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沙九上第一次月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872775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沙九上第一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沙九上第一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沙九上第一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沙九上第一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沙九上第一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沙九上第一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沙九上第一次月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沙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说明:1、全卷四大题,共4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号: 考号: 2、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共答案一律无效。作文写在答题卷作文格内。一、基础语言运用能力考查。(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一代天娇(jio) 成吉思汗(hn) 绿 茵(yn) 留滞(zh)B暗 哑(yny) 弥足珍贵(m) 蒙 胧(mng) 丝缕(l)C淅淅沥沥(x) 润如油膏(ho) 颤 动(zhn) 蓑

2、笠(su)D妖 娆(ro) 引吭高歌(hng) 箪食壶浆(dn) 怫然(f) 2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是()。(2分)A.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长大的。(襁褓:指婴儿的摇篮。)B.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旁骛:意指专心致志,一点不分心。)C.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垂手:无所事事,无所作为。)D.他见儿子做出如此傻事,怒不可遏。(怒不可遏:控制情绪,尽量不生气。)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B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C富有创造性的

3、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D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的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4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只填序号)。(2分)(按顺序填序号: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 宽容是一种镇静剂, ;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是一座桥梁, .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5、下面划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2分)在今天,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

4、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目前,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1)句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 。(2)句中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把 改为 。(3)句成分残缺,应删去的词是 。(4)句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6分)6、默写能力考查(8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 。( 渔家傲 秋思)(2) ,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3) ,左牵黄,右挚苍。(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5、(4)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写出含“雪”的诗句 ,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18分). 文言文词语考查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 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C. 固以怪之矣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得鱼腹中书/乃丹书帛曰. 课内文言文段阅读考查陈涉世家(节选)(12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

6、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 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天下苦秦久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

7、死国可乎?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9、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 )(2分)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10、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2分)11、陈涉作为起义的首领对形势分析洞若观火,策略高人一筹,文中通过口号来表现他的才能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12、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

8、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 (1分)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2分)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武陵春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3、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2分)14、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选其中一句,并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赏析。(2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9、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三. 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4分)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12分)知识领土不按国家主权划分,而是依据知识创造的先占性和市场占领的范围来确定。知识创造的先占性被称为知识产权,占领的市场范围被称为“知识领土”。一个国家如果在知识方面没有创造,或在时间上落后,那么无论这个国家主权领土的面积多么辽阔,人口多么众多,也不能拥有知识领土。全球知识领土面积最大的,应该要属比尔盖茨。这个美国人拥有的知识领土范围,超过了整个俄罗斯。不仅是因他的“视窗”覆盖了使用计算机的所有人类,还在于他有权要求所有国家的法官们作他的“国防军”。知识领土既不能天赋,也不可能白送,而由脑力劳动

10、创造。开拓出来后,就被创造者终生拥有,直到他过世,后人依然继承这部分领土。如果我们的大脑不创造知识,我们就无法拥有知识领土。如果我们仅满足于传播知识、讲授知识或宣传知识,也不会拥有任何知识领土。虽然这些也是劳动,但是这种劳动只会帮助知识领土的创造者巩固和维护其领土,我们仅能获得少量的传播费、讲授费和宣传费而已。如果大学不创造新思想,企业不发明新技术,实验室不申请新专利,工程师拿不出新成果,那我们就如同无家可归者:在人家的知识领土上漂流,捡人家发明吃剩的残羹冷炙充饥,用人家技术穿烂的旧衣御寒,套人家换代产品丢弃的烂鞋跛行。即使这样,我们也无法长期生存,因为人家的卧榻之侧,容不得我们安睡。 我们伟

11、大的祖先,如果不是在知识丛林中“众里寻她千百度”获得四大发明,如果没有先秦诸子百家在思想乐园中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也没有孙子兵法的神来之笔,没有清明上河图中的鬼墨神工,如果这一切都没有被创造,我们今天还有什么脸面,面对世界说我们是中国人?如果我们今世不创造知识、不贡献思想、不丰富文化,我们将忍看子孙后代在人家的知识领土上沦为“无国籍人”,忍痛让自己的后人在知识产权所代表的财富面前沦为“无产者”。 昨天,我们依靠开放取得成功;今天,我们要依靠创造,取得新的成功。如果我们头脑还清醒,理性还健全,如果我们还顾及子孙,那从现在起,就应将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最必要的条件、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财富!

12、(作者:方承 选文有删改) 15浏览全文,提取作者写作此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2分)16根据第段文字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知识领土”。(2分)17从文章第中找一处文字解释第段末“国防军”的含义。(2分)18说说第段画线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 (2分)19从文中第段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来看,这一段采用了什么写法?(2分)20用“”标示全文论证的结构层次。(2分) 老海棠树(12分)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

13、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