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及启示.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998754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及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及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及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及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及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及启示.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及启示07国贸Z(2)班 王秀芬 0706540218洋务运动发生于1861年初,是由留守北京议和的钦差大臣恭亲王奕欣领衔上奏统筹全局折,经王公大臣会商同意和咸丰的批准,而正式设立的总理衙门。此后洋务运动便开始了,中央以奕訢为首,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以“安内”“御外”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编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兴办近代工矿交通电讯企业、设立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等。由于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自强、求富,因而引进了大量的工业设备,新的技术及文化、思想等,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促

2、进了中国向近代化的进程。但是,最终它还是以失败结束。洋务运动失败原因除了满清政府的腐败之外,还在于洋务运动的主持者和支持者在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时,单纯地看成一个技术行为或生产行为,而忽略了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要求与之紧密相连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使由这些相关因素构成的社会结构失去了协调性,使某个单一因素的发展失去了各社会因素的配合。”一、经济方面它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求富”、“求强”的运动,以创办机器大工业工厂为主要内容,是19世纪世界经济近代化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洋务运动陆续兴办了19个近代军用工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矿交通企业,至1894年为止,这批

3、洋务企业的资本达263443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工人总数3411040810人,占当时近代企业全部工人数的37.3341.62%。然而,洋务运动最终没能使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据统计,1913年,中国近代产业资本总额1472百万元,其中外国在华资本却有83%;同年以前,中国工厂总数698家,产业工人27017人,仅占4亿总人口的0.1%;新式产业的产值总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估计不到4%,其中96%以上是小农业和小手工业产值。从而又失去了一次在经济上乃至政治上腾飞的机会。它的失败使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继洋务派人物后的有识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严重缺陷,中国要走上独立富强的现代化道

4、路,必需将革命从物质技术层面引入思想政治文化层面。洋务运动的真正历史作用不在于它的正面作用,而在于它的反面作用,即这种反面作用折射出中国要现代化就必须在发展生产力时要进行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制度的改革,同时提高国民素质,树立国民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奋发进取、勇于吸收外国一切先进的文明思想。二、军事方面通过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化的生产方法,先后建立起一批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军事工厂,使中国的军事工业从无到有。以军事工业的开展为契机,洋务运动开设了一些军事学校,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人才。通过西方新的洋枪洋炮的使用,西方近代化的军

5、制与训练方法开始进入中国。同时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新形势下,随着西方近代战防思想的不断介绍,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不断被注入近代化的内容。通过器物、教育与制度层面的互动,洋务运动在物质与制度、人力资源等方面为中国军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正如夏东元先生指出:“洋务运动在一定意义上,既是中国早期近代化运动又是以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为中心的活动。”近代化就是落后的不发达国家赶超先进的发达国家的过程,洋务运动就属于这样的一个过程。一方面,对于中国自身来讲,它是清军使用原始的冷兵器的比例减少与近代先进火器使用比例逐步上升的过程;另一方面,从中外武器对比来看,它又是装备近代洋枪洋炮与铁

6、甲战舰的清军,与列强的武器差距逐步缩小赶超西方的过程。因此,洋务运动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过程,为日后中国军事近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三、教育方面洋务学堂是我国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一些和西方接触较多而且主持洋务运动的官僚按照“中体西用”的办学指导思想举办的旨在为洋务自强运动培养专门人才的各类教育机构。(一)对中国近代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有着重要的影响洋务学堂的主要办学特征与传统教育培养封建士大夫和进行人文教化不同,洋务学堂主要是根据洋务运动的要求,培养掌握现代技术、工艺知识的技艺性人才。由此形成洋务学堂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许多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

7、道西器”的人才培养模式;2短期应急的教育价值;3新旧并存的办学特点。(二)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有积极作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并冲击了陈腐的科举制度,促使传统的书院进行改造。使中国近代教育避免了殖民化的前途,代表着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方向。产生的新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三)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有消极作用尽管在客观上开启了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在变器不变道”办学思想的支配下,洋务学堂仅仅是引进了西方的工艺技术,却去掉了作为技术根本的科学精神;试图保持传统的人文教育,但事实上却僵化和削弱了人文教育,这些都引导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走进了狭窄之路。四、政治方面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由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时,社会政治制度发生与现代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转换。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一)以“西用”固“中体”,延误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纲领。主张“中学其体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这种思想的实质在于以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巩固中国的封建专制体制。 (二)以“西学”解“中体”,促进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固然,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并不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而是以器卫道,捍卫封建传统。但历史进程的按扭一经启动,就会按照历史自身的逻辑向前运行。洋务派们充当了不自觉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工具,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准备了多方面的条

9、件。反思洋务运动,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中国的改革仅停留在经济层面,是不能给中国带来真正进步的,中国的改革仅仅依西方之“用”嫁接到中国之“体”上,是不能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的。洋务运动失败了,“中体西用”破产了,却带给中国政治现代化复杂而深刻的影响。它对于当今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也有着借鉴意义:其一,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有制约作用。现代化的各层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没有政治现代化做保证,单纯技术层面的现代化终归要失败。洋务派急功近利,着急于经济现代化,而对自己有一定认识的政治现代化,缺乏实质性的举措,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没有同步进行,从而丧失了机

10、遇。所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其二,认识推进政治现代化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政治改革是一次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牵一发而动全身,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甚至流血冲突。洋务派护“中体”而采“西学”,仅仅是器物层面的变动,就遭到强烈反对,使洋务改革举步维艰。邓小平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做出的重要决策”。所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进行,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又要保持稳定,维护大

11、局。纵观洋务运动,对今天的中国建设仍有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一、彻底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始终站在历史发展的最前列。二、革除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使社会制度不断完善和成熟。三、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方可不受制于人。四、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要引进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更要注重本身技术的创新。五、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此外,我认为一个落后了几十年的民族是不可能单靠一两次的运动就能改变其悲惨命运轨迹的。而洋务运动的这段心酸历史却可以作为一本教材,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要求我们从中汲取精华摒弃糟粕。只有这样扎扎实实地走下去,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真正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