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6934146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案一目标设计1 知识与技能(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2 德育渗透点这五首诗富于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有的以理入诗,发人深思。学习时要注意体会。3 重、难点重点:熟读、背诵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可由唐诗及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导入。(二)明确诗歌讲求节奏、平仄、押韵、语言凝炼、含蓄、形象的特点,

2、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三)诵读体会诗的韵律美1 听录音,要求学生标出节奏、韵脚,注意语速。2 学生范读,师生点评。3 全班齐读,加深体会。(四)研读品味诗的意境美、情感美1 学习使至塞上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全诗。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王维的诗曾给后世影响极大,人们评其诗,总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即其最擅长写景。品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妙。并根据这两句诗的描绘发挥相象作一幅画。有感情朗读,当堂背诵。2 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释题,思考: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指名读,思考:A 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B 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

3、作者的感情?C 当得知好友被贬到荒凉僻远之地、旅途艰辛,假如你是李白,会有怎样的感情?讨论:A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B作者还大胆想象,以一种大胆新颖的方式来向友人表达对其不幸的同情、关怀和牵挂,这种方式好在哪里?(理解将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有感情朗读,当堂背诵。(五)布置作业:1 背诵这两首诗,熟读后三首诗。2 品读李煜虞美人,完成课外作业P68练习。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检查前两首诗的背诵情况。二学习春望1 听录音,自由朗读。2 简介背景,知人论世。3 指名读,思考:哪些词句写出了当时

4、国家兵荒马乱的形势?题为“春望”,作者站在长安城头,到底望见了一些什么?4 品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妙。5 联想、想象:本诗最后一句(尾联)让你头脑中浮现出怎样一个人物形象?哪一个动作刻画得十分传神?6 通过写所见,诗人到底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何得知?7 背诵。三学习登飞来峰1 了解王安石其人及写作背景。2 自由读诗,注意节奏。3 指名读,思考:古人常云:“高处不胜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也常说“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意思是说一个人地位过高或在某方面造诣很深,势必招人排斥,显得与常人格格不入。但是否因为这样就心有畏惧,永不出头呢?哪些诗句正表明了王安石

5、对待此现象的态度?此诗句又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哲理呢?4 熟读背诵,进一步品味哲理之妙。四学习论诗1 作者简介。2 题解:论诗是作者以诗歌的形式写的一组诗以阐述关于诗歌创作的一些看法。3 自由读诗,讨论:赵翼对李杜等人的诗是持什么态度?赵翼主张什么?4 迁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两句现在已具有更普遍的意义,而不仅仅是谈诗歌创作了,想想此句以理入诗,发人深思,还可如何理解?5 读论诗二、四,加深理解。6 结合课后练习四,训练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论诗。读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思考,用诗句填空。初读四杰诗文_,而嘲笑他们诗文轻薄之人_。讨论:文学创作(学习)到底应该如何?齐读,加深理

6、解。第三课时(习题课)一按要求默写诗句。1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句诗是_ ,_。2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壮美风光的诗句_,_。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运用拟人手法,表达怀念朋友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_,_。4春望中总写望中所见的两句诗是_,_。5春望中属于心理活动描写的诗句是_,_ _。6与“感时花溅泪”的“时”相照应的诗句是_;与“恨别鸟惊心”的“别”相照应的诗句是_。7春望中最能体现诗人愁苦难解、焦虑万分的诗_ ,_。8登飞来峰一诗具有哲理性意义的诗句是_,_。9论诗中表明题旨的诗句是_,_。二解释加点的词语:单车欲问边 城春草木深 家书抵万金 浑欲不胜簪

7、只缘身在最高层 各领风骚数百年 轻薄为文哂为休三课后练习二。四简答: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好在哪里?2“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这种艺术手法好在哪里?试举例说明。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练习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释:次:长途中的暂留,这里指停泊。归雁句:传说鸿雁可以传书。此言春天雁群北归,能将我的家书带到洛阳去吗?(1) 颈联是全诗的警句,也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具体阐释诗句描绘的景象?答:_。(2) 全诗笼罩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绪?答:_。六写作:根据春望加以合理想像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散文。

