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地球(第1,2课时).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6617154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地球(第1,2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认识地球(第1,2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认识地球(第1,2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认识地球(第1,2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认识地球(第1,2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地球(第1,2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地球(第1,2课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第一课时)主编: 主讲: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重难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读“地球的形状”一框内容,完成以下要求。、完成课文15页“活动”1题、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那四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麦哲伦环球航

2、行”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你还能举出那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探究结论】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宇宙观测、卫星照片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由麦哲伦率领的环球航行,第一次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地球是圆的。登高望远。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没东西挡着,那应该无论在多高看的都是一样远,但实际是无论在地球上的哪一点,都是登高望远。所以地球是圆的;站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等。【探究结论】新疆白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读“地球有多大”一框内容,完成以下要求。、如何描述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基本数据能够说明什么?2、

3、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地球的基本数据能够说明什么?【教师精讲点拨】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力的培养,并学会描述相关事物。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表述要准确、清楚。【探究结论】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再一次用数据证明了地球是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地球的表面积是中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假如你是一位2000多年前的学者,你会如何去猜测和验证地球的形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识?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

4、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综合能力训练P14 1,P15 1、2,P16 8、11。【小结】看看自己在本节课中掌握了哪些知识?试着归纳一下。【学法指导】仔细自学课文,做到将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凭借课文,地图,初步理解文意,对重点、难点、疑点作好圈点。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第二课时)主编: 主讲: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3、掌握经线、纬线的

5、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重难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3、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自主学习】(认真读课文、读地图,我能完成知识梳理)学习任务(一)认识地球仪1、自主学习: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1.地球仪的作用。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用右手指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从北极上空看( )时针,从南极上空看(

6、)时针。(也可以让学生用水杯来做演示)【教师精讲点拨】地轴只是一个假想的轴,和地球仪上的线和点一样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观察地球仪,小组交流,初步掌握、理解基本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探究结论】用右手指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学习任务(二)经线和纬线1、自主学习: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表格: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经度的标度范围是

7、多少度?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高中低纬度是怎么划分的?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1)学生动手画一条经线和纬线,完成下表。定义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纬线经线【教师精讲点拨】(1)经度和纬度的确定规律:1、向哪去越来越大就用什么字母表示。(由此可以总结出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2、0度和180度只有一条,所以后面不带字母。(2)半球的划分1、南北半球的划分想象从中部平分,学生很容易找到赤道。2、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黑容易认为是0度和180度组成的经线

8、圈,然后老师进行引导两方面的问题东经30度和多少度组成的经线圈可以平分地球?为什么不用0度和180度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探究结论】实践探索记录表活动一:在下面的底图中绘出你在地球仪上找到的地轴、赤道,用文字标出南、北两极点。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自制地球仪1材料: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彩笔等。 2在乒乓球上绘制两极与赤道:沿乒乓球两半接口处用红彩笔绘一个大圆圈,上书“赤道”;到赤道等距的点凿两个小孔,一小孔注明“”,即北极,另一小孔注明“”,即南极。 纬线:作赤道的平行线,即得到长度小于赤道的圆圈。 经线:作连接南、北两极最近的线,得到长度相等的半圆。 3把铁丝弯成底

9、座的形状,代表地轴的铁丝直线与地面成66.5的夹角,所弯半圆比乒乓球稍大一点。代表地轴的铁丝穿过乒乓球两极,并固定底座。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对经线和纬线的学习,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不论是用手触摸地球仪;在上面找特殊经线和纬线;还是划一条经线和纬线;都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注重对比法的学习。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1、基础训练15页3 4 5 6 9题 2、赤道是( )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呢?【小结】看看自己在本节课中掌握了哪些知识?试着归纳一下。【学法指导】仔细自学课文,做到将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凭借地图册,课文,初步理解文意,对重点、难点、疑点作好圈点。总结归纳,将知识点落实到地图册,并熟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