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册《瓜果飘香》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983479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册《瓜果飘香》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册《瓜果飘香》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册《瓜果飘香》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册《瓜果飘香》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册《瓜果飘香》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册《瓜果飘香》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册《瓜果飘香》案例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体参与 和谐发展 水果飘香教学案例一、背景介绍: 本课选取湘版教材小学美术第二册瓜果飘香,是我结合新课标,探索新教材所上的一节研究课。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整合与拓展,力求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求体验,在体验中求发展。二、基本过程:1、激趣导入:教师出示一个黑袋子。师:“这是一个有魔法的袋子,谁能猜出它能变出什么宝贝?”“变水果。”近处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说出来了。师:“是吗?为什么?”“我闻到了水果的香味。”师:“哇,你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到了,海南省是水果之乡你们能说出多少种水果的名字?”生:“木瓜、芒果。”“西瓜、香蕉、椰子。”生:“椰子不是水果。”师:“椰子是不是水果呢?”学生有些迟疑,很快争论

2、起来:“是” “不是”,他们于是希望教师给出答案。我故意卖了一个关子,说:“这个秘密就在这个袋子里,等一下看谁能找到它。”师:“同学们先来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水果,但不可以打开袋子。”每组分发一个装了水果的袋子。2、体验、感知:学生兴致勃勃地研究着黑袋子,用手摸,鼻子闻,很快就报出了水果的名称:“桃子、苹果、李子”教师检查结果,并向各组提问:“你怎么知道是桃子?(苹果?葡萄?石榴?菠萝)”生:“因为它是圆圆的,有苹果的香味。”“有刺。”“是椭圆形的。”另一同学补充道。师:“打开看看,看你们猜得对不对。”“哦”教室里一片欢呼声。师:“你们仔细看看袋子里的水果,说说它的形状、颜色。可以切开看看水果的

3、里面是什么样子的,还可以尝一尝,说说它的味道。”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检查活动结果:让一组同学说水果的特征(谜面),让另一组同学说水果的名称(谜底)。以组际竞赛活动进行。教师接着引导学生编童谣:师:“苹果爱红脸,桃子爱长毛,石榴爱咧嘴”再由每组轮流编童谣。生接:“椰子爱喝水。”“菠萝爱长刺。”师:“白菜是不是水果?”“不是”学生差不多齐声回答。师:“那水果与白菜有什么不同呢?”生:“水果可以吃生的。”师:“说得好,不过应该说水果一般吃生的。因为生吃白菜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师:“水果和白菜还有什么不同?”学生有思索状,但一下子没有人回答。教师进一步启发:“看看水果里面都有什么?” 生:“有甜甜的好

4、吃的东西。”师:“是果肉,还有呢?”生:“有这个”学生指着桃核,表达有点困难。师:“叫核,也是它的种子,别的水果有吗?”生:“有,在这里。”学生很兴奋。师:“秘密已经被你们找到了,水果都有种子的。你们看过椰子里有种子吗?”生:“有的椰子里有一个圆圆的蛋,是它的种子吗?师:“是的,你很细心。没有种子的椰子是它还没有长成熟。”“椰子也是水果。”师生共同总结。生:“可是香蕉没有种子呀?”师:“你真了不起!你的问题提得很棒,谁知道香蕉为什么没有种子?”我没想到学生这么快就提出了这个问题,真为他自豪!可是我提的问题学生一时没人回答。我又追问一句进行启发,希望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你们都吃过无籽西瓜吧,

5、为什么西瓜会无籽呢?”生:“是科学家把西瓜变成无籽的。”师:“你真聪明!”生:“香蕉也是让科学家变得没有籽的吗?”师:“你说得真对!科学家们为人们改造了水果,让我们吃起来更好吃、更方便。同学们,等你们长大了,想不想把水果改造得更好呢?”“想。”“那你们想象一下,将来你们想把水果改造成什么样子的呢?”“苹果象西瓜一样大。”“椰子象易拉罐一样,一开就喝。”“想吃什么水果,一种下去,很快就能结出来。”3、表演、发展师:“平时,你们吃水果时,是不是只想一个人吃?”生:“不是,我要给爸爸妈妈吃。”师:“为什么?”生:“爸爸妈妈做工很辛苦,养我们很辛苦。”生:“给同学吃,因为他们对我好。”师:“你们是怎样

