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共同拥有一个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11910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共同拥有一个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共同拥有一个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共同拥有一个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共同拥有一个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共同拥有一个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共同拥有一个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共同拥有一个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共同拥有一个家年级:三年级课题:共同拥有一个家课时: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悄悄话中的歌唱曲目共同拥有一个家,教学内容有:学唱共同拥有一个家,了解SOS儿童村,学习手语。二、歌曲分析:共同拥有一个家是电视剧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的主题曲。歌词叙述了孩子关爱被丢弃的布娃娃的生动故事。歌曲为四四拍,旋律委婉。全曲分三个段落,均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段的羽调式叙述性较强,旋律围绕主音6展开,第二乐段则惟妙惟肖地表达了歌曲主人公对不娃娃的恻隐之心,第三乐段返回羽调式,以附点四分音符与切分节奏强化肯定语气的旋律呈现。结束句的长音更是扩大了家的含义,

2、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无限关怀与温暖。三、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共同拥有一个家,体现孩子们对弱势成员的关爱,体验动人心弦的共同拥有一个家这一主题。2、知识目标:能够以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解SOS儿童村。3、技能目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歌表演,以动作表达对布娃娃的关怀和恻隐之心;能够学会表露真情的手语。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并能够以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进行歌表演。难点:较好地掌握歌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唱准切分节奏。五、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多媒体、钢琴、歌谱。六、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新歌教学1、配乐故事:哭泣的布娃娃导入(背景音乐:共同拥有一个家

3、)在一个十分寒冷的夜晚,鹅毛般的大学纷纷扬扬地下着,大家都待在温暖的家里,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停顿)。突然。路边传来了一个布娃娃的哭声,她哭得那么伤心,她为什么不回家?是不是她没有家?也没有爸爸妈妈?(停顿)如果你们遇到了哭泣的布娃娃,会怎么做呢?2、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3、那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出示歌词,学生有感请地朗诵歌词,以共同拥有一个家为配乐,体验歌词的情境。朗诵要求:故事中的主人公看到了布娃娃的遭遇,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回答:把它带回家,借给它一半妈妈。)4、歌曲中的主人公特别有爱心,她同情布娃娃的遭遇,并且给了她帮助,那么,歌曲中的我唱出了自己什么样的心声呢?你体会到

4、歌曲什么样的情绪?老师范唱,边唱边做动作,真情流露,触动学生爱的心弦。5、师:同学们,你们跟着老师把自己的心声用无声的动作表示出来,好吗?配乐,听录音范奏,老师歌唱,并请大家跟着音乐的主题律动,轻声哼唱歌曲。6、请学生讨论:你认为哪里最令你感动?从而引申到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跟着钢琴练习;7、认识切分节奏,提示大家歌唱诀窍:将歌词创编为借 给ei 你,突出强拍的特点,然后再将切分节奏连贯、自然地表现出来。8、师:在歌唱中,还有什么困难吗?(学生提出,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逐一解决)9、完整地歌唱歌曲,注重歌曲情绪的体现。10、进行歌表演:跟老师模仿扮演单个的主人翁我的情感,主要是以独唱的形式表演;进

5、行情境创编,将布娃娃和我(学生扮演)角色扮演。11、分小组与搭档进行歌表演,鼓励创新与形式多样化:一人自演自唱;一人歌唱另一人表演;一人歌唱二人表演;二人歌唱同时表演;等等。12、讨论:你认为哪小组比较创新?哪一小组最值得你学习?哪一小组还有待改进?(学生评价并将改进的方案表演出来。)拓展知识1、(背景音乐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同学们,布娃娃有生命吗?她真的会哭泣吗?(学生回答)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跟布娃娃一样遭遇的小朋友,她们从小就缺少父母的疼爱,他们生活在一个叫SOS儿童村的地方。2、简介SOS儿童村,多媒体出示SOS国际儿童村的图片资料,触动学生心灵。拓展学习手语学习:只要人人都献出

6、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背景音乐:爱的奉献)课堂小结1、学生讨论:在本堂课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在未来的日子里,你能为身边需要关爱的人做些什么?2、聆听共同拥有一个家,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体验中离开教室。点评:本单元的设计意图是让孩子们获得情感生活的体验,并思索:自己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用怎样的行动来回报家人、朋友和社会?借悄悄话这一亲密的人际互动,表达人与人间的关爱,学习手语,学习与社会上的残疾儿童说悄悄话,更是对爱的主题的升华。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体验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力度等表现要素常随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我所接触的孩子中有一些为求学背井离乡,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这么一个体验关爱,寻找真情的氛围中,学生不由得更加珍惜现在的集体,珍惜眼前相聚的机会,我从学生的真情实感出发,鼓励大家从身边做起,关爱每一个需要关爱的人。从而达到真正的爱的教育。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