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大《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83522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外大《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天津外大《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天津外大《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天津外大《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天津外大《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外大《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外大《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外大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解析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百科: 名词解释:1. 司乐太师;2. 祭歌;3. 风;4. 雅;5. 颂;6.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以诗经为背景)7. 皮影戏;8. 五子夺魁;9. 连生贵子;10 .麒麟送子;11 .福录寿;(以皮影戏为背景)12 .宣纸;13 .白描;14 .意境;15 .随类赋彩;16 .骨笔画法;(以中国画为背景)17 .说学逗唱;18 .酒令;19 .绕口令;20 .灯谜;21 .对联(以相声为背景)22 .官学;23 .乡学;24.太学;25 .国子监。(以官学这种学制制度为背景

2、)应用文:我骄傲,因为我是一名XX人某某公司为激励员工,以员工身份以此为题写一篇演讲稿,600字。大作文:关于位置”的,题目自拟,800字议论文。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名词解释:1. 司乐太师答:司乐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礼郎职能通常负责宗教祭祀,为配置于太常寺 之基层官员编制,其上有读祝官及主事等主管官。太师,又名太宰,古代官职名, 西周设立,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的职权。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另外,太师还是乐官之长。国语鲁语下:“昔正考父核商之名颂十二篇于 周太师”。韦昭注:“太师,乐官之长,掌教诗乐。”2. 祭歌 答祭歌是祭祀时所吟

3、唱的歌曲。原始社会的音乐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据文献记载,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和夏、商、周三代,都有自己的乐舞,如黄帝的 云门、尧的咸池、舜的大磬、夏的大夏、商的大漠、周的 大武。这六代之乐到周代称为“六乐”或“六舞”,分别用以祭祀天地、日 月、山川、先祖。3 .风答: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 百年间的诗歌,共有305篇。诗经中的诗歌按乐调不同可分为风、雅、颂 三部分。风”是指国风,毛诗序中解释为:风,风也,上以风化下,下 以风刺上”。国风是各诸侯国的地方民歌,共160篇,主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 生活以及兵役、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达了他们对剥削、压迫的

4、不平和争取 美好生活的信念。国风中也有很多关于婚姻恋爱的诗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 健康、乐观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另外还有不少民歌是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 耻的,表现出人民的巨大愤慨和对统治阶级清醒的认识。国风中的诗歌大多运用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其语言准确、优美,富于形象 性。4.雅答:雅是诗经中三种不同的诗歌类型之一,毛诗序中解释为:“雅者, 正也,言王政之由废兴也”。雅是指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宫廷乐调,分为“大 雅”、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这些诗除了宣扬 神权、君权至上,对人民进行教训规谏外,还注重对社会生活的描写,深刻地反 映了奴隶制向

5、封建制变革的社会现实。雅诗一般篇幅较长,用韵整齐,布局严谨, 表现出庄重而舒缓的特色。5 .颂答:颂也是诗经中三种不同的诗歌类型之一,毛诗序中解释为:“颂者, 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分为周颂”、 鲁颂”、商颂”,共四十篇。其内容多宣扬天命,赞颂祖先的功德。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答: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是孔子评价诗经的话。“诗三百”指诗经; 思,无意义的语气词;无邪,指纯洁,没有邪念。这句话的意思是:诗经中 的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7 .皮影戏答: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北京人也称之为驴皮影”,是一 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

6、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它是我国民间 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最早诞生在西汉,发源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 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8.五子夺魁答:五子夺魁是民间吉祥图案。图案常作五个童子争夺头盔,大儿手中持一盔帽,“盔”、“魁”谐音,夺盔者即象征高中状元之意,以示子孙个个贤能,积极向 上。“五子夺魁”是借历史上五个名人并列的习惯,但“五子”说法不一,春秋 时齐尊管仲,宁戚,隰朋,宾胥无,鲍叔牙为五子。秦尊由余,百里溪,蹇叔, 丕豹,公孙支为五子。宋代尊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

7、熹为五子等。我国 古代民间艺人以“五子夺魁”作为年画题材,逢年过节,赠送亲友,表示喜庆, 预亲友子弟成材,该风俗一直流传至今。9.连生贵子答:“连生贵子”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十九,图案由莲花、桂花和儿童或者以 莲花、笙和儿童组成,“莲”与“连”、“桂”与贵”、“笙”与“生”同音。 图案寓意子嗣兴旺,后代昌盛。10 .麒麟送子答:麒麟送子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十七,图案为童子手持莲花、如意,骑在麒 麟上。古书里记载孔子生,见麟吐玉书”,后来用“麒麟送子”指麒麟送来的 童子,长大后是经世良材、辅国贤臣。麒麟为四灵之一,为仁兽,是吉祥的象征, 能为人带来子嗣。因此“麒麟送子”也是我国古时候祈子法的一种

