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6869236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4.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4.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4.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海原县 第三中学【教学目标】、通过研读课文,使学生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宾语前置句式。、研讨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现中心的写作能力。、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教学重点】、翻译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对比方法的运用。、通过研读,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教学时数】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入境生趣翻开历史画卷,不少仁人志士以勤奋为基石铺就成功之路:苏秦以铁锥刺股,发愤不已;路温舒取水中蒲叶,抄录尚书;朱买臣李密负薪挂角,且行且读;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苦学不辍;祖逖沤心沥血,夜半闻鸡起舞;周恩来披肝沥胆,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千百年来,众多的光辉形象一直在用他们自身的行为劝勉我们要努力拼搏。刻苦奋进。二、自学生疑,简介作者及文体特征“序”包括“书序”和“赠序”。“书序”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多为劝勉鼓励之辞。 三、学习释疑,整体把握文意、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把握句读。、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按“读课文释字词译文句”的步骤进行,如有疑难,小组内讨论解决。、找出常见文言文现象:一组找一词多义;一组找词类活用;一组找出通假字;一组找古今异义。并且做成卡片

3、互相交流(师巡回指导)、附卡片:(有利于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知识)正面背面一词多义:之弗之怠(指代“读书”这件事)走送之(代词,指“书”)益幕圣贤之道(结构助词,的)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同上)以无从致书以观(表目的,来)计日以还(表修饰,不译)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介词,因为;以:把,介词)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因为,连词)以衾拥覆(介词,用)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古今词: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走路、步行)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饭汤、汤汁)尝趋百里(古义:快步走。今义:趋势)卒获有所闻(

4、古义:最终。今义:士兵)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借。今义:假期)词的活用: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作动词用,腰佩、挂手自笔录 笔:这里是名词作状语,用笔四、 点难拨疑,理情行文思路(屏幕显示问题)问题:作者求学风餐露宿,困难重重。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请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师根椐学生的回答形成板书:得书难嗜学从师难求学难五、反思学习,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并熟读成诵六、 迁移创新、 完成卡片的制作(积累常见的文言文知识)、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并翻译全文。第二课时一、入境生趣、检查背诵、提问重点字词句的解释。(屏幕显示)无从致书以观 稍逾约 盖慕

5、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之外 俟其欣悦 日再食、让学生概述课文内容。二、自学生疑、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归纳:读书、从师、求学。后一问自由评说。、找出并诵读表现无书之苦和借书之难的句子,体会作者强烈的读书愿望。、找出并诵读表现求师之艰的句子,描述老师严厉的形象及发怒时作者求教的情景,体会求师迫切的心情及诚恳恭敬的态度。三、学习释疑细读第二段,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课文,作好旁批,讨论交流。“穷冬”、“烈风”、“大雪”,从季节、环境、气候着眼,渲染外界条件的艰苦。“足肤皲裂”、“四肢僵劲”直书了身体承受的苦难,反衬了天气的严寒和行路的凄苦。

6、“被、戴、腰、佩、备”一系列动词,直接描写了富家子弟衣着的华美,显示其物质条件的优越。“烨然若神人”,比喻生动,光彩艳丽。“略无以中有足乐者”,完成了由生活贫苦到精神愉悦的升华,突出乐以忘忧的精神境界。全段从衣、食、住、行几方面将自己的贫苦与富家子弟的奢华比较,对比强烈,形象鲜明四、反思学习、出示送东阳马生序全文,进一步了解作者意图及节选部分的表达重点,联系现实,说说我们应如何取舍?、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课件展示“勤学故事”,说说你受到的启示。宋濂好学之切,敬师之诚,意志之坚,这种以学为乐,以苦为乐的嗜学精神,这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执著人品,具有极为深厚的人

7、格价值和审美价值。学习它,有益于培养我们勤奋苦读的求学精神和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自古以来,还有许多仁人志士,因为勤奋学习而成才,并留下了千古佳话。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共勉。 如囊萤照读、凿壁借光、诸葛亮喂鸡、鲁班学艺、厉归真深山画虎、李白铁杵磨成针、王羲之吃墨、柳公权戒骄成名、李晟练成神箭手等。这些生动有趣、真实感人、激人奋进的小故事,都是勤奋学习的光辉典范。五、迁移创新(屏幕显示)、写一篇读后感(解说:本题设置意在使学生学习本文后受到教育,砥砺学生努力学习之志。)、跟读王冕读书、黄生借书说等古文,拓展视野。【板书设计】(屏幕显示)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得书难借书、抄书 嗜学 从师难百里叩问求学难负籍远游【教后反思】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学生的提问,我知道了同学们的问题在哪,讲课时就做到了有的放矢。先讲作者写这篇序的目的,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序。接下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对文中的重点句的翻译、重点文言词进一步掌握。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主旨句学习宋濂的学习态度和精神。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高,气氛很好。但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人意料的,提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了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闪现的瞬间,给予鼓励引导,提供给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