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往事依依》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815185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往事依依》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往事依依》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往事依依》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往事依依》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往事依依》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往事依依》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往事依依》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往事依依教材分析 于漪老师深情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都写得有声有色,情文并茂。真诚抒写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真切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教学建议 1、本文选材精当,要言不烦。内容浅显,学生易懂。 因此,不必细讲。学习时可作两方面的引导:一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二是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的道理。 2、文章前后照应,语言优美,文采斐然。文中饱含深 情,富有哲理。学习时重点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 教学策略 1、通过学生合作学习,重点品味语言内涵。 2、引导学生体验生活,重点培养学

2、生想象和联想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文中重点字的写法、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能够概括文中抒写的几件往事。 画出文中精彩语句并体会感情。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概括问题及流畅表达的能力。 教给学生品读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体会文章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体验作者爱生活、爱读书的深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年华似流水,回眸已逝的时光,那岁月的长河中迭起的朵朵浪花还在你的心头绽放吗?金色的童年,如烟的往事,总会拨动我们的心弦,使我们魂牵梦绕,甚至带给我们终生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于漪老师的学生时代,去品味她的依依往事,去探寻她那成长的源头。 2.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一

3、起认识一下于漪老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 于漪,江苏镇江人。1929年出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主要著作有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等。二、 解题: 导入:题为“往事依依”,哪位同学告诉老师“依依”是什么意思呢? ( 依依:有两个意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如杨柳依依。形容留恋,不忍分离,如依依不舍。 题目中的依依应是第二个意思,这里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追问:从“依依”一词,可以看出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往事怀有怎样的情感? (学生答:怀念、依恋、以往情深等均给予肯定) 过渡:作者对往事有着如此深厚的情感,文中作者回忆了哪几

4、件往事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思考:作者在文中追忆了哪些往事?(试用简洁的短语或句子加以概括) 操作:1.指名朗读,师生更生。集体齐读。 2.指名回答。 看图画(看山水画、读水浒传),读诗歌(千家诗),听讲课(读南乡子,读南归),聆教诲(多读书,读好书)。 四、再读课文,品味往事 导入:往事依依,这些往事为何让作者十分留恋,它们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请大家再读课文,分组讨论。明确:1.看山水画,乐在其中,热爱大自然 看水浒传,身历其境,喜爱读书,能够品味;读千家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听讲课,感

5、受诗词的魅力,激发了酷爱文学,关爱时代的情怀;聆听教诲,启迪心智,明理做人提示:1.作者看山水画是什么样的感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答:甚得其乐 乐在其中,表达作者热爱大自然之情。 2.读水浒传作者又是什么感受? 答:犹如身历其境,津津有味。 3.于漪老师为什么要引用这么多千家诗的诗句?表达了老师怎样的感情? 这些诗句的顺序能否颠倒?齐读诗句。 4.欣赏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mu),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教师简介 创作背景北固亭在镇江北固山头,下临长江

6、,形势险峻。作者晚年任镇江知府时,登北固山,感慨历史的兴衰,因写此词。诗人登北固亭极目远眺,只见滚滚长江,却难见中原故国,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端。他从京口曾是三国东吴都城,想到当年孙权仅十九岁便统帅万军坐镇东南,多次战胜强敌的英雄业绩,对比眼前只图苟安的南宋小朝廷的昏庸无能,感慨系之,便写下了这首南乡子。黄自选用这首著名的辛词,显然也有寄托爱国情怀的意思。 我站在北固楼上,眼睛看到的江南风光,仍然和过去一样;但是,我却看不见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的残破河山啊!这里表现了作者对中原故土的殷切怀念。千百年来,有许多的朝代兴起和衰亡,这种漫长悠久的历史,象昼夜不停地滚滚东流的长江一样,无穷无尽啊。孙权

7、青年时代就统帅数万精兵,占据东南方,不断地打仗,赢得了胜利。他是在感叹南宋没有象孙权这样的皇帝,来抗击金兵的侵扰,收复中原失地。 辛弃疾的这首词,是他在宋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任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知府时所写的“怀古”之作。它写作者对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并希望有个象孙权那样有雄才有胆略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5.田汉的南归 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 这首诗抒发的感情:孤独、惆怅、感伤的感情。 6.比较一下两位对于漪老师有着深刻影响的老师有什么异同?老师有感情的朗读使于漪老师受到怎样

