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食用菌反季规模化栽培技建设可行性方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832694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9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食用菌反季规模化栽培技建设可行性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人工食用菌反季规模化栽培技建设可行性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人工食用菌反季规模化栽培技建设可行性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人工食用菌反季规模化栽培技建设可行性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人工食用菌反季规模化栽培技建设可行性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食用菌反季规模化栽培技建设可行性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食用菌反季规模化栽培技建设可行性方案.doc(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提要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4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6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72.1项目建设背景72.2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8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92.4 食用菌开发产业前景122.5 食用菌栽培概述182.6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分类182.7 食用菌的生理及生态22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253.1 项目区概况253.2项目建设地点选择303.3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313.4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34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354.1建设单位概况354.2研发能力394.3企业运作情况39第五章 产品市场需

2、求预测405.1国际国内市场概况与产品预测分析405.2 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425.3产品市场风险分析435.4 产品市场定位435.5 经营销售战略455.6 营销模式475.7 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48第六章 基地建设与效益分析486.1基地建设与规划486.2 基地服务与扶持496.3 基地栽培发醇配方与栽培方法506.4 产品购销与原料供应526.5 基地效益分析53第七章 项目建设方案547.1 项目建设的任务和规模547.2 项目规划及布局557.3 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57第八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638.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638.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678.3 经营管理措施67

3、8.4 技术培训67第九章 环境保护689.1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689.2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699.3 污染物综合利用与治理709.4 绿化729.5 环境管理及监测72第十章 劳动保护及安全卫生7310.1 劳动保护及安全卫生7310.2 消 防77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911.1 估算依据7911.2 建设投资估算7911.3土建工程投资估算8211.4固定资产总投资估算8711.5流动资金估算881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88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8812.1财务评价基础数据选择8812.2折旧和摊销计算8812.3财务费用8912.4工资及福利8912.5其他费用8912.6总成

4、本费用估算8912.7销售收入8912.8财务分析9012.9财务评价90第十三章 不确定性分析9113.1盈亏平衡点9113.2敏感性分析9213.3借款偿还能力分析93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分析9414.1 社会效益分析9414.2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9614.3综合评价96第十五章 研究总结论9715.1建设项目的特点9715.2研究结论9815.3 建议992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年产5000吨人工食用菌反季规模化栽培技术推广和示范性栽培暨冷链系统建设1.1.2 建设性质:新建1.1.3 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目建设单位:丘北县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

5、法人代表:赵良武所有制形式:私营企业(合作社)1.1.4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地点:丘北县八道哨乡麦地冲建设规模:年产5000吨人工食用菌反季规模化栽培技术推广和示范性栽培暨冷链系统建设建设期限:建设期二年建设内容:a、建(构)筑工程:5000m2。b、年提供10000m2菌床菌种培育生产线一条。c、食用菌试验示范菇棚1000m2(两个标准大棚)。d、500吨食用菌冷藏生产车间。e、14m15m180间食用菌栽培大棚(由本社社员分户建设)。f、其它配套设施。 项目分二期建设:第一期完成180户社员分户反季规模化栽培技术推广和示范性栽培;第二期在示范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冷链系统

6、建设,加工产业。1.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a、项目投资总额4096万元。其中:建设性投资314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949万元。b、生产总成本费用4072万元。其中:固定成本费用358万元。可变成本费用3714万元。经营成本费用4025万元。c、销售收入及分配销售收入 5300万元利税总额 1228万元利润总额 995万元国家税金 432万元企业利润 796万元d、财务评价及社会效益投资利税率 24.34%投资利润率 19.72%盈亏平衡点 26.46%社会积累率 31.35%社会贡献率 33.64%贷款偿还期 5.02年(含建设期2年)全部投资回收期7.71年(含建设期2年)1.2 可行性研究

7、报告编制依据a、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b、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7号2006年10月31日);c、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云发200624号);d、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0814号);e、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云发20055号;f、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

8、产业发展的意见;g、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云发20099号);h、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文发200915号);i、中共丘北县委、丘北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丘发200817号);j、丘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丘北县20052010年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丘政办通200622号)。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3.1综合评价a、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后集菌种培育、科技示范、旅游观光、科研考察、分户规范栽培、生产加工、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运着格局,将是普者黑风景区和建设丘

9、北山水园林城市的一个旅游亮点;将丘北食用菌科技栽培和进行系列化加工是丘北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食用菌生产深加工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省级重点工业扶持县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县的一大贡献;是丘北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建设的一个典范。b、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关注民生,为民解困,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关注点。国家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6年10月31日通过了中华人

10、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组织机构、合法权益、政策扶持等方面为农民专业全作社的发展带来机遇。云南省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更是制定了多项扶持的优惠政策。文山州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和建设省重点工业扶持县的多项优惠政策,文山州委、州政府及丘北县委、县政府将农业综合开发当成促使经济发展的重点,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作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之一来抓。丘北是一个农业大县,加强农业重大科技研究开发,提高农产品加工自主创新能力,让有限的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就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政策环境对本项目的建设是极其有利的。c、技术先进性食用菌生产在我国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1、,随着产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膳食结构安全意识而提高,21世纪的食用菌生产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由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家家户户庭防式生产模式转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向工业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本项目菌种培育技术采用三级制种方式,即母种、原种、生产种,都由合作社生产出合格的菌种供社员分户栽培。由母种制成原种,由原种制成生产种,而后用生产种转接成栽培袋,再进行示范栽培成功后由社员推广扩种,有利于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使产品符合现代食品的要求。d、经济合理性: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平均销售收入5300万元,年利税总额1228万元,年利润总额995万元, 投资利润率19.72%,投资利税率24.34%,税

12、后内部收益率19.18%,财务三率均保持在国家同行业基准指标以上,有较好的经济效益。e、环境评价:项目生产、生活用水水源为地下水,生产原料是稻草、玉麦草等农作物秸秆,生产过程中无有毒、有害原料,故不存在重大污染源。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均采取了有效的处理措施,项目的建成对周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1.3.2论证结论 a、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布局; b、项目采用农民产业专业合作运着方式,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食用菌种培育和栽培管理技术实力; c、项目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d、项目原材料、动力有保障;e、项目辐射带动能力显著;f、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g、可

13、行性研究报告论证结论为:项目可行。1.4存在的问题与建议a、食用菌产品原料的品质直接关系到食用菌系列产品深加工品的质量,如何引导广大农民科学种植,以保证原料的白色产品指标,是非常重要的。项目业主应将基地建设当成企业的第一车间,配合当地农业部门抓好社员基地种植,以保证企业原料质量。b、尽管本项目菌种培育和技术目前属较领先水平,多数产品目前市场上尚不多见,但项目业主仍应加强与更多科研机构的联合,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技术和产品的更新,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同时研发食用菌系列保健品,如香菇保健酒、罐头保健酒、直食产品等,增加企业经济收益。c、项目建设完成后,产品数量将大大增加,项目业主应加强市场营销,巩

14、固已有市场,开拓新的市场,立于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国家政策导向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会员第三次全体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认真审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农业稳,天下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这个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本项目的建设将是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发展需要的一大举措之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为食用菌这一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政策环境,在利用好国家有关鼓励政策,发挥好当地的比较优势,科学组织、整合各种资源优势进行食用菌栽培产业化发展。为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进程,我国政府对农产品深加工非常重视,国务院办公厅于2002年印发了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指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