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994166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7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真题》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真题》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真题》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8.0 分)1. 繁殖季节,豌豆植株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雄蕊的 柱头上。这一过程称为( )A. 自花传粉 B. 异花传粉 C. 人工授粉 D. 风力传粉2.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关胃的形态和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A.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暂时贮存食物B. 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C. 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杀菌、消化等作用D. 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分解食物中的脂肪3. 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

2、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 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 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A. 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B. 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C. 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D. 嘴型厚短的鸟为了要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4. 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 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 到患者体内,以减轻蛇毒的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给患者注射抗蛇毒

3、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B. 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C. 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D. 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5. 如图是人体内血液离开左心室,经消化器官再回到左心房的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 血管内血液流动方向。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血管是( )A. 甲和乙 B. 甲和丁 C. 丙和丁 D. 乙和丙 6. 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 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C. 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 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二、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6.0 分)7.

4、 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 20mm 的蝌蚪各 15 只分别放入 14 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1玻璃缸 放入的试剂及用量 编号 (连续投放 7 天)第 3 天观察结果 存活 平均体 四肢生长 数 长(mm)情况第 7 周观察结果 存活 平均体 四肢生长情 数 长(mm)况1甲状腺激素 6mg/天 15 26均出现后肢02均出现后甲状腺激素 2mg/天 15 26.5 15肢1 只发育成 10mm 的青 蛙,14 只均 出现前、后肢3甲状腺抑制剂 30mg/ 天15 20未出现前、 后肢15 21均出现后肢4不加任何药剂 15

5、 20未出现前、 后肢15 30均出现后肢第 8 周时,2 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 12 周时,4 号玻璃缸内的蝌蚪 全部发育成青蛙,但 3 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 39mm 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1) 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 _。(2) 根据 1、2、4 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 2 条结论是_;_。 (3)3 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_。8. 由于家蚕对许多有毒有害气体非常敏感,养蚕业长期以来形成了蚕室内禁止使用蚊 香类产品的习惯。如何使家蚕饲养人员避免蚊子叮咬成了小金研究的课题。 (1)驱蚊液小金选取了

6、 4 种不同成分的驱蚊液,根据其使用方法和药效作用方式,以清水为空 白对照,测定其对家蚕的毒性。数据如下:样品编号2 龄蚕成活率(%) 3 龄蚕成活率(%) 4 龄蚕成活率(%)1234清水86.6790.0083.3376.6790.0090.0093.3386.6780.0093.3390.0093.3390.0083.3396.67(注:蚕卵刚孵化出来称为蚁蚕。蚁蚕蜕皮后称为2 龄蚕,以后每蜕皮一次就增加 1 龄。)(1) 根据上述实验,你会得出什么结论?_(写出一条即可)(2) 根据实验结果,你建议饲养人员最好使用哪一编号的驱蚊液,并阐述理由。 _(二)灭蚊灯如图所示为该灭蚊灯原理示意

7、图,当风扇转动时,靠近进风口的蚊子会被吸入灭蚊 灯内,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何蚊子会被吸入灯内。_(三)防蚊衣如果没有配备上述设备,为防止蚊子叮咬,饲养人员也可通过穿着较厚的长袖衣裤 进入蚕室。从传染病防治角度来看,这可防止蚊子传播_。A感冒 B细菌性痢疾 C狂犬病 D疟疾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7.0 分)29. 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图是以微藻为核心的 某生态系统模型。请回答:(1)该模型中”微藻虾幼体虾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_。 (2)该模型中共有_条食物链。(3) 若人类大量捕捞牡蛎,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数量将_。(4) 该生态系统除上述

8、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_。10. 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 A 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 14C 的“14CO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214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 14C 的部位)。据此回答:(1)14CO 主要是通过图乙中_结构,进入到叶片中。2(2)写出 14CO 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_。2(3) 叶片中的 14C 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_(选 填“外树皮”“木质部”“韧皮部”或”髓”)(4) 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 A 外的空气中发现了 14CO ,请运

9、用所学的知识2解释这一现象。_11. 水葫芦是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水生植物。某地因水葫芦疯长成灾,采用机械捕捞、 利用天敌生物、植物病原体与化学除草剂进行综合防治外,还大力发展水葫芦为原 料制取燃料乙醇。该地的生态系统中,引入专食水葫芦的动物-水葫芦象甲,从生 态系统的成分来看,主要是增加了_。3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豌豆是蝶形花科的植物,属于两性花,题干中告诉它在开花前就完成了受精作用, 因为受精是在传粉之后的过程,蕴含之意也就是说在开花之前也进行了传粉过程了。而 这个传粉过程是在同一朵花里进行的故属于自花传粉。故选:A。雄蕊花药里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受粉,又叫做传粉。

10、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 粉两种方式。两性花可以进行自花传粉,单性花只能进行异花传粉。花粉落到同一朵花 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花粉借助外力,从一朵花的雄蕊落到另一朵花的雌蕊 柱头上的过程,叫做异花传粉。传粉根据借助外力的不同,花可以分为虫媒花与风媒花。 靠昆虫等传粉的花叫虫媒花,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正确区别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2.【答案】D【解析】解:A、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胃能暂时储存食物。A 正确; B、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进行物理性消化及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B 正确;C、 胃内有胃腺,能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等,具有杀菌、消化等作用。C 正确;D、

11、 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D 错误。故选:D。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胃能暂时储存食物。胃内有胃腺,能分 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掌握胃的结构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自然界中,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 选择。环境的选择是定向的,而鸟类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导致的变异,遗传物质没 有改变是不能遗传的。已知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 则嘴型细长鸟类由于能更好的摄取昆虫,从而能获取到足够的食物,所以容易

12、存活并能 大量繁殖后代,而嘴型厚短的鸟类由于不能获取到足够的食物,则更容易死亡,经过一 段时间后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由此说明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 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故选: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 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 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4.【答案】C【解析】解:A、被蝮蛇咬伤后,可以用抗蝮蛇蛇毒免疫血清治疗,因为免疫血清里含有清除蝮 蛇蛇毒的专门抗体,但不属于预防接种,故不符

13、合题意;B、经常在野外活动的人,注射了此血清后体内一段时间内会还有抗蝮蛇蛇毒的抗体, 但抗体不会长期存在于人体内,而且只能预防被蝮蛇咬伤,所以不能用来预防。预防的 话要注射疫苗,疫苗一般是灭活病毒,相当于抗原而不是抗体,故不符合题意; 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符合题意;4D、注射抗蛇毒血清就是抗体,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 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 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

14、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5.【答案】D【解析】解: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 散进入肺泡;这样流经肺部以后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 血变成了静脉血;所以图中,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血管是乙和丙。故选:D。1、血液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2、 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 脉血。3、 图中,甲为肺动脉、乙为肺静脉、丙为主动脉、丁为下腔静脉。理解掌握血液循环路线及血液成份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6.【答案】A【解析】解:图甲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近 视眼用丁凹透镜矫正;图乙光线在视网膜后方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 表示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用丙凸透镜进行矫正。所以近视眼示意图以及可以佩戴的矫正 眼镜正确的是甲。故选:A。(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 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