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救赎的途径.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953306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救赎的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救赎的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救赎的途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救赎的途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救赎的途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救赎的途径.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救赎的途径寻求救赎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在人类心灵的深处,自我总是孤独的,拯救与被拯救,总是一对矛盾,而这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寻求救赎。人类在寻求救赎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几千年,也许是几万年,也许更久。人类为了寻求救赎,总是在寻找各种可能的途径。遵从各种道德,遵从各种宗教的教义,等等,就是寻求救赎的种种表现。问题是,道德体系是多元的,甚至不同民族之间在有些道德要求上是冲突的;同时,宗教也是多样的。所以,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有没有一个最佳的道德或最好的宗教或存在一些基本的道德原则,可以有效实现人类的救赎,或是能最大可能实现人类的救赎。笔者认为,可能的途径或基本的途径有如下几个方面。节俭。节俭是一种

2、美德,也是人类实现救赎的一条有效途径。人类要生存,就需要消费,所以,消费本身就是合理的;因为若不消费,人类就不能生存,人类就面临毁灭,这也就违背了造物主的精神。但消费毕竟要有一个限度。过度消费就是不合理的,就不是实现救赎的有效途径。首先,过度消费对自己而言,本身就是多余的。过度消费更多体现了一种相对意义,而不是绝对意义。其次,一个人的过度消费,就意味着另一个人的生活不足,这是人对人的一种犯罪。再次,过度消费意味着对自然界物质和生命的过度消耗,这是人对自然界的一种犯罪。自然界的一切存在物,包括动植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一方面,人类为了生存,需要消费这些动植物,这也符合人类存在的原则;但另一方面,

3、人类不能无节制的消费这些动植物,应当坚持节俭原则,否则,就不符合这些动植物存在的原则,也就不符合造物主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节俭主要体现为个人一切消费主要以自身合理需要为界限,具体表现就是在生活中注重清静、寡欲、适度、不追求物质攀比、注重精神追求、勤劳、节约等行为。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和遵守诺言。对社会而言,诚信的意义是深远的。从政治角度看,诚信是立国之本。诚信有助于建立法治化社会,也有助于国家民主化建设。从经济角度看,诚信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体现了深刻的效益性。诚信为经济资源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进行最优配置提供了可能。诚信本身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功能,这种功能在经济上的体现就是使经济资源可一定程

4、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次上立体交叉式的综合配置最优化。从文化角度看,诚信也体现了一种人格境界的追求。在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建构中,诚信是最基本的,是产生其它德性的基础。没有诚信,智的作用就是反方向的或是对社会有害的;没有诚信,礼就使虚伪的,就仅仅具有华丽的外观价值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交往所体现的义也就是空的,就不会落到实处;同样,没有诚信,仁也就是虚假的,就不会有真正的仁。所以,诚信是人与社会或人与人之间交往是应具有的基本德性,离开诚信,人与人之间的其它德性就成了奢侈品或样子,就只能具有观赏意义。理性。理性实质体现的就是科学精神,就是

5、尊重客观规律和尊重事实的精神,就是“真”和“求真”的精神。对待自然界,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实现人与自然双赢的基本前提。社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在自然面前,如果我们不理性对待,人类受到的报复也是残酷的。当前,我们提倡可持续发展,提倡低碳经济,实质就是对这种报复的一种反思。所以,虽然在自然界面前,人类已经掌握了其中的许多奥妙和规律,但人类应当尊重这种规律,而不能无限制扩张欲望,人类应当将自己的欲望限制在规律允许的范围内;否则,就只能说明人类要么是无知的,或要么是鲁莽的。敬畏。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所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少得可怜,就像黑暗隧道中的火把,虽然在不断导引人类的前行,但照亮的部分毕竟是局

6、部,人类整体仍处在黑暗的隧道中,仍在有限的知识中进行着无限地探索。所以,人类更多需要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而不是一个确定性的世界。面对不确定性世界,保持敬畏也是人类的一种理智选择。这里敬畏既表示一种尊敬,也表示一种畏惧,是尊敬与畏惧的一种混合。敬畏实质也是一种平衡,是人类与不确定性世界之间的一种平衡,也是人类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平衡。平等。从人类所构建的大多数道德体系看,基本都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也就是基本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来构建道德原则的。在这种道德体系中,也有平等的概念,但这里的平等,主要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不是所有存在物之间的平等。笔者认为,平等观念应是广义的,就是所有存在物

7、之间都应是平等的。因为既然所有存在物都是造物主的产物,就理应享受平等的待遇。一方面,在人与人之间,我们要追求平等;另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界之间,我们也应追求平等。我们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再谈合理利用自然的问题,而不能将人类高高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否则,我们人类就会既有可能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也有可能遭到造物主的报复。爱也是人类实现救赎的一条途径,但不是基本的途径。爱要建立在节俭、诚信、理性、敬畏、平等的基础上,否则,爱就是纵欲,就是自私的另一种形式。自由也有助于实现救赎,但自由也要体现节俭、诚信、理性、敬畏、平等等理念,否则,自由就是对别人自由的自由侵犯,就体现不了救赎精神。寻找替罪羊不是一条有效

8、的救赎路径,而且只会加重人类的罪孽,是一种罪上加罪的表现。羊本身多被人类喻为善良的化身,但为什么人类又喜欢将羊作为祭品或作为替罪者?这本身就是一个逻辑悖论。一方面,人类需要救赎,而要救赎,就需要更多保护善良;但另一方面,人类为了救赎,却将善良屠杀,而这本身又是违背救赎原则的。寻找替罪羊,更多体现了人类的一种软弱和自私,也是一种欺软怕硬的心理外泄。明明是自己受了罪,却将一个无辜的弱者推向了断头台,这就是替罪羊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替罪羊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一些人总是喜欢将自己的罪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善良的人往往就是受害者。在节俭、诚信、理性、敬畏、平等五种品质中,体现的核心就是正义。在一个缺乏正义的社会里,善良就是弱者;而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里,善良就是强者。正义是通往天堂的正道,而正义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但主要和基本的或核心的内容应包括:节俭、诚信、理性、敬畏、平等等内容。所以,笔者认为,节俭、诚信、理性、敬畏、平等是实现救赎的基本途径。人类社会应当在节俭、诚信、理性、敬畏、平等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这是人类实现救赎的一条最大可能途径,而其它的途径都是值得商榷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同时胜算的概率也是不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