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6808204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防城港市防城区板八中学 项有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到和谐统一。一、利用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主动探究新知识物理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物理课程中有很多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生活和自然现象中学生比较熟悉并感兴趣的恰当的事例,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教材资料

2、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有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探究新知识。例如:在“平面镜成像”教学开始,创设以下情景:利用多媒体播放片断:(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桂林花桥,向学生展示一幅美丽的桂林山水画面,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江水清澈、游人正在漓江中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引出平面镜的概念。师:爱美之心,人皆的之,生活中我们常照镜子,我也喜欢照镜子。(教师拿出一个准备好的镜子,做照镜子样子。)师:大家想一想,你们平时生活中照镜子的情形,关于平面镜和平面镜里的像,你们一定有很多感兴趣的问题,请大家说一说。(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促使学生们积极思考

3、,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探究新知识。体现新课标下“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二、利用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心生疑惑,激活思维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信息,通过演示实验来设置问题情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浮力”的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笔者在教学“物体浮沉条件”内容时利用演示实验创设以下的问题情景:(预先准备好三烧杯水,分别是清水、淡盐水、浓盐水)在盛有淡盐水杯中,分别放入一个木块、一块石子、一个鸡蛋。结果发现木块浮于水面,石子沉入水底,鸡蛋则悬浮在浓盐水中。再将此蛋放进清水

4、里,则见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则见蛋浮在水面上。通过演示,学生看到这些奇怪的现象,被吸引住,使他们心里产生疑惑:为什么在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木块会漂浮、石子会下沉,而鸡蛋却会悬浮?又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的情况也会不一样呢?这样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三、通过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新课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优秀物理学家的感人事迹和动人故事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勤奋求是的崇高品质。如在学

5、习光学知识时,给学生讲述我国优秀光学专家马祖光的故事。在讲“核能”时,介绍上世纪40年代我国科学家钱三强、何泽慧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毅然返回祖国工作,他们对发展我国的核工业都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教育学生要具有热爱祖国、发奋读书,今后报效祖国的优良品德。四、利用科学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利用探究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现象,并要求回答:从开始加热水到水的沸腾你采集到了哪些物理现象。学生回答:温度计在水面处好像

6、折断了。在水中看到的温度计玻璃泡比在空中看到的要胖得多。加热一会后,有热气从杯内冒出。加热一段时间后,有水珠挂在玻璃杯内壁。沸腾时有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有大量的水蒸气散发到空中,形成“白气”。沸腾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上升。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矛盾,去掉次要因素,很快就确定了、两条主要研究信息。继续观察水的沸腾,不同的实验小组却得到不同的实验结论:水的沸点是98.5、100、92、102-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大家捕捉到的新信息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的结论呢?学生又议论了:与纸片盖的松紧有关。温度计自身有误差。温度计的玻璃泡太接近玻璃杯壁了。水有杂质。每位同学读数时有误差。此时大气压

7、值不是一个标准大气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总会出现因人为因素产生误差,因仪器因素产生误差,因环境因素产生误差,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探究过程的展示,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五、通过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培养发散思维、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问题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从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去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例如讲“重力”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根据月球上的一些特征讨论:假如我们生活在月球上,将会出现哪些奇异的情境,要求学生通过网上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有关月球的背影知识,再回答。这是一开放性较大的探究问题,要弄清楚它,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有关背景知识,如: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月球表面引力系数是地球表面的16 。月球表面没有磁场,然后,借助这些知识信息展开联想作答。总之,适宜的问题情境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信息,有利于学生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和思考,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由情入境,情景交融,学习欲望高涨,教学过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