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6821555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 必修1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单元知识结构1、 图示单元知识: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条约南京条约黄埔条约望厦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影响开始沦为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完全沦为抗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无产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清末新政预备立宪五四运动意义冲击旧秩序民主革命序幕推翻、建立民主革命顶峰 近代化开始新民主主义发展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核心知识与单元线索:1)、“中国近代史”: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划分标准:社会性质),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2、成立。(起止时间及标志)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革命任务及性质),因领导阶级不同,又分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者的分水岭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2)、基本线索:中国遭受外来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840-1901):包括四次战争及五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各阶级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理解两个观点: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坚贞不屈,最终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要注意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放在世

3、界历史大环境中去分析,不要忽视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冲击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追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资本投资场所和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给中国带来的影响。3、学生记忆理解方法: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

4、主义。另外,“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专有名词,注意不应出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字眼。、2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的必然。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性中包含着历史的必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3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4、三民主义思想并不是完美的,而是有其局限性。民族主义未明确提出反帝,民权主义未将整个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对象,民生主义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5、五四运动并未取得了彻底胜利,而应是取得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6、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和治国方案,但最后都没有实行。根本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在于其落后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在于无社会基础。8、近代前期三次运动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