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速度 电梯的高度 飞机的声势 武汉市交通学校做足“大交通”.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994321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的速度 电梯的高度 飞机的声势 武汉市交通学校做足“大交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汽车的速度 电梯的高度 飞机的声势 武汉市交通学校做足“大交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汽车的速度 电梯的高度 飞机的声势 武汉市交通学校做足“大交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汽车的速度 电梯的高度 飞机的声势 武汉市交通学校做足“大交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汽车的速度 电梯的高度 飞机的声势 武汉市交通学校做足“大交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的速度 电梯的高度 飞机的声势 武汉市交通学校做足“大交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的速度 电梯的高度 飞机的声势 武汉市交通学校做足“大交通”.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的速度 电梯的高度 飞机的声势武汉市交通学校做足“大交通”贺岁电影人在囧途中,王宝强在机舱里让“服务员,把窗户打开透透气”的段子让人们记忆犹新,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组镜头的取景地点并不在飞机上,而是在武汉市的一所中职武汉市通学校。地处光谷腹地的武汉市交通学校始建于1959年,是地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高级实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之一,也是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学校、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2006年以来,武汉市交通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和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升。有媒体用学校的三个特色专业如此形容:学校的发展具有汽车的速度、电梯的高度和飞机的声势。人在囧途的镜头就是学校空乘服务专业的

2、飞机客舱服务训练舱中完成的,这种训练舱全省只此一个。“车间”就是教室 上学似上岗毕业即就业飞机客服训练舱只是学校创造的众多“第一”、“唯一”中的一个。近几年,武汉市交通学校打造了我省第一个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重点实训基地;第一个现代化电梯技术实训中心;第一个东风标致校园培训中心;第一家校园汽车商务实训基地(武汉德善汽车4S店);第一家中职校园巴斯夫油漆培训中心;我国第一个东风雪铁龙钣金技术培训基地仅“十一五”期间,交通学校就筹措新建了10多个全国一流的实训中心(基地)。建设实训中心不仅需要莫大的魄力,更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交校人咬着牙坚持下来。“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

3、专业技能和出色的职业素养,这些都是教不出来的,必须让学生动手,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交校简玉麟校长介绍,“我们的实训基地,不仅具有最先进的实训设备、最前沿的技术资料,更有最真实的职业情景,学生“上学就是上岗”。”交校的实训中心,基本覆盖汽车、机电、商务管理、航空服务与旅游、计算机应用五大类专业板块,多达29个专业。其中不少专业都是在省内甚至国内率先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航空服务与旅游管理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等被评为省级品牌、省级重点专业。 高手多底子厚 交校学子渐成栋梁如果时间回到2009年,14岁的阳少雄绝不可能想象得到,三年后的自己会在全国职业

4、院校技能大赛上手握喷枪,成为全国“枪王”。2009年阳少雄考上了普高,在选择就读学校时,他经舅舅推荐进入武汉市交通学校“汽车车身与工艺专业”学习,按家人的说法,“不学点手艺,以后怎么在这个社会生存啊?”由于他在学习中积极动手,被湖北省技能能手,有着“湖北省十大枪王”之称的易建红老师看中,开始向全国大赛进军,并最终于在全国大赛中一举夺魁。除了全国“枪王”阳少雄,交通学校还涌现了一批省部级“技能状元”、“技术能手”。近三年,交通学校学生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频获殊荣,共获得5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如此成绩在省内同类学校中独此一家。“高手多说明底子厚”一位兄弟学校的

5、校长如此评价交通学校。近三年,学校每年都对不少于20%的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5%,对口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均达到80%以上。“中职学生就业有两个门槛,技能和素养。这两个门槛不仅关乎就业,也关乎学生的终身发展。”简校长介绍,为了搬掉这两个门槛,学校提出了“三突出”(突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训练、突出学生专业新技术知识的学习)、“四严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和“五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方针,利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校园文化,强化学生养成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二课活

6、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学校还推行素质导师制,为每个教学班配备一名素质导师,导师们要对学生做到“五导”: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职业指导和成长向导。这些导师与班主任一起,引导学生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在教学上,注重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和改革,利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仿真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获得质的飞跃。毕业生以过硬的技能,出色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广受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8%以上,很多优秀毕业生已经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其中不少人已经走上领导岗位。学校也因

7、此连续几年被授予“武汉市招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大交通”专业群 品牌影响业已形成“近几年武汉交通事业发展迅猛,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20万,电梯保有量达40万,机场客流逾1200万,轻轨乘客量过亿,高铁通达四方,地铁呼之欲出。交通学校自然围着大交通做文章。”简校长介绍。目前武汉市交通学校已经构建了以汽车类专业主干,以船舶建造与电梯运行为两翼,以航空服务、交通旅游为重要组成的“大交通”特色专业群。交校“大交通”专业以就业为导向,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认真听取各界专家意见,使专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人才市场需求,做好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内容对接产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学历对接

8、职业资格,职业教育对接终身学习。在交通学校,有一套专业建设的思路,“对准市场抓建设,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目标抓管理,对准需求抓师资”,这套方法使交通学校的专业发展设始终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现有专业中,“电梯安装与维修”、“航空服务与旅游管理”、“汽车车身修复”等专业均是在全国或全省率先创立或开办的。同时,学校对原有专业进行调整,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强化了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对接。随着专业特色逐渐彰显,交通学校“进口”很旺。近几年学校每年入学新生均超过2000人,在校生人数始终保持在6000以上,其中不少家长冲着学校的特色专业慕名远道而来。东风雪铁龙、东风标

