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5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67544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分).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对的的一项是( )(3分) A拽(zh) 怏怏(n) 吞噬(w) 羸弱(yn) 告罄(qn)脐带(q) C.虫豸(zh) 乙醚(m) 躯壳(qo) D阴霾() 余暇(xi) 崔巍(w)2.找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的错误,并在横线上订正。(9分) A.刺入骨髓 销耗巨大 阴霾毙日 砭骨bn_ B.难以弥补 斩钉戳铁 养经蓄锐 矗立sg _C梦寐以求 孜孜不卷 迫不急待匍匐pf _D钢毅不屈 步履艰难 契而不舍余暇xi _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分) .为了避免类似的劣质奶粉坑害消费者的事件不发生,有关部门采用了积极的措

2、施。 .在政协会议上,人大附中校长呼吁:不要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当成品德问题。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核心。 D.只要我们领略了书中的精髓,才干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4.将下列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使文章顺畅。(3分) 那些予以人民比人民盼望和规定的更多的人 它是由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那样的男人和女人 我们又一次结识到那些把全社会的责任作为自己责任的人 我们的美国是在英雄主义和崇高献身精神的基本上建立起来的 那些为人类做出奉献而从不企求些微报答的人建立起来的 对的的顺序(填序号): 5语文知识积累及名著。(4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 。() ,落花时节又逢君。 (3) ,青草池塘到处

3、蛙。 (4)江山代有才人出, 。(5)昆虫记也叫做 或 。 (6)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仅仔细观测食粪虫劳动的过程,并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_。 (7)戏曲的角色分为 四大行当,每一种行当内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京剧中,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代表一定的含义,如 含贬义,代表凶诈。 二、阅读理解(8分)(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毕60题。(0分)【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局限性,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 【乙】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啸。是炎帝之女,名曰女娃。女娃游

4、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选自山海经) 【注】喙:鸟嘴。自啸:叫自己的名字。溺:被水淹死。湮:淤塞,这里是填的意思。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分) (1)夸父逐日( ) (2)夸父与日逐走( ) ()未至,道渴而死( ) (4)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 7.在括号里补出句中省略的部分。(4分) (1)( )饮于河、渭。 (2)弃其杖,( )化为邓林。 (3)未至( ),道渴而死。 (4)(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8.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河、渭局限性,北饮大泽。(2)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9.“夸父与日逐走”,她胜利了吗?为

5、什么?(3分)10根据乙段写出一种成语。(3分) (二)读两小儿辩日,完毕1114题(16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问其故。 ( ) 一儿以日初出远。 (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似的一组是( )(3分) A.见两小儿辩日 B问其故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不能指其一端 C. 而日中时

6、远也 D.孰为汝多知乎未至,道渴而死。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_?孰为汝多知乎? _?14.选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停止错误的一项。( )(3分)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及日中/如盘盂C.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D孰为汝多知乎 (三)阅读在沙漠中心(节选),完毕1519题。(分) 我这里说的主线就不是飞行。飞机,它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工具。人们并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同样农人也不是为了犁铧才去耕种。通过飞机,人们可以离开都市和她们的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 我们干的是人的工作,

7、我们遇到的也是人的烦恼。我们接触的是风、星星、黑夜、沙漠和海洋。我们和大自然的力量斗智斗勇。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半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我不抱怨。三天来,我走了诸多路,口干舌燥,在沙漠里寻找行踪,把露水当做但愿。我力图找到我的同类,我忘了她们住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这才是活着的人的忧虑。我不能不觉得它比在晚上找一家音乐厅要重要得多。 我再也不能理解那些乘坐郊区火车的芸芸众生,她们自觉得是人,然而她们却因承受着某种她们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沦为像蚂蚁同样的虫豸。当她们空闲的时候,她们用什么来填满她们那些荒唐而短促的礼拜日呢? 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我觉得自己

8、是半途站的农人。在郊区火车上,我感到的垂死的感受和在此地的感受大不相似!在这里,不管怎么说,我都是死得其所! 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但是,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15.结合语境,如何理解“但是,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这句话?(3分) 16.根据下列句子仿写。(3分)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半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1文中“活着的人的忧虑”指的是什么?(分) “虫豸”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体现上有什么作用?(4分) 9选文体现了“我”如何的心情?(分)(四)阅读下文,完毕202题。(分) 我历来

