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历史使用.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667544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历史使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历史使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历史使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历史使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历史使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历史使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历史使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部分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B美国对西欧、日本的扶持C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出现10、由下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B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D美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11、在复习“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时,小明同学归纳出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原因的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都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都曾经被美国占领都利用了美国的扶持或援助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A B C D.12、今年是欧元正式启用10周年。下列标志所代表

2、的组织中,与欧元密切相关的是A B C D13、“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这表明欧洲共同体建立的目的是A谋求欧洲的独立安全和发展B遏制共产主义C同美苏对抗D独霸欧洲1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哪一个历史事件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A英法借口“保护”运河,侵略埃及B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C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D埃及和叙利亚试图收复失地15、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B. 它起源于美国C. 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D. 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16、下列事件发生在1995年的是A东南亚金融

3、危机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17、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许多方面取得突破,至今方兴未艾。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原子能技术的发展 B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C航天技术的发展 D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18、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

4、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20、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21、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赔款白银45亿两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2、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一铁路工人一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一网络工

5、程师一石油工人C火车司机一汽车司机一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一宇航员一轮船修理工23、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 A.遏制共产主义苏联 B.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 C.稳定资本主义 D.扶植反动势力 24、决心通过完成内部市场,增强内聚力和保护自然环境来促进人民的经济和社会进步,并实施旨在保证经济一体化和其他领域同步发展的政策”;“决心对各成员国的国民实行共同的国民身份制度”;“重申为人员自由流动提供方便的目标”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这些条款出自 A慕尼黑协定 B联合国家宣言 C北大西洋公约 D欧洲联盟条约25、下列各项,不属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有 ( ) A.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B.

6、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C.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26、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长时间的轰炸,这一事实表明 ( )A.冷战掩盖下的民族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 B.当今世界出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27、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直接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

7、程 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49、材料题(9分)在复习九年级下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单元内容时,苏叶同学收集到了以下练习题目,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漫画一 漫画二(1) 漫画一反映了战后两大阵营间的什么局面?(1分)(2) 漫画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对世界有什么影响?(2分)(3)苏联解体后,旧的世界格局终结,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的过程中,牵制美国称霸的重要力量有哪些?各国在新格局中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材料二:定居中国上海的美国人麦克,在一家美资公司上班,每天早上起床后,他打开

8、韩国制造的电视机看国际股市,吃完面包,喝杯巴西原产地的咖啡,然后开一辆德国制造的汽车出门。(4) 麦克的生活与工作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1分)(5) 有人说,在这种趋势下,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说一说对世界“变”小的推动因素有哪些(答出两点得两分,2分) (6)获取感悟:面对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以中国为例,你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在将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谋求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1分)综合探究 历史年表(共12分)50、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它能将复杂的历史发展进程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下面是某初三同学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制作的两个

9、年代标尺示意图:(一)年代尺一整理的是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线索,请认真读图作答:1839年1842年1894年1895年1898年1900年1901年A辛丑条约的签订 B、甲午中日战争爆发C、八国联军侵华 D、虎门销烟E、马关条约的签订 F、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 G、戊戌变法运动的兴起 H、南京条约的签订(1)阅读上述大事年表,完成年代尺:(选择与年代尺上重大时间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选项)(5分) _ _ _ _ _ (2)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2分)(3)归纳出上述大事年表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1分)(二)该同学还制作年代尺(二),主要是

10、想理清二战以后大国关系的变化,请回答:1947年1955年1991年1993年AB20B.C60年代1995年(1)A、B两处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影响分别是什么?(2分)(2) 从年代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可以看出,二战后欧洲国家间的关系呈现怎样的趋势?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综合探究 判断分析(共4分)请按要求对下列各题进行判断和分析(每题判断2分;简要分析理由2分,只分析所选之项)51史实结论A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有弊有利B1895年4月,中日两国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

11、化程度C19世纪60到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D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是一场彻底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 上述各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2) 理由分析(只分析所选之项)综合探究 图说历史(6分)(1) 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1分)(2) 根据上述图片写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三个阶段特征(3分) (3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假

12、如你是这一时期的爱国志士,请你为当时的中国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1分)选择题:9-27:ADCCA BCBDD DDDCB DDCD49/(1)冷战对峙局面(20美苏争霸,严重影响了世界和平,对人类的进步和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3) 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经济实力。(4)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5)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交通工具的进步等,缩小了世界的空间范围,世界日益变“小”。(任答两点)(6)坚持改革开放,发展自身的经济实力。50、(一)(1) D、 _H B E A(2)马关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运动的兴起 (3)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1)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两极格局最终形成。(2)二战后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经济发展需要国际间的联合与协作。只有联合起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