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赵州桥》评课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58600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赵州桥》评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赵州桥》评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赵州桥》评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赵州桥》评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赵州桥》评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赵州桥评课赵州桥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以“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分别从“古代名人故事、神话故事、建筑文化和绘画”四个方面进行了编排。赵州桥一课从内容上讲介绍的是我国的古代建筑,从体裁上讲是一篇说明文,学习这篇课文我想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中国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欣赏、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 同时根据本课说明上的特点,相机进行语言训练。具体地讲,做到三个关注:一、关注赵州桥建筑特点,感受雄伟、美观赵州桥坚固、雄伟、美观,设计独特,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 逐步体会它的建筑特点, 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首先,通过“抓关键词、作图、

2、类比”体会赵州桥设计独特,雄伟坚固;第二步,通过“读句子,想象、写话”感受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的图案是非常精美的, 再补充诗句, 让学生感受到他的整体造型也很美,和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最后,借助桥梁专家茅以升、美国土木专家的评价, 让学生真切感受赵州桥确实是建筑奇迹,中国建筑文化博大精深。二、关注本课说明特点,体会语言联系首先,从说明文的结构上看,这篇课文非常典型。第二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 都用了总分的结构形式。 课文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中心段。 这样的结构形式有利于条理清楚的介绍事物。 根据中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目标, 刘老师把这些内容隐含在了设计之中,比如:第三自

3、然段中“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个过渡句的教学,我们是在引导学生理解了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的内容之后,总结出第二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第三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美观。这样就渗透了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写作方法。同时,也巧妙地引导学生理解了过渡句的用法和好处。其次,从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来看,这篇课文也堪称典范。一般来讲,说明文在表达上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赵州桥一文就抓住了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来写。杜老师根据文本重点确定了理解感悟的重点是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2011 版课标在高年级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中指出: “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

4、本说明方法。 ”所以,对本课作者运用的列数字和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杜老师只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想象进行了体悟, 没有明确点出, 这也是符合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的要求的。再者,从说明文的语言特色来看,这篇课文也可圈可点。课文语言准确,简练, 又不乏生动。那么准确的语言刘老师就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体会,比如:三十七米 横跨 创举等。还注意抓住连接句子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到用上这样的词语说话既清楚又有条理,比如:在第二自然段中的“没有 , 只有 , 各有 , ”还有“既 ,又 , ”等词语。对生动的语言刘老师就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悟美,加动作读出美。二、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语言能力从课堂看,刘老师对

5、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比较到位且有效的。比如: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划出关键句,进而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概括课文内容。 这也符合课标对中年段学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求。 再比如:给学生补充合适的资料理解课文,教学中刘老师三次补充资料, 一次是对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资料的补充,让学生非常震撼。 第二次是补充写赵州桥的诗句,让学生体会到赵州桥不仅栏板上雕刻的图案美, 他的整体造型也很美, 和周围的环境非常和谐。 第三次是补充对赵州桥评价的一些资料。 这就告诉学生借助资料也是学习课文的好办法。另外, 刘老师对文本细节的处理就独具匠心。比如:指导州字的写法,落实写字指导。把生词放在图上,既形象又美观。板画赵州桥的设计特点,让学生直观、真切地感受到这样设计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