8、的启发? 提示:相同点:所举两个事例都是初中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讲的内容都是抒情诗,诗词的作者都是爱国诗人,讲课时老师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心,学生都深受感染。不同之处: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所讲内容一古一今;讲课情状也有不同. 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感、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作用。 7.追问:童年时代可写的往事很多,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往事来回忆呢?提示:所写事情都与什么有关?追问: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你认为是什么使她成为一如此著名的教育教学专家的呢?你能从作者的依依往事中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吗?明确:正是学生时代所读的书编织了“我

9、”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对自然、对生活、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因此:多读书,读好书,会让我们明理做人,受益非浅。8.思考:首尾两节在文中有何作用?作者是如何将这些依依往事衔接起来的?五、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好的文章往往通过一些精彩的语句来表达感情,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准确,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引起你的联想? 反复吟读,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你喜欢的语言,并在文中进行适当的批注。 品味语言小贴士: 1.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 2.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10、富有哲理、含义深刻的句子 4.表现出作者强烈感情的句子 本文的语言优美,名言佳句处处可见,如描绘评注图象所展现的梁山景象(第一自然段),祖国家乡美好的风光气象(第四自然段),描摹国文老师讲课入神的情态(第五自然段)等等都要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 、用词举例:第一段的“搜索枯肠”用的好,表明许多事情竭力思索都想不起来,衬托文中写得着几件事留给作者的印象非常深刻。 第二段的“雄伟险峻”和“烟波浩淼”写得好,分别写出了梁山和水泊的特点。 第四段中的“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美不胜收”这些词把变化多端的自然美景概括的描写出来了。 、美句

11、举例:第二段写作者读水浒传犹如身历其境,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个人的喜怒爱乐等感受。 第四段中的诗句引用得好,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和各种色彩,美丽如画。(请学生读文中诗句,并加以拓展。) 1、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分析:将思绪一下拉进过去的几十年,用鲜明的对比(“不少”、“有的”与“几件”对比,“已经模糊”“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与“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形成强烈的反差)引出对几件事情的回忆,给青少年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 2、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分析:“

12、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描绘了读书的益智作用。“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和“让人看不上眼”对比,显示石印本千家诗的魅力。 3、体会描写方法: (1)重点阅读文中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的部分。品味其描写的语句、方法。点拨:文中对老师讲课的情状的描写,相同与不同之处,可细细品读。(本段的写法表现了选材的什么特点?) 本段所举两个事例都是初中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讲的内容是抒情的诗,诗词的作者是爱国的诗人,讲课时老师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心,学生都深受感染,我都牢记了所讲的内容,且由此激发了喜读诗词,爱好新闻学的激情。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所讲的内容是

13、一古一今。讲课情况一个是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摇右晃,一个是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深情凝聚在眼睛里。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感、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作用。 (2)全班齐读,说说描写这些情状的可借鉴之处。 小结:通过刚才的品味,我们可以发现:阅读课文,犹如走进了色彩斑斓的文学天地,处处是名言佳句,令人目不暇接。这显然和她从小酷爱读书,几十年如一日是分不开的。青少年时代的所受的文学熏陶促使她不断奋进,终于成为了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三、 巩固拓展: 1.读了于老师的往事依依,你有哪些启发呢? 2.读一本好书,交一位益友。多读书,读好书,能够益智 怡情,明做人之理。回首似水的年

14、华,漫步浩瀚的书海,你读过哪些书呢?它又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呢?这学期,你打算再阅读哪些书呢? 提示:我读过_,读了_,我 的启示是_我打算阅读_。六、结束语 我希望大家做人就要做像于老师这样的人,从小热爱自然,热爱读书,热爱文学,把握现在,创造明天,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但愿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能一如既往地与我一起走进语文,多读书,读好书,体味语文的独特魅力。希望20年后的你们回忆起今天的依依往事时,依然会记得我们这节语文课,依然会热爱语文。 最后用于老师的一段话与同学们共勉:语文姹紫嫣红,春色无限: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青春年少的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性情,诱发不尽的遐想。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走进语文,激情点击,心领神会,共同欣赏这无边春色。 于漪八、课堂检测。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