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集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6678531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集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集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集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集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集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集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集合.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桃花源记(一)(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忧如如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爽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来往种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素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这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论魏晋。这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多日,辞去。局内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这样。太守即

2、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可否容之?”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i三声)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奇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传地,以耕以蚕,不行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日:“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说明(1)陶冶:安闲和乐的样子(2)大聚落:大的据居的地方。1.解说下边句中加点词语。(2分)(1)便要还家:_()迫暮_2.选出下边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落英

3、绚丽居民之大聚落也B具答之入山之大穴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麻枲之属D到处志之故可同处3用现代韩愈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惟计口传地,以耕以蚕,不行取食于人耳。4.甲乙两文在表达内容及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2分)(二)(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打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绚丽;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忧如如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爽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来往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陶潜,字元亮,少怀崇高,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1-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这样,时人谓之实录。甚亲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适:知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记。1.解说以下句子加点的词(2分)渔人甚异之()阡陌交通()颖脱不羁()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2.请从乙文

5、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激烈反差的句子。(1分)答:3.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自己也不会弹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弹琴吗?联合全文看,这反应了他如何的性格?(3分)答:4.翻译以下句子。(4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三)【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似乎如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爽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来往种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素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

6、鸡作食。村中闻有这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论魏晋。这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局内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说明】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壹:真是,实在。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号公

7、婆。小子:古时尊长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号。1.解说下边加点的词语。(4分)阡陌交通:便要还家:子之哭也:苛政猛于虎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各句。(4分)乃不知有汉,不论魏晋2-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今吾子又死焉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_填2字)的手法寄望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_(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3分)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何都不肯意走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陋室铭(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说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

8、。能够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家产,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说明】:耽:极喜好。斗储:一斗粮食的储存。意怡如:心里仍是安闲快乐的。哂:耻笑。1.解词(1)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3)不营家产()(4)欢守志弥固()2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究竟这房屋是陋仍是不陋呢?依据

9、文章内容列出原由。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详细表现有什么不一样?3-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二)(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能够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住持,可容一人居。百年迈屋,尘泥渗(shn)漉(l),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可以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

10、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1、解词。(4分)(1)惟吾德馨(3)每移案()2、翻译。(4分)(1) 孔子云:“何陋之有)?(2)无案牍之劳形()(4)余稍为修葺()(2)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3、内容上,甲乙两文相同描绘居室环境,甲文以哪一句绘陋室幽雅?乙文用哪一句写居室安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纳什么手法?(3分)4、对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见解?请简要谈谈。(4分)(三)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笑有

11、鸿儒,来往无白丁。能够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以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不过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何尝不与书俱。来宾不至,老婆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可以入,既入又不可以出,乃亦大笑日:。“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说明:椟:d,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柜。觌:d,相见。1.解说以下划线的词语。有仙则名()无案牍之劳形()老婆不觌()何尝不与书俱()2.将下边的句子译成现

12、代汉语。孔子云:“何陋之有?”4-让每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3.阅读甲文填空:甲文在写法上的特色是_;后代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住所。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和“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4.用原文填空。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_”,书巢主人的朋友评论“_”;居室的主人都情味文雅,与朋友说笑风生,这个意思能够用甲文中的“_”来表达。5.“说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关于作者这类交友方式,你有什么见解?爱莲说(一)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偏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偏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荣华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接踵;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