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就是阵地》.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6583312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台就是阵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术台就是阵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台就是阵地》.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恰当运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感人经过。3,、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理解白求恩大夫所说的话。三、教学课时数: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听写生字新词2、 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战斗形式。二、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

2、)请大家齐读课题。“阵地”,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体会:阵地是战士保卫祖国,消灭敌人的战斗的地方。阵地是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能丢失的。军人时常说“人在阵地在”。)2、再读课题,想一想:把哪儿当成了阵地?(手术台)“手术台”是专门用来干什么的地方?(医生抢救病人、为病人动手术的地方)3、你有什么疑问呢?(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怎样战斗的呢?)大家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大家学了课文后就知道了。三、整体感知,明确目标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两个问题:课题是由谁的话演变而来的?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来的?(学生读文后,明白:“手术台就是阵地”

3、这句话是由白求恩大夫的原话“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演变而来的。他是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不撤离时说出来 的。)2、简介白求恩。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3、出示句子:“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读一读白求恩大夫说的这句话,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同桌讨论。(这里的阵地就是岗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工人叔叔的岗位在工厂,农民伯伯的岗位在田野,老师的岗位在课堂,医生的岗位

4、在手术台,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这句话是比喻的说法。白求恩大夫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病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所以说手术台就是医生打仗的地方。这句话充分地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四、抓住重点,精读感悟1、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最能感受到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和对工作的极端负责?默读课文,找到有关的语句并画出来 。(学生默读勾画)2、画完的同学把自己找到的语句有语气地读一读,体会当时的感受。3、请你在四人小组中把自己找到的语句读一读,然后谈谈感受。(学生小组讨论,谈自己的感受。)3、 请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从哪儿可以感受到

5、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对工作的极端负责?谁愿意把自己最感动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听(在学生读自己最感动的语句的同时,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指导朗读,以便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板书:情况 :危急 镇定)“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我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板书:更危急 坚守阵地)“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火苗向手术 台扑过来。”“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

6、个又一个。”(板书: 十分危急 争分夺秒)“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5、课中小练习:区分“陆续、继续、连续”在课文中出现了:陆续、继续、连续这几个词,它们都有接连不断的意思,但是又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你能分清它们的不同之处,选出正确的词来填空吗?出示课件:自由练习填空,分清“陆续、继续、连续”三个词的差别。我军的伤员( )从火线上抬下来。白求恩低下头,( )给伤员做手术。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 )工作了69个小时。五、引导争论,再次感悟在“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那样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师卫生部长恳求白求恩离开阵地,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

7、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究竟白求恩大夫是不是我们的客人?那为什么他要说自己不是客人呢?不是客人,那又是什么人呢?请大家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看法。各抒已见:白求恩是加拿大人,来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当然是我们的客人。可是他不把自己当作客人,而是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所以他又不是客人。)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没有休息,坚守住了手术台这个阵地

8、,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六、存疑探索,延续兴趣1.总结全文。学完了这篇课文,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工作的故事,让我们深受感动。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他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国际主义精神。2.存疑探索,指导阅读。白求恩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对同志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一次为伤员做手术时不幸中毒,以身殉职。毛主席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纪念白求恩,号召全国人民向白求恩学习。你们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迹吗?课后你们可以到图书馆去借一借有关介绍白求恩事迹的故事书,以便增加对白求恩大夫的了解。4、 拓展 课外观看电影白求恩大夫板书设计 : 手术台就是阵地 情 况: 危急 更危急 十分危急 白求恩: 镇定 坚守阵地 争分夺秒 对工作认真 对同志热忱 国际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