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有机碳循环模式探索》试卷答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079500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有机碳循环模式探索》试卷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乡有机碳循环模式探索》试卷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乡有机碳循环模式探索》试卷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乡有机碳循环模式探索》试卷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乡有机碳循环模式探索》试卷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有机碳循环模式探索》试卷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有机碳循环模式探索》试卷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乡有机碳循环模式探索试卷答案1、中国北京市2008年垃圾产生量1.84万吨/日,每年以8%的速度增加。 正确2、预计2012年2.5万吨/日,2015年3万吨/日。 正确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用地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规划和调整本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正确4、中国至今尚未建立健全能源效率标识等产品资源消耗标识制度。 错误 5、中国的工业企业暂时无需加强用水计量管理。 错误6、当前,中国鼓励和支持企业使用高效节油产品。 正确7、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应当统筹规划,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采用合

2、理的开采顺序、方法和选矿工艺。 正确8、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正确9、当前我国处理垃圾问题成为难题。 正确10、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正确11、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正确12、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正确1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的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

3、使用。() 正确1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的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正确15、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应当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正确16、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鼓励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科学知识普及和国际合作。() 正确17、国家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技术指导和服务作用。() 正确18、国家不允许中介机构、学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错误19、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环境保护委

4、员会批准后公布施行。() 错误2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用地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规划和调整本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正确 21、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用地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正确22、生产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或者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对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负责回收。 正确23、对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和包装物,消费者可以选择性的将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交给生产者或者其委托回收的销售者或者其他组织。 错误24、设计产品包装物应当执行产品包装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5、。() 正确25、工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或者适用的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制定并实施节水计划,加强节水管理,对生产用水进行全过程控制。 正确26、工业企业应当加强用水计量管理,配备和使用合格的用水计量器具,建立水耗统计和用水状况分析制度。 正确27、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可以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也可以在主体工程之后建立。 错误 28、国家鼓励和支持沿海地区进行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节约淡水资源。 正确29、矿山企业在开采主要矿种的同时,应当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实行综合开采、合理利用。 正确3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保护

6、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正确3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 )通过。 D 2008年8月29日3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 D第二十八次 33、全球垃圾平均每年以( )的速度增长,每年产生垃圾4.9亿吨。 A 8.42%34、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近年年均增速( )。 A 4.80%35、中国600多座城市中,除县城外,有大中城市( )陷入垃圾包围,1/4城市已无合适场所堆

7、放。 B 2 / 336、我国生物农药占农药市场总销售额的( )左右,主要销售地包括天津、山东、江苏、河北等。这一比例在国际上为20%左右。 A 2%37、( )加拿大安大略省通过焚烧炉使用的禁令。 B 1992年38、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 )发表报告,称全球能耗及相关温室气体排放,有1/3与建筑物有关。 D 2009年12月39、据统计显示,全球建筑物每年约产生( )当量二氧化碳,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56亿吨当量二氧化碳。 B 86亿吨40、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所称的( )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B 资源化41、( )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全国

8、循环经济发展工作。 D.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42、( )应当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责任制,采取规划、财政、投资、政府采购等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43、含碳量:每( )焦耳热量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的克数。 B 百万44、低碳经济是一个科学概念,其中的“碳”是指( )。 A 碳排放45、2009年7月15日英国公布了( )国家战略方案,这份方案涉及能源、工业、交通、住房等社会经济各个方面。 B 低碳经济国家战略蓝图46、1992年,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7年进一步变成可操作的法律文件( )。 B京都议定书47、德国环境部在( )6月公布了发展

9、低碳经济的战略文件,文件中强调“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现代化”的指导方针,低碳技术是当下德国经济的稳定器,并将成为未来德国经济振兴的关键。 C 2009年48、德国政府通过了( ),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地位,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补贴。 D 可再生能源供暖法49、根据2010年统计的城市人口计算,人均产生的生活垃圾每天大概有()Kg. A 0.8-1.450、根据2010年统计的城市人口计算,每天产生的粪便大概有()吨。 B 5451、根据2010年统计的城市人口计算,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大概有()万吨。 B 6.3552、中国北京市2008年垃圾产生量1.84万吨/日,每年以8%的速度增加。预计201

10、5年()吨/日。 C. 353、下述不属于垃圾填埋优点的是()。 A 处理难度大54、下述不属于焚烧垃圾的缺点的是()。 D 民众反对呼声高55、人工电流穿过封闭容器内的气体,产生电弧和超高温等,温度高达7000度。是对()技术的描述。 D 离子气化技术56、循环经济按照循环半径划分不包括()。 B 小循环57、土壤有机质增加带来的二氧化碳减排。这属于()杜克法则。 C 美国58、()、又称二氧杂芑,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 A 二噁英59、1991年德国出台( ),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办法和足以为发电企业带来利润的收购价格。 C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法60、日本政府于2008

11、年提出其减排长期目标是:到( ),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到80%,把日本打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 D 2050年61、城市垃圾即城市固体废弃物,包括以下哪几类:( )。 A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丢弃的家庭生活垃 B厨房有机垃圾 C环卫部门道路清扫物62、目前国内垃圾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 A焚烧B生化处理 C填埋63、垃圾填埋的缺点,主要包括:( )。 A占地多 B臭味严重 C后续处理难 D潜在危害大64、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 A减量化原则 B再利用原则 D资源化原则 65、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在( )上寻求突破。 A政策 B体制 C制度 D理念66、中华人民共和

12、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共7章59条中,关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制度的有以下几项( ),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设立重点监管制度,制定激励与约束的经济措施等。 A循环经济的规划制度 B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 C循环经济的评价和考核制度 D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67、以下哪项不属于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口号( )。 A救救地球 B请爱护我们的人类之家D让地球充满生机68、为(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A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保护和改善环境 D实现可持续发展69、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权利的是()。 A有权举报浪费资源的行为 B有权举报破坏环

13、境的行为 C有权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 D有权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意见和建议70、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和保障措施等,并规定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率等指标。 A规划目标 B适用范围 C主要内容 D重点任务71、国家对()、化工、建材、建筑、造纸、印染等行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用水量超过国家规定总量的重点企业,实行能耗、水耗的重点监督管理制度。 A钢铁 B有色金属 C电力 D石油加工72、()、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企业,必须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期限内,以洁净煤、石油焦、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燃料油,停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油发电机组和燃油锅炉。 A电力 B石油加工 C化工 D钢铁73、某

14、种“废弃物”的经济可循环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 A循环利用的技术 B节省资源的价格水平 C循环利用的工艺 D循环利用的地点74、“废弃物”价值密度的高低除了自身的自然属性以外,还取决于()。 A循环利用的工艺过程 B替代品的市场需求 C替代品的市场价格 D相关产业的衔接程度75、“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一般要经过()几个环节。 A收集 B运输 C分离 D再加工76、经济可循环度高的“废弃物”的特征包括:()。 A较高价值密度 B较低的分离成本 C专门化固定资产投资较低 D废弃物分布集中77、下述属于有机垃圾的污染的是()。 A河流污染 B恶臭污染 C污水污染 D烟气污染78、垃圾焚烧的优点是()。 A减量化效果明显 B可以回收能源 C技术工艺成熟7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 )活动的总称。 A减量化C再利用 D资源化80、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应当遵循( )的方针。 A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B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C政府推动、市场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