6、请别人吃水果的,又是怎样吃的?谁愿意来演演?”提醒学生观察表演的动作和吃水果时的样子。学生表演,教师提醒要用礼貌用语。4、绘制、深化教师出示范作,引导欣赏。师:“你们能不能把刚才看过的水果、吃水果的样子、请别人一起吃水果的情景表现出来,好不好?你们还可以画出未来的水果。”学生利用准备的材料:橡皮泥、彩色纸、彩色笔,制作或者画画。小组或个人进行创作,教师巡视。三、案例分析:本节课是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大胆地作了一些探索,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同时还得到我校一些教师的大力协助,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过程感受较深的几点分析如下:1、激发兴趣,引起主动。、激趣导入,激发探究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

7、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导入时,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丰富学生的学习的体,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我挖掘教材内容呈现形式,追求刺激的新异与变化。如:在本课导入时,我制造神密感,用黑塑料袋装上水果,让学生去猜,学生的探究的欲望一下子被激起来了,兴趣盎然,以积极的情绪状态进入学习活动中。、丰富的活动吸引学生的参与。积极的情感体验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一年级学生是一个刚由幼儿转变为小学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兴趣,同时孩子的兴趣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非常容易

8、转移。在教学中大胆采用猜谜语、编儿歌、模拟表演、开展竞赛等这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下乐于自愿进入到学习场景中来。创设出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动中玩,乐中学,达到自由交流,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2、创设情境,自主体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合作交流,体验探究乐趣。”体验是借助感官活动,建构新知,发展学生的思维(猜想、类比、分析、验证、归纳、推理等)。并且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互相启发来共同解决问题,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

9、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从而获得新知体验。使学习个体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充实的、探究的经历和体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提供一个体验成功和挫折的舞台,提供更多的活动及表现发展的机会,激发其内在的发展潜力,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本节课中采用直观教具(水果),让学生闻一闻,摸一摸,看一看,尝一尝,猜一猜、想一想等活动。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觉、去体验、去发现、去想象,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

10、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结构的构建和探索的过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独到见解,满足学生求愉悦、求发展、求自信、求交流、求自尊的心理需求,使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师生共同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从过去的一个简单的知识拷贝过程到,到通过深化学习过程,使学生从体验中获得知识,体验获得知识的乐趣,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3、学科融合,和谐发展。“追求学科融合,促使学生和谐发展是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是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

11、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时代要求人与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和谐共生,时代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时代要求人格整体和谐发展。”(1)作为教师我明确了课程标准也只是参考和指导性的文件,教师不再是教教材的工具,如果麻木地从课本上照搬来上课的话,课堂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用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于是我大胆拓展教材,进行跨学科学习,淡化学科本位。在本节课中,我进行如下尝试:、以水果为主题,在观察、感觉活动中,渗透自然学科知识。、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12、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如:说观察、体验的结果,编谜语,说童谣,创编情境对话等。、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演一演,既发展了表演能力,又进行了品德教育,如本课设置的环节:你请什么人吃水果,为什么要请他们呢?表演一下你是怎样请的。、造型能力的训练体现在制作和绘画阶段,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美术学科知识并不是本节课唯一的目标,前半节课的学习与探索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制作与绘画作铺垫。而绘制活动与前面的目标并重,同时又是前面的学习活动的深化和升华,各学科的知识自然、和谐地融合。四、自由求索,创新发展创新是历史与时代共同赋予素质教育的理念,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与开发便成为其发展重点。创新素质是一种积极开拓的素质,是潜在能力的迸发,本课中的创编谜语、歌谣、故事情节,对未来水果的想象,绘制表现等活动发展创造思维。让学生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甚至在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引导下,自然流畅地发展,如由学生提出:香蕉为什么没有籽?引出水果品种改良的问题,引出对未来水果的创造性想象,进而在绘制活动中进行创造性表现。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解放学生的头脑及各种器官,解放他们的精神枷锁,使他们摆脱被动甚至奴隶地位, 让他们高昂地扬起头,真真正正地做课堂的主人,享受自由选择、自由求索、自主发展的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