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033602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

2、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物质,还表示一种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AO2B2HCNDFe2连云港市正在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垃圾资源化B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C预防治理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D过度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3下列行为中,不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是A酒精灯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C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回收,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D为提高实验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用手拿4如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

3、种原子,小球间的短线代表原子间的结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示有4种分子B图示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图示产物为混合物D图示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没改变5人体吸入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气体的比较,正确的是氧气: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水蒸气:吸入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ABCD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质量和性质不变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7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

4、小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C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保持不变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8类推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原溶质,所以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D铝被氧化后表面形成保护膜,所以铁被氧化生锈后表面也会形成保护膜9青州市盛产“富硒小米”,硒有防癌抗癌的功效。如图是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富硒小米”中的硒是指硒元素B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中子数为45C硒的原子质量为78.96D人体摄入

5、硒元素的量并非越多越有利于健康10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改变C空气液化分子间间隔改变D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2)密度最小的气体_;(3)氯化钠是由Na+和_构成的;(4)若用“”表示一个氮原子,则“”表示的化学符号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_;(2)实验时以“绿色、节能”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

6、,若用E装置收集,则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_;(选填“瓶内”或“瓶口”),若小木条复燃,则已满。(3)若小明想要观察细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则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时应选的制备装置为_,细铁丝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5)小红用家里的小针筒和废药瓶组装成一套微型装置(如图2所示)替代装置B,得到老师的表扬,用该装置做实验的优点是_(请至少写出一条)。(6)某兴趣小组制备氧气后想探究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防止污染空气,做了如图所示的改进。二氧化

7、硫是一种有毒气体,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亚硫酸钠,请写出以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图中A池是_池,在吸附池中一般使用的物质名称是_。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护水资源,请你写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_。(2)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从甲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是:_(任写一点)。乙图中属于化合物的有_(填序号)。 消毒后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鉴别;硬水会给生活生产带来

8、不便,生活中通过_降低水的硬度。(3)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其中A试管应该与电极的_极相连。通电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A试管和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等于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14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1)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_A实验所用药品安全无毒B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C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2)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式_。图2中集气瓶底部的水的作用为_。(填字母)A吸收

9、五氧化二磷 B冷却气体 C保护瓶底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图2)内的压强,压强曲线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图3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_; 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_。(3)实验后,小明同学查阅到以下资料:(a)五氧化二磷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且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全部进入生成的磷酸中;(b)磷酸的用途广泛,可以用作于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作为酸味剂。请计算:磷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每550ml可乐中含有29.4mg磷酸,这些磷酸需要多少质量的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制得?(写出计算过程)_五、探究题

10、(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硫酸铜(CuSO4)溶液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自19世纪末期于法国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庄首先使用,故此得名,后来广泛用于苹果、梨、柑橘和香蕉的防护。请你计算:(1)Cu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CuSO4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3)160kgCuSO4含铜元素的质量是_。16某兴趣小组用74g氯酸钾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含氧元素)和wg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完全反应后、冷却制得19.2g氧气,剩余固体72.8g,请计算:(1)二氧化锰的质量_(2)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_(3)氯酸钾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_参考答案

1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A、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2H表示两个氢原子,只有微观意义,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N属于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2、D【解析】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垃圾资源化。回收资源,变废为宝。故A正确。B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

12、善环境状况。保护空气,保持清洁。故B正确。C预防治理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保持水资源清洁。故C正确。D适度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防止污染环境。故D错误。3、D【解析】A、酒精灯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回收,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为提高实验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也不可以用手直接接触;故选项错误,打标符合题意。故选:D。4、D【解析】A、由微观模型示意图可知,图示中共有4种不同的分子构成,有4种分子,故正确;B、对比反应前后,

13、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正确;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故正确;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错误。故选D。5、A【解析】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所含成分相比有:氧气的含量多,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少,因为人体吸入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选。A。6、A【解析】A、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可能是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而不是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锰不能作任何反应

14、的催化剂,其它的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D、化学反应不一定都需要催化剂,如人的呼吸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睛】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7、B【解析】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详解】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A正确;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B不正确;C、在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保持不变,故C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获得能量,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D正确。故选B。【点睛】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8、B【解析】A、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原溶质,但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