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二动能定理1.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683177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必修二动能定理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物理必修二动能定理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物理必修二动能定理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物理必修二动能定理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物理必修二动能定理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必修二动能定理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二动能定理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能定理(4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正确)1.(双选)(2012海口高一检测)下列关于运动的某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不为零,则物体动能一定发生变化D.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物体动能一定发生变化2.甲、乙两物体质量的比M1M2=31,速度的比v1v2=13,在相同的阻力作用下逐渐停下,则它们的位移比x1x2是( )A.11B.13C.31D.41

2、3.如图所示,AB为圆弧轨道,BC为水平直轨道,圆弧的半径为R,BC的长度也是R。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两个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当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落时,恰好运动到C处停止,那么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A.B.C.mgRD.(1-)mgR4.(双选)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a=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能增加了mghB物体的动能减少了mghC物体的势能减少了mghD物体的势能减少了mgh5.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从半径为r的圆弧曲面上的a点滑向b点,如图所示,如果由于摩擦使木块的运动速率保持不变,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的合

3、外力为零B因木块所受的力都不对其做功,所以合外力做的功为零C重力和摩擦力做的功代数和为零D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零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6.(2012韶关高一检测)(8分)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图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圆心O。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小至2=0.004。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

4、点处以2 m/s的速度沿虚线滑出。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圆心O点,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应为多少?(g取10 m/s2)7.(8分)如图所示,物体在离斜面底端5 m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滑上由小圆弧与斜面连接的水平面上,若物体与斜面及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斜面倾角为37。求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8.(2012山东高考)(9分)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段为一半径R=1.0 m的光滑圆弧轨道,BC段为一长度L=0.5 m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个确定点。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其质量m=0.2 kg,与BC间的动

5、摩擦因数1=0.4。工件质量M=0.8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1。(取g=10 m/s2)(1)若工件固定,将物块由P点无初速度释放,滑至C点时恰好静止,求P、C两点间的高度差h。(2)若将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工件,使物块在P点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F的大小。当速度v=5 m/s时,使工件立刻停止运动(即不考虑减速的时间和位移),物块飞离圆弧轨道落至BC段,求物块的落点与B点间的距离。答案解析1.【解析】选A、C。合外力为零,根据功的决定因素知合外力一定不做功,A对。合外力的功为零,可能是在合外力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但合外力不一定为零,B错。根据动能定理,合

6、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等于物体的动能变化,即合外力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合外力不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不会发生变化,C对,D错。2.【解析】选B。由Ek=mv2得两物体的动能之比Ek1Ek2=13,而根据动能定理-Fx=-Ek,所以x1x2=Ek1Ek2=13,B正确。3.【解析】选D。设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AB,BC段摩擦力做功-mgR。故物体从A运动到C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WAB-mgR=0解得WAB=mgR-mgR=(1-)mgR,故D正确。4.【解析】选A、D。物体的合力F合=ma=mg,向下运动h时合力做功W=F合h=mgh,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增加了m

7、gh,A对,B错;向下运动h过程中重力做功mgh,物体的势能减少了mgh,C错,D对。5.【解析】选C。木块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变化,加速度不为零,合外力不为零,A错。速率不变,动能不变,由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做的功为零,支持力始终不做功,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做的功与阻力做的功代数和为零,但重力和阻力的合力不为零,C对,B、D错。6.【解析】设冰壶在未被毛刷擦过的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1,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1;,在被毛刷擦过的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2,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2,则有s1+s2=s式中s为投掷线到圆心O的距离。f1=1mg,f2=2mg,设冰壶的初速度为v0,由功能关系得f1s1+f2

8、s2=mv0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s2=代入数据得s2=10 m答案:10 m【变式备选】质量m1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 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是8 m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Ek-s的图线如图所示,g=10 m/s2,求:(1)物体和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拉力F的大小。【解析】(1)在运动的第二阶段,物体在位移x2=4 m内,动能由Ek=10 J变为零,由动能定理得-mgx2=-Ek,故动摩擦因数=0.25(2)在运动的第一阶段,物体位移x1=4 m,初动能Ek0=2 J,根据动能定理Fx1-mgx1=Ek-Ek0所以F=4.5 N答案

9、:(1)0.25(2)4.5 N7.【解析】对物体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受力分析如图所示,=mgcos37,则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mgcos37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前进的距离为l2,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mg对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1sin37- =0解得l2=3.5 m答案:3.5 m【总结提升】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1)对于物理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审题时应先画出较为明确的示意图,弄清各物理过程之间的联系。(2)过程较多时要弄清各个力在哪个过程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做了多少功。(3)要明确各过程中物体初、末态的动能,对部分过程用动能定理或对全过程用动能定理。8.【解题指

10、南】若物块在P点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可对物块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用整体法以m和M为研究对象求出恒力F的大小。【解析】(1)物块从P点下滑经B点至C点的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h-1mgL=0代入数据得h=0.2 m(2)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P点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由几何关系可得co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块有mgtan=ma对工件和物块整体有F-2(M+m)g=(M+m)a联立式,代入数据得F=8.5 N设物块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水平位移为x1,物块落点与B点间的距离为x2,由运动学公式可得h=gt2x1=vtx2=x1-Rsin联立式,代入数据得x2=0.4 m答案:(1)0.2 m(2)8.5 N0.4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