8、板书设计:诗五首唐王维使至塞上气势充沛,景象宏阔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唐杜甫春望感时伤别,忧国思亲宋王安石登飞来峰借景抒怀,登高顿悟清赵翼论诗以理入诗,发人深思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首诗是李白听到好朋友王昌龄被贬龙标县尉的消息之后所作。王昌龄,字少伯,开元十五年进士,开元二十二年,又考中宏词科,由原来的汜水县尉升至校书郎,但是,由于仕途坎坷,开元二十八年获罪被贬为江宁丞,而后,上司又因他不拘细节,并以此为罪名,降他为龙标县尉。当时,李白正隐居安陆,壮志未酬,雄才未得以施展,心中充满不快之气,又逢朋友连连遭贬,对朋友的无限

9、关怀和思念之情便油然而生,因而作此诗,表达自己对王昌龄遭贬的深切哀愁。这首诗一开头便点明了时间,正是“杨花落尽”杜鹃长啼的暮春时节,一个“尽”字不仅点明了春天已经过去,而其给人一种落寞寂寥之感。因为在文人眼中,春天过去,鲜花落尽,总是凄苦悲凉的,大多数诗人都热切盼望春天的到来(李白当然不例外),而此时却正是春去之时,明艳华美、生机勃勃的兴旺气象便看不见了。而此时,并不华美,轻如飞絮的“杨花”也“落尽”了,悲凉之气便更觉浓厚,诗中的“子规”即杜鹃鸟,也许是诗人奇特的想象,故意把杜鹃鸟安插在这里,也许是偶然巧合,正当诗人大发雅兴之时偶尔听到了杜鹃的啼叫,信手拈来用之于此。杜鹃鸟相传为古蜀王杜宇的灵

10、魂所化,叫声凄厉,令人悲痛,而且,一定要叫到口中流血才停止,人们以为它的叫声很像四川话“不如归去”,因而,是一个悲凉伤感的意象。李白把杜鹃这一意象用到这里,无疑是给伤春的情感增又添了一层悲凉的气氛。因此,使得第一句,既是写景,又是表明时间,同时又表露了诗人的心情,可谓一石三鸟。第二句紧承第一句写景而来,交代要写的事情王昌龄被贬龙标,途中经过了湘贵之间的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而李白得知此信,也只是“闻道”,听人之说而已,只闻其消息,而又不见其人,正是欲见而不能,一种惆怅的感觉便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总地来说,第一二句是写景、叙事,同时又为下文的抒情打下了基础。历代诗人,往往喜欢以明月作为描

11、写和抒情的对象,大抵是对明月的赞美,或者是寓之以某种精神,或借以抒发岁月易逝的感慨,或借以比喻人的品格之高洁,而李白写月的诗句比其他诗家尤为有甚,如“举头望明月”,“长安一片月”,“赧郎明月夜”,“峨眉山月半轮秋”,“月下飞天镜”,“一夜飞度镜湖月”,“日月照耀金银台”,“欲上青天揽明月”,“月光明素盘”,“山月随人归”,“明月不归沉碧海”,“举杯邀明月”,“长安一片月”等等,这样直接写月亮的诗句是非常之多的,而他在不同的诗歌里,分别赋予了月以不同的感情色彩。李白在这首诗中,把自己对朋友深切思念的一颗“愁心”托付给了“明月”,要它来向朋友转告自己的心情,这就深刻表现出了自己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心理

12、状态,这里。李白吧“明月”当成了自己的信使,是一种极为奇特的想象,同时,这样处理似乎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李白对王昌龄的思念之心就像明月一样纯朴、洁白、清高。当写到把愁心给了明月之后,怎么办呢?这是送给朋友的诗,自然就要落到朋友身上来,把一片愁心交给了明月,其目是要明月把自己的心意转达给朋友,使朋友知道,千里之外,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如果说这首诗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的话,那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就另外还有一层意思,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也有明月做我们的信使呢!这种无可奈何的自我慰藉之句,也只不过是增加了一种悲戚的气氛而已,是丝毫也不能给人心以安慰的作用的。总之,李白的这一首诗巧妙地运用了“杨花”,“子规”,“明月”这三个意象,通过它们来写情,抒情,充分表达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为朋友的遭遇深感痛苦的心情,想象奇特,意境开阔,而感情又是悲伤的。无一句不言事,而又无一句不抒情,同时还极富浪漫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