上严禁装设开关可熔断器;接引至移动式电动工具或手持电动工具的保护零线必须采用铜芯软线,其截面不宜小于相线的1/3,且不得小于1.5mm2;用电设备的保护的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应并联接地,并严禁串联接地或接零;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应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其他可靠方法连接。严禁缠绕或钩挂;保护零线和相线的材质应相同。(4)防雷保护:利用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作为防雷保护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四、现场消防措施(1)防火安全实施要点:a在防火领导组的领导下,按照防火制度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必须立即消除。b建立义务消防队,正常进行活动。c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

11、材,由机管员或后勤部门负责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好。(2)防火安全控制点:a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节假日动火作业要升级审批。b明火作业,监护人及灭火器材到位。c重点部位专人监管。4.5综合治理方面(1)工地实行综合治理责任制落实分工责任,搞好综合治理工作。(2)进场人员按公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岗前培训及安全、纪律法制教育。(3)加强民工宿舍的治安巡查,制定突发事件的控制,及疏散路线图,培训民工学会使用防火设施。(4)工程施工的同时,应与附近居民、单位等搞好关系,积极与当地各级行政及公安交通部门合作,共创文明施工。第二节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1)争创重庆市建筑施工市级

12、文明工地。(2)做到“五化”:亮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3)确保获公司“CI达标创优”示范工地。2、文明施工保证(1)建立工地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加强组织领导。(2)建立总平面管理及文明施工责任制,按施工平面图实行划区管理责任制进行奖罚,树立文明施工形象。(3)按平面规划布置搭建临设和安放施工机械,堆放材料,成品、半成品。堆放材料要按品种,分规格、分类放置,要求成方成垛,标识清楚。(4)进行场坪硬化,设置排水盲沟,做到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无泥泞,垃圾专区堆放,及时清理,泥浆水设导流系统流经沉淀后排放到下水道,并定期安排清理沉淀泥浆。(5)食堂制定饮食卫生制度,炊事人员定期体检,着装规范。厨房定期消毒,做到无蝇、无臭、无鼠、无霉变食物。(6)针对水泥粉尘有较大污染的情况,在砂、石堆场及砼搅拌站及建筑物周围使用密目安全网张挂,可有效降低粉尘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