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找规律‘’.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692123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找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七单元“找规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七单元“找规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七单元“找规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七单元“找规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找规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找规律‘’.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八单元 找规律教材分析:“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习题;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本单元主要包括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稍复杂的图形变化规律、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数字变化规律。本单元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在单元开始安排了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境,装饰的东西都是有规律排列的,小朋友有规律地围成圈跳舞等等。另外,还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有些题目的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让学

2、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一般来说,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就是有规律的排列。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创造规律。教学关键:在弄清什么是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方法学会找规律。课时安排: 4课时图形变化规律。 1课时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 1课时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的练习 1课时综合练习 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找规律(图形变化规律),课本85页例1。

3、 教学背景:找规律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和事物的变化规律。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怎么把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规范起来,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老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规律,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规范已有知识,发现规律,运用规律,以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4、,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准备:6朵红花、6朵绿花、图画纸、彩笔。教学过程:一、创境引题: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宝盒,我想变一些礼物送给认真听讲的同学,你们想要吗?仔细听、仔细看罗!老师来变,你们来猜,猜猜看老师接下来会变出什么?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1朵红花1朵绿花,1朵红花一朵绿花,1朵红花1朵绿花”边出示边让学生猜,下一朵会是什么颜色的花?)把花贴到黑板上师讲解:像这样1 朵绿1朵红,1朵绿1朵红的排列叫有规律地排列着(板书规律)。生活中像这样的规律,有许

5、多,你们想找出它们的规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出示课件“找规律”)二、先学后教:1、出示导学案,明确学习任务和自学过程:(1)仔细观察主题图,看画面里哪些图片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它们又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2)同桌说一说,比一比看谁找的多。(3)做好向全班同学交流的准备。2、尝试自学:学生借助导学案开展自学活动,教师参与辅导。3、交流收获,梳理盲点(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彩旗的规律:黄红黄红黄红黄红彩灯的规律:黄紫黄紫黄紫黄紫花朵的规律:红绿红绿红绿红绿小朋友的规律:男女男女男女男女4、重点讲解,难点辩析:当我们找到图形排列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一看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

6、排列,如果是我们就说他是有规律地排列。三、展示反馈:1、火眼金睛课件出示有规律的几组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找小老师讲解是什么样的规律)2、听说故事接一接讲故事接故事:三个和尚。3、小小设计师让学生拿出作业纸和彩笔,画出喜欢的规律学生画规律,师巡视,并注意表扬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和提醒速度(画好的同学坐端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快。)汇报展示:(选几幅有代表性的)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规律(或者其他同学找规律,并说说下一个图形会是什么。)4、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学会了找规律(板书:找)小手还能画出美丽的规律,做出有创意的规律。有规律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

7、有很多很多,例如:在数字的王国里就有很多有趣的规律,我们下节课在一起去发现与探究吧!板书设计: 找规律 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方法: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找规律(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课本86、87页。教学背景: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能用自己的方法找出图形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2是在前面图形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教学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自己发现规律,会找数字规律。教学难点:会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

8、的创造思维。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境引题: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在前面一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找规律,还记得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找出规律?(指名自由说)。师:听到你说得这么好,老师想给你鼓掌表示鼓励:引入:有找规律拍手鼓励学生。2、引入主题,提出问题:(1) 、 。(2) 、 。这两小题图形的个数变化有什么规律?教师在图形下方相应给出一列数,“接下去应该是多少呢?”师指出:和我们上节课学的图形、颜色的规律一样,这些数字都是按照重复出现的规律排列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比一比谁的眼力最好!二、先学后教:1、教学图形与数字变化的规律:出示导学案,明确学习任务和自学过程:导

9、学案设计: 2 4 6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与刚才的练习相比,图形和数字的排列有什么新的变化?还是一组图形或数字重复出现吗?(2)你能接着往下摆吗?和伙伴试着摆一摆、说一说。(3)准备交流:你是怎样发现这个规律的?(4)如果从右往左看,又有什么规律呢?2、学生小组活动。3、展示、汇报交流规律:都是依次加2。“你是怎样发现这个规律的?”指名交流找规律的方法。4、师引导小结找规律的方法:先观察图形或数字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再算一算每次增加或减少了多少,最后按规律往下算或摆。三、展示反馈:1、教学数字变化的规律: (1)师:“如果没有图形看,也不用学具摆,只有一些数字,你还

10、能像刚才那样有方法的找出规律吗?”(2)出示例题,学生完成后指名讲解。 3 6 9 12 、 、 。35、30、25、20、 、 、 。2、老鼠 小花猫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老鼠从左往右跳,每次跳3格,小花猫从右往左跳,每次跳4格,小花猫在哪儿才能捉住老鼠?3、找出与其它三组规律不同的一组数,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10 8 6 4 22 20 18 16 30 28 26 24 8 10 12 14 3、知识拓展:数学书92页的思考题。4、课堂作业:(1)找规律,画一画: 、 。(2)1、5、9、13、( )、

11、( )、( ); 20、18、16、14、( )、( )、( );2、12、22、32、( )、( )、( )。板书设计: 找规律先观察图形或数字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再算一算每次增加或减少了多少,最后按规律往下算或摆。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的练习。课本90页第6至13题。教学背景:学生已经能用自己的方法找出图形、数字的排列规律,本节课主要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课本中的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教学难

12、点: 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创造规律。教学准备:小黑板、各种图形。教学过程:一、创境引题: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上课之前我们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要求:既要很快的猜出我下一个会出什么,还要能说出自己的方法。师出示以下图片,指名猜并说方法:(1)三角形、圆、正方形、三角形、圆、正方形、(2)红气球、黄气球、紫气球、蓝气球、红气球、黄气球、紫气球、蓝气球、2、引入主题,提出问题:师:谁能像老师这样表演,让其他学生猜?(指名充分说)二、先学后教:1、出示导学案,明确学习任务和自学过程:导学案设计:(1)想一想怎样找规律,才能做到又对又快?(2)根据所学的方法独立完成课本90页第6至8题。

13、(3)如果有不会做的题可以请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或是问老师。(4)做完后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流方法,做好向全班同学交流的准备。2、尝试自学:学生借助导学案开展自学活动,教师参与辅导。3、学生交流自学成果:指名交流90页第6、7、8题。4、重点讲解,难点辩析:第6题的题型与前面学过的略有不同,图形围成了一圈,找到规律是:外圈的数加起来等于内圈的数;第7题是提醒学生竖着找规律.第8题是结合数轴,数列中相临两项的差构成一个等差数列.5、知识建模,总结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怎样找规律才能做到又对又快?师指出:在找图形规律时,先找到一组是什么并把它圈出来,再找下一组的排列顺序;在找数字规律时,先观察图形或数字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再算一算每次增加或减少了多少,最后按规律往下算或摆。三、展示反馈: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数字或图形规律,准备让其他小组来找规律。2、 课本92页12、133、课堂作业,当堂检测:(1)按规律画图:白圆 黑圆 白圆 黑圆 白圆 一个圆 一个三角形 两个圆 一个三角形 三个圆 (2)按规律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