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智能演练轻松闯关Word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107989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智能演练轻松闯关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智能演练轻松闯关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智能演练轻松闯关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智能演练轻松闯关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智能演练轻松闯关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智能演练轻松闯关Word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2江西省高安灰埠中学高一测试)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 从“海内新定, 同姓寡少,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 采取的措施是()A. 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 颁布“推恩令”C. 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 颁布“附益之法”解析: 选A.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西汉统治者认为“秦孤立之败”的原因在于“同姓寡少”, 因此, 为了确保其统治, 分封同姓子侄为王, 封国制得以长期存在, 同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这样就形成了郡国并行制度. 2.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 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 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 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 西

2、汉内、外朝制度 B.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 元朝行省制度 D. 隋唐科举制解析: 选B. 由材料中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等可知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下, 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 门下省负责审批, 尚书省负责执行, 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 也有合作, 相互牵制和监督, 提高了行政效率. 3. (2012江苏无锡高三联考)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曾对某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 “前代选用, 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 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 招天下之人, 聚于京师春还秋住, 乌聚云合. ”沈既济所评价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是()A. 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

3、径B. 九品中正制使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阀步入仕途C. 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D. 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 保证了皇权解析: 选C. 本题考查科举制. 材料意思是前代选官制度察举制存在弊端, 从隋朝开始改变选官制度. 隋朝选官制度是科举制, 故C正确. 4. (2012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中月考)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 “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 从名称来源看, “行省”是()A. 中央的派出机构 B. 皇帝的秘书机构C. 地方的自治机构 D. 朝廷的朝贡藩属解析: 选A. “行中书省”意即“流动的中书省”. 中书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 作为中

4、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进驻各地, 统管军民事务, 以后成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唐代科举取士, 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大抵众科之目, 进士尤为贵, 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 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 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 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材料2: 我叫阿顺, 经过十年寒窗苦读, 我终于在开宝(宋太祖年号)八年(公元975年)考上进士. 将来有可能被委派做地方长官, 我知道那是要受到监督的. 请回答: (1)在唐代明经、进

5、士两科考试中, 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2)阿顺是通过什么途径以什么身份获得为官资格的?他将来任地方长官会受到谁的监督?(3)根据科举制, 探讨有哪些历史经验可供借鉴?解析: (1)问要比较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来回答; (2)问注意根据材料信息判断阿顺所属的朝代, 然后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3)问属于古为今用问题, 答案不惟一, 可适当总结归纳. 答案: (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 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 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2)努力读书考上进士. 通判. (3)历史经验: 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完善考试制度, 有利于选拔人才. 要用德才兼备敢言

6、直谏者. 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一、选择题1. (2012安徽省安庆市高一测试)“举秀才, 不知书; 察孝廉, 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段话充分反映了()A. 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B.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C.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D.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解析: 选A. 仔细解读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秀才”“孝廉”等, 可知反映的是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2. “欲天下之治安, 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下列举措实践了贾谊这一主张的是()A.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B. 汉景帝制定削藩策C.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D. 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解析: 选C. 为了解

7、决王国问题,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把一个大王国分割成几个小王国, 使之无力对抗中央, 从而解决了王国问题, 这和贾谊的主张是一致的. 3. (2012河南省南阳一中月考)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丞相是首长制,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汉代丞相位高权重B. 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 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 皇权在不断加强解析: 选D. 材料包括汉、唐两个时期的有关情况, A、B两项只说了一个方面, 故不选. 由首长制到委员制, 看起来是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但这只是表象, 题目要求说出反映的实质问题, 故应该思考为什么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这种增加意味着什么, 由此可以推断出皇权

8、在不断加强. 4.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主要原因在于()A. 增设机构, 独立施政 B. 分工明确, 相互协调C. 一职多官, 互相牵制 D. 简化机构, 总揽于上解析: 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唐朝中央官制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 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 尚书省负责执行, 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三省既相互牵制, 又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 提高了办事效率. 5. 朱子语类云: “唐制: 每事先经由中书省, 中书做定将上, 得旨, 再下中书, 中书以付门下. 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 若可行, 门下又下尚书省, 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

9、有误的是()A. 体现三省分权制 B.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解析: 选B.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三省体制.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 三省分工明确, 体现出权力制约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特点, 通过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既可以减少决策失误, 又可以分散相权, 从而加强皇权. 据以上分析, A、C、D三项均正确. B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6.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 “三千索, 直秘阁; 五百贯, 擢通判”, 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 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 秦代 B. 汉代C. 唐代 D. 宋代解析: 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获取材料中“擢通判”

10、这一信息, 通判是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州郡长官之下新设置的官职. 7. (2012武汉一中高一月考)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 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 唐代 B. 宋代C. 元代 D. 明代解析: 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机构,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调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图文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知州”“通判”“安抚使司”“转运使司”等可知该图反映的朝代是宋代. 8. “元起朔方, 固已崇尚释教(佛教), 及得西域, 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 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 乃郡县土蕃之地, 设官分职, 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

11、()A. 宣政院 B. 中书省C. 理藩院 D. 行中书省解析: 选A. 本题解题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据材料中“及得西域, 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 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 乃郡县土蕃之地, 设官分职”, 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西域等地设官分职的“官”隶属于宣政院. 二、非选择题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公门有公, 卿门有卿, 贱有常辱, 贵有常荣, 赏不能劝其努力, 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材料2: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 “一曰德行高妙, 志节清白; 二曰学通行修, 经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 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靡公之行. ”后

12、汉书百官志注材料3: 九品访人, 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 非公侯之子孙, 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 则荜门蓬户之俊, 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4: 唐人沈既济说: “故太平君子, 唯门调户选, 征文射策, 以取禄位, 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 父教其子, 兄教其弟, 无所易业, 大者登台阁, 小者任郡县, 资身奉家, 各得其足. 是以五尺童子, 耻不言文墨焉. 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 四方观听, 希其风采. 每岁得第之人, 不浃旬而周闻天下, 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 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请回答: (1)材料1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材料2与材料1的选

13、官制度相比, 有何进步性?(3)材料3中说的是哪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据材料4, 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解析: 第(1)问读懂材料是解答关键. 材料1强调的是门第、血缘. 第(2)问从察举制的内容可以得出答案. 第(3)问是九品中正制, 弊端为世家大族把持. 第(4)问材料对科举制持肯定态度, 因此从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来回答. 答案: (1)血缘、门第、等级. (2)注重品行、才学, 打破血缘、世袭. (3)九品中正制. 弊端: 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 任人唯亲, 压制人才. (4)影响: 张扬了“学而优则仕”; 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 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 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 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