9、致、通力电梯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落户交校,每年近4000人(次)到交通学校参加非学历教育的专业技能鉴定及技术培训。“大交通”专业群的品牌效应得以显现。走出去 请进来 共发展 校企合作老路也有新走法在武汉市交通学校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校企合作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校企合作几乎每所职校都在搞,招数都是那些,交通学校有什么新招么?走出去选送教师到企业一线去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平台,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必先打造高技能教师,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即是打造高技能教师的重要手段。高技能“双师型”教师队伍从哪里来?交校人决定依托企业,将专业教师放到企业一线去。近几年,学校先

10、后与1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有50余家成为牢固的伙伴关系。其中,东风雪铁龙武汉市交通学校培训中心组建七年多来,由单一的机电工培训拓展为从技术到管理涵盖13个岗位的全天候培训,还参与其对网点测评等工作,并开设了定向班,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誉。该公司提供了600余万元的汽车设备等物资共建培训中心,并向学校捐赠了6辆教学用车;学校先后选送20多名教师到该企业接受培训,实现了校企合作双赢。学校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到企业参观、挂职锻炼、交流学习,经常利用寒暑假选送专业课教师到清华大学、哈工大、武汉理工大学等一流院校,以及东风雪铁龙、上海永大电梯、华灿光电等一批合作企业学习、实践。通过走出去

11、,教师的职业持续力得到提升,教学时对应性也更强,大批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成长起来。老师走出去也带领学生走出去。交通学校在包括东风本田、神龙汽车、西子奥的斯电梯、日立电梯、湖北空港地面服务等60家专业对口的知名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学校根据企业用人需要合理制定和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实行“交替穿插、半工半读”的柔性顶岗实习,丰富了“2+1”模式,采取了“教师跟踪指导”和“课堂转移”的办法,最终达到“企业用人不间断,学校教育不中断,实习教学不冲突”。在第三年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聘请了一批企业职员负责实习学生的管理和学习指导,使顶岗实习工作安全、有序、有效。学生则在校外实训、实习中亲身感受

12、企业的生产场景和文化氛围,加快了职业素养的成熟。请进来“ 焊王”“枪王”走上讲堂“职业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学的是手艺,老师不仅要讲理论,更要手把手的指导操作,老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端什么样的饭碗。”简校长介绍,为了让学生学到过硬的技术,学校定期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聘请企业专家到校授课或开设讲座,将企业新知识、新技能和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了校企零合距离结。同时,学校陆续聘任了包括首届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接状元”吴新华、湖北省喷漆十大“枪王”之一易建红等40余名企业高技能人才和社会各类能工巧匠来校任教。他们在教学中将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有机结合,生动

13、活泼,情景育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升了专业教学的实际效果,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教学的创新。在他们的培养和指导下,学校有一大批学生活跃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的赛场上,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除了中国企业专家,学校还请来了外国职教专家。学校还与德国汉诺威中国中心合作开办 “中德班”,聘请了德国手工业行业协会的技术专家吕德伯克,毕尔申科,麦歇斯勒等亲自讲授专业核心课程,引入德国“双元制”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学习领域”课程教材,在学校内进行德国职教教学模式的现场演练,对学校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高人请进来了还不够,交通学校还把“车间”也请进来了。学校通

14、过校企合作,按企业的标准要求,先后共同建设完成了“东风标致培训中心”、“巴斯夫油漆培训中心”、“上海永大电梯教学基地”等10余个真实职业情境实训基地。企业投入教学车辆26辆,各类总成125台套,设备(仪器)82套,累计1000余万元,同时定期更新设备、教学车辆和技术资料,保证了学校教学设备和技术资料的更新与市场同步,保证了“做中教”、“做中学”理实一体学习情境任务(项目课程)的实施和企业员工培训要求,使得学生“上学如上班”,学生在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深度融合中成功从“学校人”转变为“企业人”。高人来了,车间来了,订单也来了。学校利用地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地域条件,

15、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联合区域内外大、中型先进装备制造类、现代服务类企业,积极开展订单、定向式培养模式的合作。合作企业向学校赠送整车、专用工具等实习实训设备及生产技术资料,进一步推动了校企合作的资源共享。自2005年以来,订单培养模式合作企业数量、培养学生数量均呈阶梯式增长的态势。学校先后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华灿光电有限公司、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西子奥的斯、通力、日立电梯等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派遣技术人员给学生上课,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教学,使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岗位的工作要求,为企业输送所急需的技

16、能型人才。据统计,近三年交通学校受益于订单培养的学生数量年均达670 余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近40 %。通过订单式培养形式,不仅使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学生实现了对口就业,进一步使校企双赢格局优势得以凸显,并受到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共发展校企深度融合 打造资源平台。校企合作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施舍、帮助和支持,而是双方共同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途径。交通学校在引入企业前沿技术、知名专家和先进管理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高素质储备员工和高水平的员工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平台。“但归根结底,是整合行业资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简校长介绍,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使学校办学理念得以更新,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内涵质量彰显成效、办学成本降低,办学效益提高,随着学生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得到同步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