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老林复壮更新丰产技术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6988207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茶老林复壮更新丰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油茶老林复壮更新丰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油茶老林复壮更新丰产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油茶老林复壮更新丰产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油茶老林复壮更新丰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老林复壮更新丰产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茶老林复壮更新丰产技术章程霍山县林业局237200)霍山县是安徽省油茶生产重点县之一,也是油茶自然分布的最北缘,全县有油茶面积近12万亩,其中集中连片的油茶纯林面积45万亩,其他均以混生状态存在,主要起源于人工造林和天然下种成林,霍山油茶以霜降籽为主,品种优良,出油率高,在六七十年代曾为全国很多省份提供过种源。八十年代后油茶市场长期疲软,茶农生产积极不高,许多地方油茶林荒芜,油茶树老化衰败,病虫危害严重,产量低,经济效益差。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产品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为了迅速提高油茶的产量,对油茶老林采取复壮更新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有力措施,有效十分明显,现介绍下

2、述四种方法供参考选用。1老林垦复法垦复就是深挖茶山,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性状结构,有利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养分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保水能力,增强树势和减少病虫危害。茶农有这样的经验:“油茶垦复,当年得益,两年增产、三年丰收”,由此可见,对衰败的油茶老林进行垦复,可收到立竿立影、焕发生机的效益。7至8月对油茶林进行清理,砍除杂树、杂灌和杂草,断碎撒于林地,腐烂后可增加土壤肥力,垦复一般在当年冬季至来年春季进行比较合适,冬季可把土中的害虫挖出冻死。垦复深度一般20-30cm。在坡度小于10度的油茶地,可采用全垦。坡度较大, 10-25度的油茶林进行水平带状垦复,带宽15m,生土带宽2m,做

3、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山”油茶林。坡度较大的油茶林,不能全垦或带垦,可以树干为中心,将四周围的土壤挖松,一般宽度1m左右,以后可逐年加宽。针对坡度较大以飞籽成林和萌芽成林的林分,株行距不整齐,不利于修建“三保山”。可在全面砍灌,挖除“三根”(刺根、藤根、巴王根)后,建立小台地,即在油茶树下方用石块垒成坝,或在油茶树下方用木棍钉桩,把杂草、灌木埋入坝内上面覆盖泥土,建成平台。油茶老林坚持3-4年垦复一次,期间每年做到刨草修山,油茶产量可显著提高,比不刨草修山的可增产30%以上。2萌芽更新法利用油茶树萌蘖力强,树干基部容易长出萌蘖的特点,对衰败的老林在油茶树干离地面5cm处锯断,就地用土堆埋树

4、蔸,第二年残存的老树桩就会长出新的萌芽,选留1-2株健壮的萌芽培养做主干,只要加强培管,第三年就能开花挂果。生产实践证明:萌芽更新改造油茶老林,是一种省工、见效快,容易推广的更新措施。3以新代老法对老幼树并存,树林差异较大的林分,在老树的行间或树旁,全垦松土,选用良种进行直播造林,同时注意将林间空地不齐,保持合理的密度。用新造的幼林来代替老林,以新代老。采用这个方法的优点是,一方面对产量影响较小,节省劳力和生产成本,减少苗木运输困难,又不受苗木多少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直播方法简单,容易在茶农中推广。3-5年幼苗长大后,再将老树逐渐淘汰。4嫁接换冠法高接换冠是改变油茶植株品质,提高产量的有效措

5、施, 2年恢复树势, 3年挂果, 5年达到丰产,换冠对象选择油茶林中基本不结果或常年结果在05公斤以下的劣株,每株选择2-4个分枝角度适当、干直光滑、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主枝为砧木,在离地40-80cm处截断用于嫁接,并保留2-3个主枝作营养枝和遮荫用。选用优树,剪取树冠中上部外围发育充实、健壮、腋芽饱满的当年生枝条作穗条,采用撕皮嵌合嫁接法,于5月上旬至7月上旬进行嫁接换冠,也可在9-10月实施秋接,通过此法可改良品种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5加强林地管理主要措施:止强光直射,在借助桑荫的同时,通过勤浇水,或叶面喷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但晚间不宜浇水,以免引起蕨叶部病害,施肥以

6、半月一次为宜。蕨喜氮肥,但磷、钾、镁及铁、硼、铜等微量元素,亦不可缺,以免影响到蕨类的正常生长。但总的原则是薄肥勤施,根据需要可结合给予叶面喷施。34蕨采收期的管理蕨采收期一般在45月。但小苗移植或分株繁殖的间作园,当年不宜采收,以利来年长成丛状的根茎而丰产。当蕨菜嫩叶尚未展开,抱拳芽高达20cm25cm左右时要及时采收,采后为补充养份要及时追肥。采收的蕨菜以肥嫩壮厚为上品。充足的水肥,适度的光照,适宜的蔽荫条件则可延长蕨菜的采收时间,同时蕨菜的品质好,而且产量高。4桑蕨间作园的病虫害预防桑以桑天牛、霉污病、叶枯病,蕨以灰霉病、立枯病为常见。当发生率低时及时挖除病虫株,大发生时则辅以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日常的防治则根据其各自生长发育的阶段和特点,适时调整种植的密度,改善园内通风透光的水热条件和卫生状况,尽量通过营林措施,提高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做到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并尽可能注意用药对于蚕或蕨菜品质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