8、,通行的麒 麟送子图,是民间祈麟送子风俗的写照。11.福禄寿答:福禄寿是皮影戏中常用的传统图案之一,福、禄、寿在民间流传为天上三吉 星。福,怀抱婴儿表示五福临门;禄,手捧如意寓意高官厚禄;寿,手捧寿桃意 为长命百岁。民间喜欢把福、禄、寿三星作为生活中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的祝 愿。12 .宣纸答:宣纸出自安徽泾县、是主要供中国毛笔书画以及裱、拓、水印等使用的高级 艺术用纸。它起于唐代,安徽泾县原属宁国府,宁国府治在今宣城,宣城为宣纸 集散地,所以称之为“宣纸”。由于宣纸具有良好的润墨性、耐久性、变形性和 抗虫性,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宣 纸按加工方法可分为宣纸

9、原纸和加工纸;按纸面泅墨程度可分为生宣、半熟宣和 熟宣;按原料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三大类等等。13 .白描答: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 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 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不求细致,只求 传神;不尚华丽,务求朴实。即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 精神面貌,要求作家准确的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 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鲁迅的小说是白描的典范作品。白描不仅可以运用于小说 的描写中,还可以运用于散文、诗词的创作中,是中国文学中为群众

10、所喜闻乐见 的传统的描写手法。14 .意境答: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 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意境是属于主 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意”是情 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也 运用到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的创作中,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情与景高度融汇,使 山水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二是主观 精神的表现。二者的有机联系构成了传统绘画的意境美。15 .随类赋彩答:随类赋彩是绘画专用术语,出自古代南齐谢赫所著绘画理论专著古画品

11、录, 是其倡导的六法论”其中之一。随类是指随物,附彩是指施色。随类赋彩要求作为主体的人在对客观事物的本质有深刻、真切的认识的基础上,对物象本 身的色彩属性进行典型化的提炼和浓缩,使它同作为主体的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审 美趣味相统一,再按照中国画形式构成的法则,给予画面能动的色彩表现。16 .骨笔画法答:骨笔画法也是出自古代南齐谢赫的画论古画品录六法之一,是指所谓骨 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骨法”最早大约是相学的概念,骨”、“骨力 是借助于比喻来说明人内在性格的刚直、果断及其外在表现等。绘画评论中出现“骨”始于顾恺之,但他所用的“骨”和人物品藻、相学有较多的联系,而谢赫 使用“骨法”则已转向骨力、力

12、量美即用笔的艺术表现了。当时的绘画全以勾勒 线条造型,对象的结构、体态、表情,只能靠线的准确性、力量感和变化来表出。 因此他借用“骨法”来说明用笔的艺术性,包涵着笔力、力感、结构表现等意思 在内。谢赫之后,骨法成为历代评画的重要标准,这是传统绘画所特有的材料工 具和民族风格所必然产生的相应的美学原则,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绘画民族风格 的完美发展。17 .说学逗唱答:说学逗唱为相声的基本功。罗荣寿在相声表演漫谈中指出:相声中说、 学、逗、唱这四门口技,就是模仿曲艺信角鼓里的特点。因此它是以唱为主,以 说当先。说”包括说、批、念、讲四种手法,指能吟诗、对对联、猜谜语、说 绕口令和贯口、会念定场诗和数

13、来宝等。学”指能学各省方言、地方曲艺、大 小买卖的吆喝、口技、双簧和市声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风俗习惯礼仪等。逗”指会说单口、能逗眼、能捧眼、能泥封、会双簧(前脸,后身)等,甲、乙二人,一宾一主,一智一愚,以滑稽口吻互相捧逗,褒贬评论,讽刺嘲谑。唱 指会唱太平歌词和开场小唱。18 .酒令答:酒令,是中国人在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 最早的酒令,是在酒宴中维护礼法的条规,随着历史的发展,酒令愈来愈成为席 间游戏助兴的活动,最后归结为罚酒的手段。一般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 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19 .绕口令答:绕口

14、令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 令”,其产生,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弹歌相传为黄帝所作, 其中已经有了绕口令的双声叠韵词的基本成分。绕口令的特点是将若干双声、叠 韵词汇或者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和容易混淆的字有意集中在一起,组合成简单、 有趣的韵语,形成一种读起来很绕口,但又妙趣横生的语言艺术。其结构方式有 对偶式和一贯式两种。对偶式两句对偶,平行递进;一贯式一气呵成,环环相扣, 句句深入。20 .灯谜答:灯谜,即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又叫“灯虎”,猜灯谜又叫射灯虎”。谜 语来源于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隐语”或庾 词”。秦

15、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代,猜谜盛行。在宋代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灯谜具有独特的结构,一般由谜面、谜 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而且灯谜一般面与底别解,即不把谜面作愿意解释,从而 得出别样的解释。另外灯谜中面与底异字,凡在谜面上出现的字,在谜底中不能 再出现。21 .对联答: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 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起源于桃符,最初是画神像以驱鬼,后来演变为对联。相传五代后蜀主孟昶 在寝室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这要 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22 .官学答:官学是指中国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 所办的学校系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我国古代,私学最先产生,最早的 私学创立者是孔子,孔子以后,官学和私学并重,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双轨制。 战国时代,官学和私学都有了相当规模。中央官学包括太学和国子监等最高学府, 也包括鸿都门学等专科性质的学校,还包括弘文馆和崇文馆等贵族学校。地方官 学则包括郡国学、校、庠、序等。23 .乡学答:西周的学校分作“国学”和乡学”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