9、不敢夸耀幸福 苏童 那年,我岁,我不懂得为什么会得那种动不动就要小便的怪病,不懂得小腿上为什么会长出无数红色疹块,也不懂得白血球和血小板减少的后果究竟有多严重。 那天,爸爸推着自行车,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妈妈在背面默默扶着我。一家三口离开医院时天色已近傍晚,我觉得父母的心情也像天色同样晦暗。我懂得我生病了,我似乎有理由向父母要点什么,于是在一家糖果铺里,爸爸为我买了一只做成蜜橘形状的软糖。橘子做得很逼真,更逼真的是嵌在上方的两片绿叶,我记得那是我生病后得到的第一件礼物。 生病是好玩的,生了病可以吃到此前吃不到的食物,可以受到家人更多的庇护,可以自豪地向邻居小伙伴宣布:我生病了,明天我不上学!但

10、这只是最初的感觉,不久生病导致的痛苦因素挤走了所有稚气的幸福感觉。 生病后端到床前的并非是美食。医生对我说:“你这病忌盐,不能吃盐,千万别偷吃。有人偷吃盐,成果就死了,你偷不偷吃?”我说我不会偷吃,不吃盐有什么了不起的?起初,我也的确漠视了自己对盐的需要。妈妈从药店买回一种似盐非盐的东西放在我的菜里,有点咸味,但咸得古怪;尚有一种酱油,是红的,但红也红得古怪。我开始与这些特殊的食物打交道,没几天就对它们产生了恐惊之心,我想我如果不是生了不能吃盐的病该有多好,世界上怎么会有不能沾盐的怪病? 生了病并非就是睡觉和自由。休学半年的建议是医生提出来的,我记得当时心花怒放的心情,惟恐父母对此提出异议。我

11、父母都是信赖中医的人,她们批准让我休学,只是但愿医生用中药来治愈我的病,她们当时觉得西医是压病,中医才是治病。于是后来,我便有了那段大喝草药汁、炖破三个药锅的惨痛记忆。对于一种孩子的味蕾和胃口,那些草药无疑就像毒药。我捏着鼻子喝了几天,痛苦之中想出一种好措施:以上学为由逃避喝药。有一次在妈妈倒药之前,我匆匆提着书包蹿到门外,我想,与其要喝药不如去上学。但我跑了没几步就被妈妈喊住了。妈妈端着药碗站在门边,她只是用一种严肃的目光望着我,我从中读到的是令人警醒的内容:你想死?你不想死就回来给我喝药。 于是,我又回去了。一种9岁的孩子同样地恐惊死亡。目前想来,让我在9岁时就开始怕死,命运之神似乎太残酷

12、了一点,是对我的调侃还是救赎,我至今没有悟透。岁的病榻前,时光变得异常滞重冗长,南方的梅雨“滴滴答答”不断,我的小便也像梅雨同样解个不断。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生病的感觉就这样一天坏于一天。 有一天,班上的几种同窗相约着一起来我家探病,我看见她们活蹦乱跳的模样心里居然是一种近似嫉妒的酸楚。我把她们晾在一边,跑进内室把门插上,我不是想哭,而是想把自己从自卑自怜的处境中解救出来。面对她们,我忽然尝到了无以言传的痛苦。也就在门后偷听外面同窗说话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我是多么想念我的学校,我真正明白了生病是件很不好玩的事情。 病榻上辗转数月,我后来独自在家熬药喝药,凡事严守医嘱。邻居和亲戚们都说,这孩子乖。我父母便接着说,她已经半年没沾一点盐了。我想,她们都不明白我的想法,我的想法其实归纳起来只有两条:一是怕死,二是想返回学校和不生病的同窗在一起。这是我的所有的精神支柱。 半年后,我病愈回到学校。我记得那是一种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在操场上跳绳,不知疲倦地跳,变换着多种把戏跳,直到周边站了许多同窗,我才收起了绳子。我的目的已经达到,我只是想 。 我离开了岁的病榻,从此自觉得比别人更懂得健康的意义,也历来不敢夸耀幸福。20.整体感知全篇,说说生病“好玩”在什么地方,“不好玩”在什么地方。(4分)(1)好玩: (2)不好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